APP下载

探讨初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构建

2018-02-03吴亚男

神州·下旬刊 2018年1期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实施策略高效课堂

吴亚男

摘要:在这个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计算机技术的运用水平也成为了衡量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标准。初中阶段,信息技术的学习成为了学生重要的学习科目。但是信息技术的学习也是初中教学中的难点。文化课教学任务繁重,学生难以分出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在信息技术学习上。因此,如何利用短暂的信息课程时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是本篇文章探究的重点内容。课堂时间的合理安排,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有效搭配以及教学手段的多样化等都是值得教师深思的重要方面。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实施策略

高效课堂是所有学校,所有教师追求的目标。无论是参与升学考试的文化课,还是有关学生个人素养的艺术课或者技术课等都是初中生学习生涯的重要组成。学生的学习效率,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灵活运用能力是教师奋斗的目标。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性已经不言而喻,无论是日常的学习还是未来的工作,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帮助与支持。而且理论和实践是组成信息技术课程的两方面内容,二者缺一不可,所以想要学好这门学科,教师的专业水平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必不可少。

1、发挥外在条件的优势

在现代初中教学的过程中、尤其是在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为了更好的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必须要保证学生有比较好的外在条件。而当前学校的硬件条件比较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发挥好这一优势。信息技术的学习需要学生必须要有相关的设备,这样学生才能够进行实际操作。信息技术的教学必须要将实践和理论整合起来,这样才能够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1.1根据教材灵活地进行教学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高效课堂的构建还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精选课堂教材,根据教学进行灵活的教学。不同的教学内容的选择也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有效性。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师还应该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个性化的教学。这样,现代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质量才能够得到真正有效的提升,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才能够真正的得到有效的保障。在刚开始正式接触信息技术的学习时,学校往往会安排学生先进行理论的学习,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会注意添加实际案例帮助学生进行学习。通过实际案例和教材内容的整合,学生往往能够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教材的内容难度要适中,不能过于繁杂或者是难度过高,要结合学生的信息技术基础水平。学校可以在学生正式学习信息技术之前进行一项考核,了解学生的基础情况,酌情选取教材。而且教材的版本也要最新。

1.2多听取学生的意见

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应该多听取学生的意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针对学生提出的意见,及时的修正自己的教学模式,在教学的过程中多和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这样才能够不断的改进自己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的提升自己的能力。这也能够帮助教师更好的构建师生关系。

2、注重课程内容安排

2.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理论课和实践课二者相辅相成,理论知识是实践课程的基础与前提,而实践课则是对理论知识的练习与巩固。事实上,在日常的生活中,信息技术的实际运用更为常见。和学生息息相关的信息技术就是多媒体的使用。虽然多媒体技术的使用权掌握在教师手中,但是学生在课后完成作业或者是进行复习预习时也会用到信息技术。比如说,在期末复习时,学生除了复习自己的课堂笔记外,也可以在网络教学平台上搜集一些有关的信息,及时解决难题,而不是总是将问题留到课堂上请教教师。实践课堂的时间是不充足的,理论课也要有效地利用。许多学生会有误区,认为理论课枯燥无味,实践课才是学习信息技术的重要方式。事实上,理论学习的重要性和实践的重要性是相同的。

3、丰富教学模式,激发学生自主性

3.1、注重独立思考,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

信息技术的学习不同于一般知识的学习,学生需要在不断的练习中积累经验,长久记忆。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该注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在课堂上留出五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消化吸收。尤其是实践课,学生的听觉视觉和学生的肢体动作可能不会完全在一个节奏上,往往是学生记住了教师的言语但是在真正操作时却忘记了基本步骤。此时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疏导,既需要疏导学生的思考方式,也要疏导学生的学习情绪。最好的方式是在讲解完一个操作后,留出三至五分钟的时间让学生独立思考,找出前后知识点的连贯性。这样学生的记忆才会更加长久,学生才能够将听到的,看到的知识通过双手运用出来。

3.2、合作练习,提高效率

独立思考利于学生理清学习思路,而合作学习有利于分享学习经验,巩固技术。教师在进行课堂练习时,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些合作的机会。实践课程的惯用手段就是小组合作,但是考虑到计算机的特殊性,教师可以将班级的学生分为两人一组,让同桌作为同组的搭档。教师在实践课上可以布置一些课堂任务,让同组的成员相互帮助,分工完成。比如教师可以布置学生分别使用几种不同的搜索引擎来寻找一些特定的信息,并且将这些信息制作成ppt上交。两位学生可以进行内部分工,一位学生负责寻找资料,另一位学生负责制作课件。同学之间可以相互帮助,当搭档遇到操作的困难时,可以和另一位同学进行商讨,或者是翻阅教材进行解决。学生在合作完成课堂任务的过程中,相互讨论,彼此之间分享经验,交换思路,这样课堂效率也会明显的提升。

结束语:

信息技术的学习是一项既需要花费时间耐心,又需要灵活变通方式方法的过程。但是现实生活中,初中生的学习时间有限,这就需要教师合理安排教学时间,通过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来弥补学习时间的不足。综上所述,首先学校要重视信息技术这门学科,精选教材,打好理论基础,完善计算机设备,落实实践操作,除此之外,教师也要提高自己的教学素质,采取多样的手段来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最终提高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康正涛.任务式教学驱动在初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中的运用浅析[J].才智,2015,(21):209.

[2]邢光照.联系生活,强化应用——初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新课程(中),2014,(11):73.

[3]杨玲,王英凤,刘玥麟,曹秋雯.浅析微信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J].鸡西大学学报,2015(02):5-8.

[4]马相春,钟绍春,徐妲,高政,遲立祥.基于电子书包教学系统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践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7(06):111-115.endprint

猜你喜欢

初中信息技术实施策略高效课堂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
浅谈小学语文趣味识字教学
ERP在大型购物中心的应用研究
增强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