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华传统文化与青少年的德育教育

2018-02-03黄子璇

神州·下旬刊 2018年1期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青少年教育

黄子璇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升,从而逐渐改变了人们的道德观、思想观以及价值观,而其中影响最甚者就是我们青少年,因此相关教育者工作者需要对其加大探究力度。在对青少年进行理念教育的同时,还需将中华传统文化进行有机的结合,从而用其所包含的道德教育去引导我们青少年,对我们端正“三观”和培养良好的思想品质都有着重大的作用。本文首先介绍了中华传统文化,然后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我们青少年德育的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应对此问题的有关措施。

关键词:青少年;中华传统文化;教育

1.中华传统文化相关概述

对于文化而言,它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灵魂所在,并且还承载了一个民族的起源与发展,是其发展的见证所在。而传统文化,它犹如一个载体一样,将民族的历史遗产展现在民众之前,有着主导精神和特殊的历史内涵。我们中华五千年的悠久文化历史,有着极为深远的意境和品德,它是我们民族在历史的河流中所沉淀下的宝贵文化,也是为我们后人遗留下的重要资产,它时刻的引导着我们走向新的发展道路。

2.青少年德育的中存在的问题

2.1心理素质普遍较差

对于现今的青少年而言,因为大多数都属于独生子女,故而受到了来自各方的宠爱,所以在人生的道路当中但凡受到一点阻力,或则是轻微的打击,其心理就会产生极大的失败感,仿佛未来抛弃了自己,从而对所有事物都放弃了原有的积极性,更有甚者对自己人生和未来世界都抱有迟疑的态度。若不能够及时的进行引导,长久下去将对我们青少年的心理发展造成极大的影响。

2.2缺乏宽容心

现今部分青少年因为父母的过度溺爱,从而对父母或家庭产生出一种依赖的感觉,故而此生活模式逐渐引导其心性发展成为了好逸恶劳,长此以往不仅缺失了生活乐趣,而且还丧失了传统的利益教养。其生活只是一味地追求排场、时尚以及奢侈,并且在为人处世中根本不懂得如何尊重、宽容以及爱护他人,根本不懂礼仪为何物。

2.3不懂感恩

不管是父母的良苦用心,还是良师的细心劝导,青少年中的部分人都犹如旁人一样置之不理,不仅如此,有的甚至不懂得感恩,并且还产生出厌恶烦躁的心理。且有的人往往会在事后对父母或是老师进行抱怨或是咒骂,长久下去造成他们叛逆的心理,并且他们对自己的所作所为不计后果,任性妄为,对任何事都不能实事求是。

3.用传统文化强化德育教育

3.1丰富内容与优化过程

对道德而言,丰富其内容是当下现行道德体系完善与改进的首要任务,将“大德念”作为弘扬的核心,从而用其来引导青少年走出现今的困境。例如:孔子将德育作为整个德育思想的本质与核心,他将德育放在了所有教育的首位,而此做法并非是高于其他教育,而只是把道德与品质放在生活当中首位,希望其他教育能够助其一起引导人们。在进行德育的提升过程中,对德育进行优化是重中之重,首先需要提高青少年对其的认知,然后教师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使其以社会道德规范作为自身的衡量准则,从而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可靠的基础。

3.2构建完整道德体系

青少年道德影响主要来源于三方面,分别是社会、家庭以及学校。从全局角度来看,学校是道德教育主要的实施场所,但也需社会与家庭大力帮助。例如: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单位,它是每个人的启迪之所,良好家庭环境不仅能够带动青少年的正确发展,还能够促进其正确“三观”的形成。相较于学校,家庭的渲染力更为强大,使青少年得到正确的指引。对于人们生活的社区而言,它不仅是道德文明的载体,还是提升道德品质的实践平台。良好的生活环境,将引导青少年正确的发展。故而需要三者合理的结合基础下构建出完整的道德体系,从而引导着青少年的成长与发展。

3.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孔子认为在道德的培养过程中,环境的熏陶尤为重要。而校园作为我们青少年时代的主要所处环境,它有着巨大的引导作用,故而需要对其加大重视程度。道德教育并非无法触及,它是需要通过实际行动来进行丰富和建设的一项行动,故而弘扬德育精华必须要建立与之相应的校园文化。例如:在进行校风的建设中,对教风和学风进行有效的发展,使之避免损于个人行为,从而促使师资形成强大凝聚,进而引导青少年正确发展。又如:在进行校园文化活动时,将兴趣文化与传统文化相结合,从而开展新鲜活力的教育活动,促使道德走进青少年的生活当中。

4.总结

从客观角度来看,改革开放所带来的新时代促进青少年思想的发展,但是与此同时新旧制度的变革也为青少年的身心造成了一定影响,故而对其到“三观”的形成产生了极大的阻力。因此,在此社会背景下,对青少年德育教育至关重要。经过长期的教育实践证明,在进行德育教育的同时渗透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借助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以及由此产生的民族自豪感,可引导我们青少年弘扬民族文化、激发民族信心,增强自身道德素养有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何明明.弘揚中华传统文化 加强学生德育教育——浅谈《弟子规》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渗透[J].中华少年,2016(36).

[2]史卫华.把牢德育教育阵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生德育教育工作浅谈[J].亚太教育,2015(31):176-176.

[3]王如平,林轶虹.新形势下加强青少年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探索[J].成才之路,2017(4):8-10.

[4]李延.论当代青少年道德教育——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缺位浅谈[J].科学与财富,2012(2):98-98.endprint

猜你喜欢

中华传统文化青少年教育
蔬果能让青少年的心理更健康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中日青少年体质PK
谈如何在小学教育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论孙中山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创新
当代中国文化自信的深刻内涵与动力源泉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
青少年打篮球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