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小学班主任管理方法研究

2018-02-03赵大明

神州·下旬刊 2018年1期
关键词:管理方法小学班主任创新

赵大明

摘要:小学教育处于整个教育体系的最底层,是其他教育阶段的基础,其地位之重要可见一斑。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思想品德的形成往往是在这个时候打下基础并初步成型的。小学班主任作为小学生这一人身发展关键期的监护者和引导者,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关键词:创新;小学班主任;管理方法

1.班级管理的内涵及原则

1.1班级管理的内涵

班级管理是小学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加强小学班级管理能够提高小学教学质量,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成绩。特别是在新课程标准实施之后,提高小学班级管理,实行人性化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关于班级管理的内涵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台湾学者方炳林认为班级管理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辅助,共同对教育过程中的人、事等情况进行管理的过程,目的是为了创造更加合适的环境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完成教学目的;我国学者黄兆龙教授认为班级管理就是班集体成员之间互相管理,在教师指导下共同完成教学目标的活动。

1.2班级管理的原则

尊重小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原则。小学班级教学管理要尊重小学生主体地位,从小学生兴趣出发着手构建教育内容和框架,从小学生爱好和兴趣出发,以开启小学生智力为主要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够提高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教学要和课后管理有机联系起来,相互促进和渗透,切实提高教学效果。因此,课堂教学要与课后管理相互结合,尊重学生学习需求,不断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大限度地提高教育质量。

2.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对策

2.1建立长期的小学班主任培训机制,促进其专业化成长

鉴于班主任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班主任的專业化培养也受到越来越高的重视。因此,要顺应这一时代发展的需求,加强对小学班主任专业化培养和建设,从而有效提高其工作能力。具体措施方面,相关部门要建立起长效的小学班主任培训机制,定期对小学班主任进行培训,在培训内容的设计上紧跟现实的需要和班级管理中常见的问题;在方法上也要做到与时俱进,保证在不断变化的小学班级管理上能实时有效应对。

2.2学校要树立促进班主任专业成长的意识,并提供发展的平台

从学校层面来看,要想促进班主任专业发展的意识,学校首先必须转变以往对班主任地位的漠视和对班主任专业化建设的忽视,紧跟时代和教育发展的需要,真正树立起促进班主任专业发展的意识。学校不仅要在思想上提高重视程度,还要切实采取必要措施打造适合班主任专业成长的平台。首先,学校要尽量给班主任们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鼓励班主任教师在班级管理的方法和内容上进行创新和尝试;其次,还应该支持具有协作精神的小学班主任教师建立起多样化的学习型组织,如鼓励他们建立班主任工作室等;再次,学校应当尽量为小学班主任教师提供学习型组织所需的教育资源。

2.3小学班主任要树立自我发展的意识

小学班主任的发展既需要外界的支持和帮助,同时更需要小学班主任自身有这样的一种意识。正如马克思主义一直强调的,外因是通过内因起作用的。小学班主任要想工作更有成效,自身得到更大的发展机会,首先自己要主动树立自我发展的意识,并在这一意识的指引下,积极采取措施去总结以往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同时积极利用外部的有利条件争取自身获得更大的成长机会。

2.4建立科学的班主任工作考核制度

首先,考核要保证规范和透明。只有保证了考核的规范和透明,才能有效保障对小学班主任工作的考核能达到客观公正,参加考核的班主任才会信服。

其次,要把师德、德育工作成绩、学生心理、行为问题辅导、班主任工作实绩作为班主任考核、评优的内容。科学的考核内容对于班主任的工作具有明显的导向作用,能够起到帮助小学班主任教师改变以往的消极和退缩的态度,建立积极向上的价值取向的作用。

再次,各个学校要根据本校实际,强化对班主任绩效挂钩的考核力度,提高相关的待遇。充分利用好了待遇的杠杆作用,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可以显示班主任地位的切实提高以及学校对班主任及其工作的重视和尊重程度。

最后,要提高班主任工作在教师考核、职称评聘工作中所占的比重。班主任承担的工作职责与工作压力和一般教师相比是相当繁重的。班主任具有教师和班主任的双重身份,因此职责也是双重的。不仅要像一般教师那样保质保量地完成自己所教学科的教学任务,还要对班级各方面的事物进行有效的组织和管理。因此,在工作考评和职称评选中也要对这种差异性进行反映,在考评上对小学班主任教师有所照顾。

2.5建立畅通的家校沟通渠道,获得必要的外部支持

小学班主任的很多工作涉及到学生的家庭与学校之间的关系,因此要想做好相关的工作,离不开学生家长们的理解和支持。班主任除了采取以往的电话、家访、家长会等传统的沟通形式外,还可以结合当前的社会发展情况,多尝试一些新的形势,提高沟通的效果。首先,可以定期举行有关亲子方面的主体班会,让学生家长也一起参与到其中,切身体会班主任的工作,分享各自对教育孩子的心得体会,提高家长对班主任工作的认识程度和支持力度。其次,可以建立一个学生家长委员会。建立这个委员会的目的主要是用来保障学校与家长们之间的有效协调与沟通。使家校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能及时掌握学生们在学校和家庭里的表现情况和心理动态,及时发现问题,采取必要的应对和防控措施。再者,打破以往学校的封闭式管理,设立开放日。学校可以研究在保证正常教学秩序的前提下,选择每月其中的一天固定作为学校开放日,让学生家长们可以参观和访问学校,通过这个措施,可以让学生家长切实体会到学校教育、了解小学班主任的工作状态和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生活,从而使其增加对学校学习和生活环境、班主任工作和学生在校表现的了解,从而构建良好的家校沟通渠道。

参考文献:

[1]段自仙.浅谈小学班主任的管理工作[J].现代教育科学,2017,(12)

[2]班华.班主任专业化问题的探讨过程[J].人民教育,2017,(5)

[3]黄正平.班主任专业化:目标、追求、过程[J].班主任,2017,(2)

[4]刘晓红.班主任制:困境及破解路径[J].当代教育科学,2017,(16)endprint

猜你喜欢

管理方法小学班主任创新
高中班主任如何开展班级管理工作
浅谈小学班主任工作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班主任工作探索
煤矿机械制造中合理设计及管理方法研究
加强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思路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