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检修”体系下配网线路运维管理思考

2018-02-03李绍峰

科技创新导报 2017年30期
关键词:配网运维管理问题与对策

李绍峰

摘 要:配网指的是中低压配电网,也叫配电网或电力配网。配网是城市的基础设施,并且作为电力企业电能输送的最后环节,其重要性越来越明显。配电网线路的运行维护管理水平关系到整个输配电系统的供电可靠性和电能的质量。基于此,本文从“大检修”体系切入,主要阐述配网的运维管理工作,并从管理的现状,配网线路的规划设计、日常运维管理以及人员和技术设备管理等多个层面进行探讨分析。

关键词:大检修 配网 运维管理 问题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TM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10(c)-0175-02

1 配网线路运维管理的现状

1.1 配网运行维护成本高且维修力度小

配网建设完成以后,在运行中需要不断人员不断地进行监测和维修。从当前情况来看,配电网在运行中的管理存在很大的问题。首先是运行维护的成本很高,一方面是因为配电网本身的多面广的特点,所以要对整个配电网进行运行监督控制,需要投入很大的人力成本和资金成本,另一个方面是在进行维修抢修过程中,由于采取的技术不当或者因为没有加强平常的检查,一旦配电网出现故障,维修起来难度很大,所需要的成本自然很高。其次是运行维修的安全隐患比较大。一方面是出于为居民正常用电考虑,为了尽量缩短停电断电时间,有时候维修人员需要在带电的情况下进行操作,也就是登杆带电作业,实施带电更换线路设施。另一方面在维修抢修中,由于技术设备上的问题,安全监测人员的疏忽,同样给工作人员的维修工作带去安全隐患。另外,目前对配电网的维修力度,或者监测力度比较小。比如不重视安全隐患的排查工作,排查结束后没有进行研究分析,所以会导致配电网中一些隐藏较深的安全隐患被忽视。

1.2 配网技术设备没有被积极使用

配电网的技术设备很多,涉及的领域广泛。比如全天候的配电网实时监测系统,其中有跟踪监测技术,定位技术和调配技术等。这些技术或者设备虽然已经相对比较先进,也已经被投入到具体的实践管理中,不过他们的使用有效性却还值得商榷。比如配电网的监测技术,有些配电网管理部门一方面是对这些技术使用得不熟練,技术上的能力还需要加强。另一方面是配电网的管理基础比较薄弱,比如没有利用信息技术形成一个有效的配电网信息化和数字化配电网网络模型,又如一些地区还没有完全建设配电自动化系统,配电网工作人员就无法清楚直观地了解配电线路现场的运行情况,还会因为自动化程度不高安排人员去现场操作,不但使得运行的可靠性不强,也造成了人力物力的浪费。

1.3 配网运维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管理工作人员不但需要有强硬的专业技术支撑,还需要熟练地掌握各种技术手段,需要有一定的协调沟通能力,还需要责任心等综合素质能力。基于配电网系统的繁多冗杂,其中涉及的人员之间也有较大的差异,比如某配电网系统部门中,虽然管理人员在数量上已经基本满足管理工作的需要,但这些人中可能有的是从别的地区调过来的,对当地情况了解不是很清楚,有的可能刚从事工作不久,经验比较少。另外,有的部门没有相关的规章制度,没有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有的管理人员如果缺乏责任心,缺乏对配电网管理的重视,就会在比如日常巡视、检查维修以及工程规划设计和验收中心存侥幸,盲目轻视。

2 “大检修”体系下加强配网线路运维管理的对策

2.1 加强日常运行维护管理

在“大检修”体系下,首先各个生产单位要加强与电力管理部门的协作,制定规章制度规范化电力工作人员的日常操作行为,对维修现场进行实时地监督控制,加强检查力度,特别要注意一些监控死角。比如尤其是在带电作业的情况下,既要有技术上的保障,还需要每个业务人员加强警惕,认真严谨地对待维修工作,加强对自身安全的重视程度。同时也需要其他工作人员尤其是监督指导人员进行现场监督指导,避免出现不必要的作业事故。其次,在维修抢修现场,还要设立配电网故障应急措施或者设备,当值管理人员通过智能终端系统、通过各种数据库信息先及时地对故障进行初步分析,然后快速安排检修人员到故障现场进行勘察维修,并把情况上报给上级,在维修中,注意维修人员的安全。另外,为了降低配电网的运行成本,除了要从设备技术上完善,还可以在人员管理上来降低,比如尽量根据需求安排专业性强、业务能力强的人员进行日常巡视,合理安排轮班制度,通过制度来约束管理人员的运行管理工作等。

2.2 加强配电网的设备管理

首先,可以从常规设备建设上着手,比如全天候的管理监测技术,一方面是要把这种技术引入到配电网运行管理中并根据实际把这种监测技术运用到实处,另一方面是要提高工作人员的利用水平,因为不同岗位不同工作人员对技术的使用能力不尽相同,一旦在某工作人员当值的时候,由于缺乏专人的指导平时又用得很少或者使用不熟练,很可能导致在这个当值阶段出现偶然事故。另外在抢修措施上,可以建立电网抢修指挥中心,制订常见的高低压故障“套餐化”抢修解决方案,并且强化PDA终端、车载3G视频技术应用,形成故障抢修统一分析决策、全过程“套餐化”抢修、视化远程监控指挥的标准化抢修模式,积极打造“抢修服务圈”。其次,可以根据需要对其他领域的设备进行改造优化。比如在架空路线的防雷设施上建设架空避雷线,目的是通过避雷线提高架空绝缘线路的防雷效果,比如建设架空屏蔽线,目的是为了防止在突然发生线路故障的时候出现突然跳闸的现象,比如在线路的大型支干上安装支线重合器,目的是为了在支干线被雷击以后,支线重合器可以有效规避另外一部分支线不发生故障等。

2.3 重视配电网的基础管理

对配电网进行有效管理除了建设管理上的、技术设备管理上和运行维护管理上的,还有更多基础的管理。比如对管理人员的管理,在这方面可以通过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约束电力人员的日常行为,提高人员的责任心和对配电网管理的重视程度。此外,由于电力人员的水平差异较大,所以需要定期地对工作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培养上的培训指导,提高电力人员实践操作能力的同时,还要改善他们对工作的态度。当然,为了保障电力人员的业务安全,也是为了配电网的正常运行,需要对电力人员的日常巡视、检查维修等进行实时地监控,一旦发现操作不规范的地方要及时地指正。除此以外,在往常的电力系统中,我们常常比较重视主网管理而忽视配网管理,所以配网在获取基础数据,对信息进行处理监控上比较不完善。基于此,可以设立以配网信息化系统为支撑,基层班组,技术组,以及配网调度的三级管理,以此来保证配网信息管理系统的完整准确性。

3 结语

配网具有涉及面广泛、面积大的特征,加上其和接入用户产生直接联系,所以其重要性更加突出,必须要加强对配电网的运维管理工作。基于上文中所提到的管理上的问题,在“大检修”体系下,有关电力企业需要综合配电网各个业务范围的情况,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强化对配电网建设规划的管理,提高技术设备的水平和使用效率,严格管控配电网的运行和维护,通过完善电力人员管理、配网数据信息管理、停电管理等基础管理,并通过自查,互查等方式加强对安全隐患的排查工作等提高整个配电网的安全性,从而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性,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真正的便利,也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可靠保障。

参考文献

[1] 汪李忠,麻立群,孙通,等.提升电力配网管理水平的策略[J].管理,2016(11):40.

[2] 李静.电力配网调度自动化思考与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19):1322.

[3] 赵志刚.加强电力配网管理措施分析[J].电子制作,2014(11):234-235.endprint

猜你喜欢

配网运维管理问题与对策
有源配网后评价指标体系及其综合评价方法
信息化条件下供电公司电力营销管理策略探究
浙江省中小企业民间借贷问题探讨
配网自动化实用化模式建设及系统运行
“生存关注”阶段中学教师自我专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