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好莱坞科幻电影中人与人工智能的关系

2018-02-03张涵睿

神州·下旬刊 2018年1期
关键词:科幻电影好莱坞人工智能

张涵睿

摘要:提起好莱坞电影相信在全世界无人不知。好莱坞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机市市区西北郊,是世界闻名的电影城,最初是由好莱坞摄影师寻找外景地所发现的,随后好莱坞便吸引了不少拍摄者,并逐渐形成了一个电影中心。随着好莱坞科幻电影的成功上映,人机合作这个话题成为一时间的热点,同时也标志着智能化时代与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其中对于好莱坞科幻电影中人与人工智能的关系是如何存在的,文章将进行全面的分析,希望对未来电影产业的发展带来帮助。

关键词:好莱坞;科幻电影;人工智能

前言

好莱坞科幻电影的成功上映无论是在票房还是奥斯卡奖项上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这也表明全国影民对影视娱乐界的喜爱程度。站在科学技术水平上看,人与人工智能的关系就像是人与工具的关系。科学进化中,工具的推动对进化有一定的影响,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工具也在不断变化。所以一定程度上讲,人工智能也是自然演化的产物之一。可以说人类与工具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所以随着工具智能化水平的提高,人与人工智 能将形成新的关系。

1、人工智能对传统“人一机”关系的挑战

人工智能在很早以前就被提出,随着研究者们的不断开发探索,人工智能的概念也不断扩展。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通过它可以产生出一种新的、与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对于人类的思想、情感和意志等不是在人脑中进行,而是在硬件中运行。所以人工智能与人类之间会因为失去操控权而受到影响。人类是文明的产物,作为文明的创造者,人类与工具之间是相互决定的关系。人类文明当前的发展高度与人工智能因素有很大关系,对于人们所担心的智能化发展会因其技术不断提高而无法得到有效控制,从而影响人类的生命安全。众所周知,好莱坞科幻电影中人工智能的应用技术已经十分成熟,所以也会产生忧虑。很多好莱坞影片中都体现了人与人工智能的关系,电影《2001太空漫游》就将人与人工智能关系表达的十分明确,从猿人开始使用工具演变成人类,人类利用工具又不断发展进化,最后演变为人工智能化发展。当人工智能化发展到一定高度时,人类又控制不了机器的发展,这一系列的过程突出了人与人工智能之间控制与反控制的斗争,这种形式的表达同时也是对现实社会的反思,在智能化不断发展的今天,人与工具的关系也將迎来新的挑战。

2、人类主体地位颠覆后的斗争哲学

好莱坞科幻电影中很多剧情设计如今都被现实印证。很多影片中对人类的力量刻画的永远是最强大的,虽然在人工智能方面的应用会让人震撼,但最终主宰世界的仍然是人类。西方文化对主体地位的表现是十分强烈的。影片《黑客帝国》的上映使人与人工智能的关系彻底被颠覆,电影情节中,人类的统治者变成了机器人,机器人操纵人类生活和工作,人类变成了工具,这种方式将人类主体地位进行颠覆,而人类要想重视获得主导地位就要与机器进行斗争较量。这种表现手法成为利用与被利用、饲养与被饲养的关系,并且把人工智能塑造成一个虚拟空间。通过颠覆地位来揭示现实生活,而人类对于残酷的现实又无法接受,于是产生两结果,一个是被动接受,一个是打破常规,通过抗争而重获得主导地位。

3、对既有“人一机”关系的反思和批判

好莱坞电影中,很多影片以批判为主题,讨论人与人工智能之间的关系。电影《人工智能》就是将生活中的人工智能渗透到不同层次中,以此来满足人类的需求。通过对小机器戴维的刻画来阐释机器与真人的相似程度,但无论机器怎么与真人相似都不能获利妈妈的爱。这实际上就批判了人与人工智能之间的伦理关系。这部影片的策划是对人与人工智能关系进行了换位思考,从机器人的角度去看人类的变化,机器人经过人类的不断开发,变成与真人十分相似的人物,而无论机器人如何努力终究取代不了人类的地位。所以人类在人工智能关系中还是占据主导位置。

4、道德规范与“人一机”合作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人与人工智能关系的问题,很多相关人士也尝试着从不同的视角进行调和。影片《我,机器人》所表现的是两种态度,一部分人认为机器人始终都是人类的工具,认为机器人是没有情感和道德规范的,而随着情节的发展,人机关系变成抗争与合作共存的关系,人类依旧占有主导地位,但对于人工智能的态度又十分复杂。通过这种表现形式来调和人与人工智能的关系。

5、谁的道德?谁的人性?

相关人士表明机器人要时刻保护人类,在人类被伤害时应主动给予帮助,且不得伤害人类;要对人的一切命令进行服从,同时对于自身安全的保护也应重视,这是人机关系的一种不平等的态度。事实上,人类复杂的生活以及思想会让机器人出现崩溃状态,因为机器人在保护自身的同时也要保护人类,这也是人类的道德伦理。首先,如果人工智能已经拥有了自由意志,它必然已经成为外在于人的独立主体,两者之间自我和他者的矛盾将无法消弧。其次,以人为标准将所谓的人性强加在人工智能之上,依然是以人为主导的关系模式,未从根本上改变人工智能的工具性从属地位,这就为不断进化的人工智能埋下了再次革命的种子。在科幻电影领域内探讨这些玄虚的问题,并非没有必要,更何况,这种讨论其实还潜藏着对人类社会的自我评析。人与人工智能关系中出现的问题,其实恰恰隐含了人类社会自己的问题,“人一机”关系中的荒谬性何尝不是人类社会自身的荒谬性?无论是对异己力量的妖魔化,还是与异己力量的抗争,还是以自我道德标准作为评判他者的唯一依据,甚至以输出价值观的方式同化异己文化,都反映了这种以自我为中心,对既有关系进行定义和立法的强势意识形态的本质属性。和平与合作是人类的普遍愿望,但不同文化之间的合作一定要以文化同化的方式达成吗?不同民族之间、不同阶级之间的文化认同和身份认同究竟该以何种方式实现?这都是有关“人一机”关系的好莱坞科幻电影能够引发的思考。

参考文献:

[1]木丕燊;我们登上了几个星球?——科幻电影与“航天梦”[J];广东科技;2002年01期

[2]王亚雪;科幻电影中的未来技术[J];互联网周刊;2006年03期

[3]科幻电影中的场景不再遥远[J];每周电脑报;2006年17期endprint

猜你喜欢

科幻电影好莱坞人工智能
好莱坞灵异跑车之谜
意聊
科幻电影五问
2019:人工智能
CRAZY RICH ASIANS
人工智能与就业
数读人工智能
下一幕,人工智能!
科幻电影世界的机器人之父—阿西莫夫
怎样打造好莱坞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