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舞台技术发展中的戏剧灯光艺术

2018-02-03张召敏

神州·下旬刊 2018年1期
关键词:戏剧

张召敏

摘要:舞台技术与舞台艺术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促进了舞台的发展变化,本文从戏剧灯光艺术入手探究进行深入探究。文章首先概述了舞台艺术中的灯光技术的发展与作用;其次分析了舞台灯光艺术效果在戏剧中的作用,包括实现时空转换以及塑造角色形象;最后指出了戏剧灯光艺术的发展趋势,即多维模式的创造与逐渐网络化及自动化。

关键词:舞台技术;灯光艺术;戏剧

引言

随着科技的发展,剧场从简单向精致化发展,在机械化、电子化以及网络化的影响下,传统戏剧及戏剧舞台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数字技术飞速发展的现在,技术在戏剧舞台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科技与戏剧艺术相结合使戏剧的表现力更强,尤其是多样化的舞台灯光,对戏剧的影响极大,本文从灯光技术与艺术的角度出发进行探究,并指出其发展趋势。

一、舞台技术中的灯光艺术

(一)舞台灯光艺术的发展

灯光艺术的发展经过了三个阶段,即油灯→煤气灯→电力灯。灯光艺术第一次应用于戏剧舞台上是1439年佛罗伦萨上演的Annunciation戏剧中,该次演出中主要用蜡烛照明,在演出高潮时点亮1000展油灯,火光沖天,给观众以惊喜,自此灯光艺术被真正搬上戏剧舞台。随着19世纪煤气灯的发明,舞台灯光艺术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在戏剧舞台中可以通过调节灯光亮度来使戏剧舞台更具表现力。电力灯发明之后1879年电力灯光引入剧院,而科技的发展尤其是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电力灯光的色彩、强弱、虚实变化更加多样化,从而使舞台的表现力与感染力进一步增强。

(二)舞台灯光艺术的作用

灯光艺术的作用主要有两种,其一是照明,其二是表现艺术效果。具体来说,戏剧最早是于祭场表演,随后逐渐发展到神坛、庙堂,最后才走向了“镜框舞台”,成为正式的“剧场”。戏剧在这种空间变化之下,观演关系也在逐渐变化,部分于夜间表演,故而需要进行照明。另外,为了使戏剧的表现力与生命力增强,所以在其中应用灯光技术,将灯光技术与舞台艺术相联结,使其更具艺术效果。

二、舞台灯光艺术效果在戏剧中的作用

(一)实现时空转换

舞台灯光艺术效果在戏剧中的作用之一便是实现时空的转换,通过对灯光的运用使戏剧舞台有不同的展现区域,这些区域又被成为“光区”,不同光区的颜色、亮度等均有不同,这些不同会使整个舞台更有空间感以及层次感,从而使舞台画面更加灵活多变,让观众在同一舞台之下感受到不同的“场景”,有时空变化之感。另外,还可以运用切光、定位、分布等手段使戏剧的情节更加连贯,尤其是对于那些有时空转换需求的戏剧,通过灯光的合理搭配,能够将不同时空的特点表现出来,使故事情节更加具有节奏感。

(二)塑造角色形象

舞台灯光艺术效果在戏剧中的另一大作用便是使角色形象得以塑造,使观众能够感受到戏剧角色的情感以及心里变化。戏剧的一大特点便是戏剧中必然存在矛盾冲突,而戏剧中的矛盾冲突通常需要通过表演者的表情、动作等来体现,灯光设计师能够依据通过调节灯光的投射方位、灯光的亮度等来表现任务的体态、情绪等,从而使舞台角色的形象更为丰满。比如对舞台中的某个形象,以正面光照射,则能够使任务显的体态丰满,体现任务的乐观、积极等正面形象,而如果用顶逆光来照射,则能够使舞台上的人物显的比较单薄,能够体现人物伶仃、孤独的情感。所以说恰当的舞台灯光形象能够使舞台角色的情感以及心理状态更为丰满,使观众能够从中找到一种共鸣,使戏剧效果更佳。

三、戏剧灯光艺术的发展趋势

(一)多维模式的创造

舞台美术家斯沃博达认为,戏剧舞台不单单只是对现实的复制,应该是一种“多维模式的创造”,随着科技的发展,戏剧灯光艺术必然也向着这一趋势发展。具体来说,舞台布景以及灯光能够使舞台的时空变换更自然合理,也能使人物的心理活动等得到展现。如果运用得当,戏剧灯光艺术还能够强调错觉,甚至能够为演员的造型以及形态赋予生命,从而使舞台的表现力进一步增强。另外,随着科技的逐渐发展,新技术也逐渐参与到舞台的“重构”中,如虚拟的幻影表演等,使演员本身的表演被淡化,甚至这些虚拟性逐渐取代演员的表演开始有成为舞台中心的倾向。这些创造均体现了戏剧灯光艺术的多维性。

(二)逐渐网络化及自动化

随着科技的发展,尤其是在当前的电子信息技术时代,计算机普及率渐广,我们已经进入了“数字化”的时代,在这一情况之下,戏剧灯光艺术也日益“数字化”,显示出网络化与自动化的倾向。例如英国Strand Lighting公司依据以太网架构的SHOWNET、COMPUNET、ETC2NET、ARTNET等,这些网络系统均能通过一个网络节点对灯光进行控制,从而使灯光艺术的效果进一步加深。

结语

本文是对舞台技术发展中的戏剧灯光艺术的探究,科技的发展以及舞台艺术互为推动力,灯光技术使戏剧更具表现力,戏剧艺术又促使灯光技术进一步优化,灯光技术已发展至第三代,并被用于直接创造舞台形象,这一趋势将会促进戏剧艺术的进一步提升。文章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希望能够为戏剧舞台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论戏曲意象的多重审美功能——以《牡丹亭》中“柳”意象为例[J].陈小凤.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04)

[2]一首哀婉动人的抒情诗——试析《玻璃动物园》的诗化艺术[J].黎林.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02)

[3]灯光是舞台艺术的灵魂——谈《冬天里的故事》灯光设计[J].韩旭.新世纪剧坛.2011(03)endprint

猜你喜欢

戏剧
“双城剧汇”共促戏剧发展
传统戏剧——木偶戏
《戏剧新生活》
戏剧评论如何助推戏剧创作
由戏剧进中小学校园引发的思考
论戏剧欣赏与戏剧批评
戏剧档案管理与戏剧传承发展分析
北京将办“第六届戏剧奥林匹克”
戏剧就是我们身边凝练的生活
金属戏剧——焦心涛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