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歌唱中的气息控制

2018-02-03顾浪

神州·下旬刊 2018年1期
关键词:气息歌唱控制

顾浪

摘要:声乐表现是建立在对发声的控制之上的,而其唯一方式就是实现对气息的有效控制。众所周知,要达到良好的歌唱水平,必须实现对气息的合理控制。歌唱中的呼吸是与人的自然呼吸有很大差别的,它呼吸时的主动性非常强,呼吸肌肉群是在根据声音的要求或多或少、或强或弱地参与呼吸运动。因此,掌握对气息的控制方法和训练方法对提高声乐表现效果极为重要。

关键词:歌唱;气息;控制

对于气息的控制是声乐表现中最基本的内容,正确的控制方法将会有效提升声乐表现效果。因此要想达到声乐表现的良好效果,就必須加强平时声乐表现中对于气息控制的训练。掌握合适的锻炼方法,多方面进行练习,对声乐的表现效果提升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一、在各个音区的音色控制中把握气息的尺度

1、胸声区的气息控制

在唱低音时,胸腔共鸣的比例加大,胸部的共振现象明显。保持适当的吸气状态,把气息吸到与横膈肌相近的胸腔底部。呼出时,在声带闭合的前提下发声,同时能感到胸部有微微的共鸣感。此时,为了保证胸腔的充分振动,就要使胸腔扩大并保持,膈肌就必须保持向下的运动状态,以便保持胸腔的扩大。但在同时还要有气息的流动来支持声带的振动,此时腹壁肌就要向内有控制地收缩使气息向外流动(但要结合声音质量来做反复体会)。胸声要求气流量较大,要以声音的质量来确定。要注意膈肌的向下保持和腹壁肌向内有控制地收缩。另外气息的吸入量不能过多,过多会造成胸和喉部肌肉的紧张,影响声带正常自然地工作和胸部发紧不能充分共振。但气息也不能太少,太少会使膈肌的保持困难,造成胸廓扩大不充分,气息的流量不够,使声带振动不佳基音质量差,共鸣不充分。

2、中声区的气息控制

大部分歌曲中的音域都以中声区为主。中声区在共鸣腔体的运用上较头声区和胸声区更为均衡,以口腔为最多,咽腔、鼻腔、头腔、胸腔都有一定比例的参与,也就是混合共鸣的综合运用。在共鸣腔体相对松弛的状态,声带闭合的前提下,气息吸入要比胸声区的气息吸入增多。膈肌仍然向下保持,肋间外肌收缩参与工作(扩大吸气量),气息吸入向腹壁肌和肋间内肌有控制地推动下向外流动,气流相对集中,速度加快。横膈肌可以逐渐往上运动,向下的感觉还应保持。

3、头声区的气息控制

当声音进入头声区时,声带的张力增加,歌唱者的头声(假声)感觉增多,气息通过声带的频率加快。头声区声音要在深而有弹性的气息支持下才能做到丰满和悦耳。在唱之前,吸气非常重要。在一刹那放松时做深(饱满)而有弹性的呼吸(切忌耸肩),要饱满但不能吸撑、吸僵,否则会使音高不准、声音不流动。吸气时膈肌、肋间肌同时工作,气息瞬间进入肺部。在膈肌、肋间肌的作用力下内脏更为向下移动。气息吸入后,膈肌、肋间肌保持工作状态。同时,肋间内肌、腹壁肌还有辅助呼吸肌(斜角肌、胸背部其它肌肉)有控制地作呼气工作。呼气肌与吸气肌同时工作(吸气肌要逐渐减力)增加气流的压力,加快气流的流动,经过保持着相对张力的声带,并在大脑所反应的音高下发出基音后,在以头腔为主的各个腔体中产生充分共鸣,便形成了一个高音的歌唱工作流程。

二、歌唱的姿势对气息的影响

或许,许多人认为这个问题无关呼吸问题,但是,歌唱时的姿势是非常重要的,好的歌唱姿势能带动气息的均匀流动。相反,不好的歌唱姿势,会把音唱得短且没有乐感,它们都有直接联系。唱歌时头也要放松,不要太紧,低头、仰头、偏头都是不好的歌唱姿势,因为外面的动作会对里面歌唱的状态有较大影响。通常我们在歌唱时的状态是:脸的表情要轻松、自然、兴奋,不能太僵,要保持脸部“外面的微笑”状态,这对我们是一个好的姿势。

声乐演唱中气息过猛,声音就会偏高;气息没保持住,声音往往偏低。由于气息不好,找不到正确的支点,就只能用嗓子着力。在训练中如果不注意气息,开也罢,闭也罢,最终只能舍本求末,越练越错以至不能自拔。呼吸作为动力,气息冲击声带发出声音,经过共鸣腔体扩大和美化形成动听的歌声,任何一个受过声乐训练的人都懂这些基本声乐理论。好的发声方法它能很好地控制声音通过嗓门的流量,比如很长、不换气的某句韵律唱到“不怕你背叛我……”这一句时,气息不稳的歌手可能一下就把“怕”字的音以爆破的方式唱出来,一下就把本来肺活量不足的气放跑了。而气息功底好的歌手能控制这些爆音的流量,演唱时话筒也不会出现一些噗声。当然这还需要歌手放松,不要紧张,一紧张,心脏跳动加快,你的气息就更稳不住了。

参考文献:

[1]王娜,于艳.论声乐演唱中气息的运用[J].大众文艺,2012,(01).

[2]李赞宗.浅谈歌唱的气息与共鸣的运用[J].科技资讯,2010,(15).endprint

猜你喜欢

气息歌唱控制
为你而歌唱
为你歌唱
蕾丝气息
“春的气息”
会歌唱的伞
歌唱十月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会计预算控制现状及方法
浅谈高层建筑沉降监测关键环节控制
保险公司财务风险管理及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