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戏曲表演的虚拟性与程式化分析

2018-02-03孙登

神州·下旬刊 2018年1期
关键词:程式化戏剧表演分析

孙登

摘要:戏曲是我国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一种传统文化,拥有十分独特的艺术魅力。随着时间的推移,时代的变迁,戏曲也在不断的变化和发展,在其不断的变化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两个非常突出的特点,即虚拟性和程式化。本文中,笔者首先对戏曲进行了简单地阐述,然后从虚拟性和程式化两个方面对戏曲进行了详细地论述,希望能够为今后相关内容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戏剧表演;虚拟性;程式化;分析

0.引言

中国戏曲历经几千年的发展,已经独具特色,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一种,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从戏曲表演的情况来看,在表演的过程中,无需过多的道具和布景,很多时候只需要一些桌椅和砌末。对于戏曲表演中的演员而言,在其表演时需要通过语言和动作来确定时间和地点,这就对戏曲演员的表演提出了非常严格的要求,而表演的虚拟化与程式化便是其中的两个重要要求。

1.戏曲的基本内容阐述

中国戏曲的构成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民间歌舞、说唱、滑稽戏,这三个方面的内容构成了中国戏曲[1]。从中国戏曲的发展来看,先秦时期属于萌芽时期,两汉至唐中后期逐渐形成,尤其是中唐之后,戏曲的发展速度飞快,戏曲艺术也逐渐形成。宋金至元代是戏曲的发展期,这一时期的元杂剧是戏曲发展的突出表现。到了明清时期,中国戏曲逐渐趋于繁荣,明朝的传奇是戏曲发展繁荣的典型代表,这一时期涌现出了大量的传奇作家,如汤显祖。近代以来,中国戏曲经过不断的革新,有了新的表现形式,逐渐开始了艺术大写实和大写意的有机结合。到了今天,戏曲的表演需要保持传统艺术特色的同时,还应当更多地与时代相适应,不断满足人们的新需求。

2.戏曲表演的虚拟性

中国戏曲在表演的过程中,舞台表演人物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因为表演者需要利用不同的情境,借助不同的语言和动作去表现时间和空间。正式因为戏曲表演者这一要求所在,因而在表演的时候可以有非常大的发挥空间,受到的束缚比较少,同西方戏曲的虚拟性有着非常明显的区别,而这也是中国戏曲同西方戏曲比较大的不同之一[2]。戏曲表演过程中,表演内容的编排和表演过程是由整套式构成表演艺术动作的,这也就决定了戏曲表演具有虚拟性的特征。以戏曲表演中的开门、关门等动作为例,这些动作都不是实实在在存在的,采用的是虚拟化的表现方式。又比如,在戏曲表演中一些其他的对生活动作的模拟,常见的有刮风下雨、穿针引线等,这些也都是以虚拟的表现形式完成,从而将观众引入到特定的情境当中,引起观众的遐想,让观众能够实现同现实生活的结合。需要注意的是,戏曲表演过程中,虚拟化的表现必须要保证准确性,如果准确性不到位,不仅难以表达出想要表达的内容,还极有可能将观众带偏,使观众观看起来变得模糊,这样也就无法达到提升观赏性的目标,观众也无法从戏曲表演中获得真实感,戏曲表演的好评度也会随之降低。湘剧《秋江》表演中,以桨来代替船只,使得这一“船只”能够真正在波涛汹涌的大江之上自由游弋。在京剧《三叉口》中。有这样一个表演片段:在明亮的舞台上,人物刘利华和任堂惠表演“伸手不见五指”的画面。这与明亮的舞台形成冲突,而这恰恰靠的使虚拟化的表演形式。因此,在中国戏曲的表演中,虚拟化的特点是一个鲜明的标志。

3.戏曲表演的程式化

程式化是中国戏曲的另一重要特征。对于程式化的理解应当不难,无论是何种类型的戏曲表演,都应当遵循一定的程式规则,否则也就无法表现出戏曲的魅力所在。通常情况下,自然形态的戏曲素材在其表演的过程中,会为了提升表演的观赏性而以夸张、变形的形式进行表演,这其中遮盖了最为原始的自然形态,将具有自然形态特点的戏曲材料变成了具有严整格律和鲜明节奏的程式[3]。戏曲表演中,不同的角色有着不同的界定和要求。以京剧表演为例,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旦,小生的温文尔雅,武生的刚强威猛,花旦的天真活泼等,这些都集中表现了戏曲表演程式化的特点。正所谓“台下一分钟,台上十年功”,观众在舞台上看到的表演,都是演员在台下经过无數次的训练才能够达到的。在进行训练的过程中,无论是语言还是表情抑或是动作,全部都需要做得非常准确,演员也需要根据“自己的一套说法”去具体实施,而这种训练的过程恰恰表现了戏曲表演的程式化特点。不同的表演者,在戏曲表演中表现出来的程式化特点是不一样的,这是因为不同的戏曲表演者拥有不同的舞台表演经验,同时这也集中反映出戏曲这一艺术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在表演开门、关门、上楼、骑马等动作时,细究会发现,不同的表演者通常会应用不同的表现形式进行表演,达到“有法之极,归于无法”的境界。另外,戏曲表演的程式化特点,不仅表现在单一角色上,在不同角色的互动性上也有着非常明显的体现,比如人物之间以及群体之间的互动互衬、有主有宾,也是戏曲表演中不可缺少的要素。

4.结语

总而言之,中国戏曲博大精深,是中国悠久灿烂的优秀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作为一种传统艺术,发展到现代已经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在不断的革新过程中,虚拟性和程式化这两大特点始终存在。在戏曲表演中,虚拟化和程式化的特点,将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得表演略显夸张又恰到好处,极大地提高了中国戏曲的观赏性。

参考文献:

[1]张成.谈戏曲表演的虚拟性与程式化[J].戏剧之家,2017,12(4):29-29.

[2]王娟娟.戏曲艺术审美的程式化与虚拟性[J].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9(4):67-70.

[3]石佳辉.略谈中国传统戏曲的虚拟性和程式性[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2,24(6):262+264.endprint

猜你喜欢

程式化戏剧表演分析
分析:是谁要过节
回头潮
微表情在戏剧表演中对艺术真实塑造的作用
浅析影视表演与戏剧表演的特征
社会学视角下的微信朋友圈研究
论西方戏剧的写实主义对当代戏曲的影响
京剧服饰的文化内涵
浅谈京剧身段表演的艺术
Units 13—14解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