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索农村空心化现象 带乡村文化走出迷失

2018-02-03徐潇然

神州·下旬刊 2018年1期
关键词:空心化村落农民

徐潇然

空心化,原指人口空心化,即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大量农村人口尤其是青壮年劳动力向城市迁移,农村常住人口锐减,导致的“人走屋空”的现象。而后由人口空心化主导,逐渐产生了产业空心化、集体空巢化、基础设施空心化等乡村问题,最终出现了综合性的农村空心化。本文中的乡村文化迷失,主要指以传统村落为代表的物质形态的文化迷失,及风俗民情、民族信仰等为具体形式的非物质形态的文化迷失。笔者认为,现存由空心化所引起的乡村文化迷失主要体现在村落环境、传统技艺、风俗民情、传统文化价值体系四个方面。

第一,人口空心化引起的村落环境的破坏。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乡村人口大规模涌向城市,造成了原有村落的废弃。对于普通村落来说,空置宅基地的大规模出现,加快了乡村合并、整治、农房改造和城市扩张的脚步。与此同时,村落中的类似于宗庙祠堂、土地庙、碑坊等传统民间遗产随着村落的消失而消失;而作为进入城市的乡村转移人口,大部分农民难以在城市永久定居,户籍空心化问题促使这部分群体会定期返乡。现代都市生活已经对返乡农民产生了重大影响,使其更清晰地意识到农村与城市在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差距,促使他们产生剧烈的心理落差感,农村传统文化价值体系开始崩溃,从而出现了盲目追随、模仿城市文化的现象。以全国唯一的水族自治县——贵州省黔南市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三都水族自治县为例,当地大批青壮年涌入城镇造成人口空心化。待其赚钱返乡后,拆寨盖房,重建居地,对当地民族建筑造成严重破坏。

传统村落,又称古村落,是指村落形成较早,拥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的物质形态文化遗产。对于传统村落来说,作为中坚力量的青壮年的外流,促使无人从事公共服务与公共保护事业,加快了传统村落的消亡。国家住建部发布数据,2004—2009年,长江、黄河流域传统村落平均每年递减7.3%,这也就意味着每天约有6个传统村落从中国消失。2012年,我国传统村落正式纳入国家历史文化保护战略,先后共公布四批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名单,共计4153个。2013年10月,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数据:全国经调查上报的12000余传统村落里,其中有较高价值的村落不足5000个。人口空心化造成的普通村落与传统村落的消失和破坏,对普通村落的可持续性存在发起严峻的挑战,使传统村落保护难上加难。

第二,农村中坚层的“外流”导致传统技艺等无人传承。随着城镇化发展,农村青壮年的就业视线开始发生转移,他们不仅仅追求生理需求的满足,也在追求着医疗、教育等与城市“一体化”。人口大规模迁移导致留守老人与留守儿童的出现。对于传统技艺来说,传承人老龄化是传统技艺穿线断层的最根本原因。以甘肃省华亭县西华镇的曲子戏为例,曲子戏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早在1990年前后统计,曲子戏剧目失传50多个,曲牌失传一半。目前华亭曲子戏的传人大概只有100—200人,西华镇文化继承中心也仅有27名专业表演者。曲子戏的传承所面对的问题是后继乏人,青壮年多数外出务工或求学,如今的传承人多以老人和小孩为主,使传承出现断代,对传统文化发展的不利影响毋庸置疑。

第三,城市文化入侵,使乡村的风俗民情丧失庄重感。返乡的农民经过现代都市生活的熏陶,将城市文化带进乡村,对传统的乡村文化造成了冲击。还是以三都水族自治县为例,水族人的婚礼原来均有族内的“水书先生”按照“水书”来制定婚礼的细则和流程,但如今也开始出现了一些地区特有的“闹婚”现象;水族人的葬礼也不再具有水族的庄重感和仪式感,反而成为了村民喜乐喧嚣、聚众吃饭的普通饭局。“民工潮”促使城市文化下沉,而逐渐被“城市文化”洗脑的水族村民,将反常当作平常,失去了对传统仪式的敬畏感。

传统的风俗民情被下沉的城市文化辐射地世俗化、物质化。乡村生活中由先人传承下来的不成文的规矩、秧歌喇叭、佳节集会等逐渐消失。城市功利主义价值观也对农村传统文化造成冲击,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开始渐渐代替村民心中原有的传统互助的道德标准,村庄的集体观念淡薄。在农村凋敝和城市化发展下,乡村传统风俗民情式微、精神号召力荡然无存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在新生代农民心中,城市化与新农村相协调的观念尚未完全建立,新价值观与传统乡村价值观产生冲击。

第四,农村传统文化价值体系逐步崩溃,乡村文化走向迷失。现代化浪潮的泛滥,使得农村文化建设在方向上步入模糊地带。2014—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连续三年将“農业现代化”写入文件标题,这说明我国目前正面临农业与农村转型的关键时刻,迫切需要落实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作为农村中坚层向城市转移流动,满足城市的用工需求,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也使得人口流出地的收入相对提高,对城市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与此同时,人口外流削减了农村文化发展的后劲,造成农村文化传统的传承断裂。乡村不仅在文化建设上无法和城市同步发展,在经济、医疗等方面与城市的差距也越来越大。公共文化服务中缺失中坚力量的参与,使得乡村文化一步步走向边缘化。在这种城乡二元的背景下,各级政府为加快建设开始沿袭模仿城市建设,集镇生活对现代城市生活的模仿也对周边的乡村产生辐射。越来越多的乡村沦为发展不完全的“四不像”,传统文化体系也在城市文化下沉后被逐步侵蚀。

而在目前苟延残喘的农村文化体系中,农民主体地位的缺失更是给了乡村文化沉重的一击。我国目前的文化产业的主要服务对象以城市居民为主,文化为农村、农民服务的意识不强,农民只能被动接受外界文化的输入,造成传统文化意识的涣散。新生代农民原有价值观被打破,新价值体系又没有完全建立,造成了精神贫困的现象。农民对文化需求旺盛,目前乡村文化供给失衡让传统农村文化体系进一步崩溃。更有甚,贫困地区甚至出现了“贫困文化”——村民惧怕风险而不作为、听天由命。这种畏而不为的糟粕文化逐渐发展,产生代际传承,对传统文化体系发起了挑战。

诚然,乡村文化需要尽快建设,但我们在建设的过程中首先应该注意的就是农民的需求。什么样的文化才是满足现代农民需求的文化?什么样的文化建设能够尽量还原乡村的样貌?笔者认为,农民需要的文化,就是贴近他们生活的,可以自娱自乐的文化。endprint

现代农民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不仅仅是看戏、赶集,已经上升于追求多元化、多层次的文化体验。他们需要的是他们钟爱并能参与其中的文化。现代的文化主要输出对象是城市居民,针对农民的文化本身不多,而他们自身所喜爱的更是凤毛麟角。各级政府所进行的乡村文化建设更是缺乏针对性,忽视农民自身需求,与乡村文化的现状相脱节。乡村文化应该是农民自己的文化,而不是模仿城市得来的虚假文化。我们现在急需建设的是真正的乡村,而不是缩小的城市。可以自娱自乐的文化,对农民的农闲时间是个很好的填充。真正走入农民内心的文化,从来不是什么高雅艺术,而是最底层的草根文化、群众文化,充满着乡土气息、带着农家休闲意味的文化。

第一,鼓励农民回流。一方面,依托国家制定的农民工返乡创业政策,积极推动青壮年农民“回归”农村,并承担起农业生产重任;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充分发挥青壮年农民的主导型作用,承接大量农村和家庭事务,缓解留守群体的心理压力。回流的农民才能重新成为乡村文化建设的主体,有利于对传统村落建档保护和传统技艺的传承。

第二,吸引农民就近就业。大量农民外流主要原因是城乡差距大,农村在各个方面落后于城市,农民难以享受到接近城市的现代文化与服务等。为解决这一问题,应发展加工技术,就地增加农村就业机会,吸收更多农村劳动人口,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加快发展循环农业和生态农业,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润率等。而吸引农民就近就业,还能再解决人口空心化问题基础上,对产业空心化和基础设施空心化、公共服务空心化产生良性影响。

第三,以传统文化为平台,以农民需求为导向,加强农村与城市文化的融合,加快新农村文化的诞生。对于新农村文化的建设,主要应将农民作为文化主体,精准农民的文化需求,对传统的农村文化进行筛选,取其精华。在農村与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将文化建设的重点放在城市与农村文化合理融合上,而不是一味让城市文化下沉,让农村以模仿的方式快速发展文化建设。

第四,构建乡村文化保护机制。当前,农村人口空心化的加剧以及农民出现的价值断层问题,都对乡村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产生了严重冲击,大量乡村传统文化也面临失效的难题。为此,我们不仅要创新文化保护手段,保护传统文化的传承,而且还要推动乡村传统文化和现代市场文化的有效融合,最终有效发挥乡村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

参考文献:

[1]汤振兴,闫芳.美丽乡村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研究——以焦作市双庙村为例[J].乡村科技,2016,(30):74-76.

[2]陈阳.对我国传统村落文化建档式保护问题的思考[J].兰台世界,2017,(07):18-22.

[3]潘鹤.乡村精神需要重塑[N].中国民族报,2017-02-17(009).

[4]张成龙.空心化背景下的乡村公共服务供给现状与对策研究[D].安徽大学,2016.

[5]周维德.农村文化的迷失与建设[J].甘肃社会科学,2014,(03):235-238.

[6]于水,姜凯帆,孙永福.“空心化”背景下农村外出劳动力回流意愿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3,27(11):97-101.

[7]郑风田,刘璐琳.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文化:现状、问题与对策[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01):112-115.endprint

猜你喜欢

空心化村落农民
耕牛和农民
油画《村落》
农民
村庄空心化的治理之道
引发海啸(下)
广东省古村落现状与保护利用模式研究
美欧中产阶层遭遇“空心化”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已达1200万(等10则)
做农民的贴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