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质量控制要点

2018-02-03郭其团

科技创新导报 2017年30期
关键词:水泥稳定碎石质量控制基层

郭其团

摘 要:现代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们生活的快节奏化,给道路工程施工提出了新的要求,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在这两个方面都有相对突出的表现。以下就其施工质量在原材料、混合料的组成、混合料的拌合、运输、摊铺、碾压和养生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关键词:水泥稳定碎石 基层 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U4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10(c)-0065-02

1 材料要求

1.1 水泥的选择

对于水泥的强度要求是不低于42.5号,而其凝结时间控制在初凝大于等于3h,终凝时间不小于6h,此处需要注意的就是,国家对于水泥凝结时间的规定为:水泥的初凝时间不得短于45min,而终凝时间(硅酸盐水泥)不得长于6.5h,其他类水泥的终凝时间不得超过10h,故而,在进行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过程中,一般不选用硅酸盐水泥,比较倾向于早期强度相对较低的矿渣水泥、火山灰水泥以及粉煤灰水泥。

1.2 骨料上的要求

按照骨料直径的尺寸对骨料进行分类标注:一号料的骨料直径在2.36mm以下、二号料直径在2.36~4.75mm、三号料直径在4.75~9.5mm、四号料直径在9.5~31.5mm,同时这四种骨料参数(压碎值以及针片状含量等)需要符合相应公路等级的要求标准。对于骨料中的小粒径成分进行塑性指数和液限指数的测定。对于各类标准下的骨料还要进行0.075mm筛孔通过率的测定,如表1所示。

同时,针对骨料之中的细集料砂当量不低于50%时,要对其碎石组成的级配组成进行相关的要求,具体的要求数字如表2中数值所示。

1.3 关于水的相关要求

在一般的情况之下,用于饮用的水源能够直接使用,但是若是对水质存在疑问的水源,要经过相应的监测机构进行相关参数的测定,达标之后方可使用。

2 施工准备工作综述

2.1 施工机具的准备工作

(1)拌合机。

拌合机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工程施工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于工程进度和生产的效率有重要的影响,在进行拌合机的选择过程中,主要对该种机械的单位时间内的工作产量进行衡量(一般结合实际的生产摊铺效率标准值进行确定,超出标准产出量的10%~15%,常规使用的数值是400T/H),在拌合机的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在机械的料斗口上必須以相应孔径的钢筋网覆盖,避免超过规定直径的骨料进入其中,机械在正式投入使用过程中,要对机械中的各种仪表盘数显以及检测仪器的灵敏程度进行测定,合格后方可投入生产使用。

(2)摊铺机。

在基层工程施工过程中,对于基层的压实程度不同,会导致其厚度出现差异,这会给后续工序的施工造成严重的影响,同时也会造成公路质量缺陷,因此在选用铺摊机过程中,要对同时施工的多台机械的功能和操作性能进行详细考量,要求机型、功能尽可能地保持一致,同时尽量施工机型相对较新的机型,为基层工程施工质量(主要指路面基层的厚度参数)提供有力的机具保证。

(3)压路机。

在进行路面基层的碾压工程,主要依赖于压路机,主要的考量标准有两个,一个是吨位要求,一般选用在20T以上的压路机作为碾压施工机具,同时在压路机数量的确定过程中,要注意与摊铺机的配套问题,确保路基施工的整体工作效率,最终保证从骨料的加水搅拌到最后的碾压,其时间不超过水泥的初凝时间,为基层工程的施工创造组织保证。

(4)相关工作机具的准备工作。

最后就是对于基层工程施工过程中要使用到的其他施工机具完成准备工作。

2.2 基层的检查与验收工作

在进行基层检查过程中,主要注意的内容有高程、厚度、中线偏位、宽度、横坡度和平整度。对各检测项目中的各项数值进行精确度的确认,为后续工序的施工操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 混合料的组分设计

(1)取工地实际使用的集料,分别进行水洗筛分,按颗粒组成进行计算,确定各种集料的组成比例。要求组成混合料的级配应符合表1的规定。

为保证配制出的混合料具有较好的抗裂性能以及施工时减少离析的产生,建议配合比设计时级配曲线按正“S”形调整。4.75mm以上筛孔通过率宜处于级配中值与上限之间,4.75mm以下(含4.75mm)筛孔通过率宜处于级配中值与下限之间。

(2)取工地使用的水泥,按不同水泥剂量分组试验。一般建议水泥剂量按3.0%、3.5%、4.0%、4.5%四种比例进行试验(以集料质量为100)。制备不同比例的混合料(每组试件个数为:偏差系数10%~15%时9个,偏差系数15%~20%时13个),用重型击实法确定各组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

(3)根据确定的最佳含水量,拌制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按要求压实度(重型击实标准,98%)制备混合料试件,在标准条件下养护6天,浸水一天后取出,做无侧限抗压强度。

(4)水泥稳定碎石7天浸水无侧限抗压强度代表值R代应满足基层设计要求。

(5)试件室内试验结果抗压强度的代表值按下式计算:

式中:R代为抗压强度代表值,MPa;为该组试件抗压强度的平均值,MPa;为保证率系数,此时=1.645; 为试验结果的偏差系数(以小数计)。

(6)取符合强度要求的最佳配合比作为水泥稳定碎石的生产配合比,经审批后,以指导施工。

4 具体的施工过程

4.1 前期工作的质量控制要点

在这项工作过程中,主要进行的质量控制要点就是运输过程中对于水分的保持措施,以及尽量的减少二次污染的发生。

4.2 铺摊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点

主要就是对于铺摊机施工速率的控制要保持一致,同时保证摊铺厚度、松铺系数、路拱坡度、摊铺平整度、振动频率等的一致性。

4.3 碾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要点

碾压过程中,要对碾压的次数以及部位进行有效的明确,保证基层接受到相同程度的碾压,进而保证平整度。另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就是对于碾压时间的控制,要控制在水泥的初凝时间之前完成。

4.4 施工缝(伸缩缝)的预留以及后期的成品保护

施工时间超过2天或是两连续施工段之间预留施工横缝,养护期间要对交通进行阻断,避免一切后期破坏的发生。

5 结语

综上所述,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工程施工过程中,对主观因素进行重点的管理,也就是加强对于人员的管理,只有公路工程质量的主、客观因素都得到良好的控制,才能实现工程质量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 JTJ034-2000,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S].

[2] JTG F80/1-200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S].endprint

猜你喜欢

水泥稳定碎石质量控制基层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基层在线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基于振动成型技术的水泥稳定碎石在城市道路基层中的设计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