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速铁路下穿高速公路交通组织与转换研究

2018-02-03叶吉军

科技创新导报 2017年30期
关键词:交通组织转换

叶吉军

摘 要: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构建出现代化的交通体系,顺应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持续、稳定和快速的潮流。本文以杭黄铁路下穿杭新景高速公路节点改建工程为例,论述了在高速铁路下穿高速公路的复杂工程环境下的交通组织与转换,可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很好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关键词:高速铁路下穿高速公路 交通组织 转换

中图分类号:U45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10(c)-0052-02

1 工程概况

杭黄铁路框架大桥下穿主線高速公路(以下简称主线高速)设1~13.5m框架桥,公路与铁路夹角为14.68°,铁路框架大桥框架顶面与主线高速公路路面高差仅为0.7m,采用明挖法工艺施工。主线高速路基宽度33.5m,双向六车道,设计速度120km/h,目前已投入运营且交通量较大。

铁路框架桥采用明挖法施工涉及到交叉段高速公路路基及两座高架桥(大源2号高架桥和亭山高架桥)的改扩建。施工期间,为确保主线高速正常通行,杭州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对该段节点公路改建工程进行了保通设计。

保通道路布置于主线高速南侧,采用设计速度100km/h,标准路基宽26m的双向四车道整体式路基,全长1581m。整个施工过程中设计多次交通组织与转换,在如此复杂的施工环境下,如何科学合理地进行交通组织与转换涉及到整个项目的施工安全和进度。

2 总体组织与转换步骤

受高速公路限制,杭新景保通道路及下穿工程的实施,需与主线高速公路交通流转换有序结合,在保证高速公路通畅的前提下,高效、优质地完成施工任务。整个工程的实施,具体分为如下7个步骤。

第一步:保通道路施工。

该阶段对保通道路全线除起点右幅泡沫砼路基填筑段外的部分进行施工,杭新景高速六车道全线正常通车。

第二步:左幅交通流转换、拆除大源2号桥左幅。

该阶段拆除大源2号桥左幅,待大部分保通道路路幅主体工程实施完毕后,将千岛湖往杭州方向的交通引流至新建完成的保通道路左幅,杭州往千岛湖方向的交通流仍旧在杭新景高速右幅通行。

第三步:施工右幅泡沫混凝土,右幅交通流转换。

待大源2号桥与保通便道右幅拼接段桥面面板拆除后,对保通道路右幅泡沫砼路基进行填筑并施工路面结构后实现右幅交通转换。

第四步:主线施工。

该阶段杭新景高速交通流引导至保通道路通行,杭新景高速全面封闭,杭黄铁路下穿框架桥施工。杭黄铁路下穿杭新景高速段施工完成后,杭新景高速恢复主体工程建设,并对亭山高架桥右幅及相交路段路基范围两侧拼宽一个车道。

第五步:高速右幅恢复通车,拆除泡沫混凝土。

该阶段拆除保通道路右幅泡沫砼路基填筑段:待杭新景高速右幅回复通车后,杭州往千岛湖方向的交通流恢复在杭新景高速右幅通行,千岛湖往杭州方向的交通流维持在保通道路左幅通行。挖除自大源2号桥第二跨起的由泡沫砼填筑的保通道路右幅。

第六步:新建大源2号桥左幅并拼宽。

新建大源2号桥左幅:新建大源2号桥左幅,将其拼宽为四车道,并将桥跨缩为5×30预应力砼连续T梁。

第七步:高速公路左幅交通恢复。

3 施工期间交通组织方案

3.1 保通道路施工交通组织

保通道路除与主线高速两接头段外,采用常规工艺施工。两端接头处,考虑到新老路基高程差异和施工便易性,也为保证新旧路面结构层的施工质量,需要对老路面进行铣刨加铺。铣刨加铺区域按中央分隔带及第一二车道、第二三车道、第三车道和硬路肩的3个步骤次序交替封闭交通进行施工,待具备完全转换条件后进行高速公路向保通道路的交通转换。

3.2 高速公路的拆建与杭黄铁路的施工

交通转向保通道路后,开始大源2#高架桥的拆除与铁路框架桥的施工。

杭新景框架大桥采用明挖支架法施工,基坑采用机械垂直开挖,严禁爆破。

框架桥主体施工完毕后两侧基坑回填混凝土,与主线高速形成的三角区域设计为混凝土搭板,再恢复高速公路路面结构。

大源2号高架桥采用架桥机进行拆除和新建,拆除T梁就地破除。施工期间,除新桥的T梁运输、架桥机的进出场以及吊车的进场,经保通道路至高速公路外,其他施工车辆和人员均从施工便道进出,严禁人员车辆进入行车区域。车辆经保通道路进入施工现场也应制定周密的运输转场专项方案并经交警部门研讨审批后实施。

3.3 主线高速公路恢复交通组织与转换

高速交通转换分幅间隔进行,先恢复千岛湖方向交通,再恢复杭州方向交通。铣刨处理与保通道路接头处的加铺段沥青,其顺序是铺设时的逆过程,即分车道逐一铣刨和转换。

4 安全保证措施

4.1 施工过程中安全保证措施

4.1.1 保通道路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1)高边坡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保通道路与主线高速公路接头处及区段间路基设计有多段高边坡路堑。接头处高边坡开挖前,采用在高速公路土路肩及外侧搭设防护排架,在边坡二级平台上安装被动防护网及隔离栅栏等多种安全,防护措施。边坡采用机械分区域自上而下放坡开挖,高边坡开挖过程中应定期对边坡的稳定性进行监测和检查。

(2)接头区域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接头区域施工过程中,高速车辆依旧在施工区域外侧行驶,安全隐患较大。为此,施工前应与高速交警研讨确定施工方案,并在封闭施工区域前对社会发布相关信息。根据《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接头区域施工设置2000m警告区,190m上游过渡区,120m缓冲区,30m下游过渡区和30m终止区。封闭作业区域前,相应区域应设置标志标牌、爆闪灯、导向牌、水马、锥桶、预警车辆等材料设备。封闭过程中,现场人员佩戴好安全帽、反光背心等,服从交警的调配,按照制定的方案实施。endprint

4.1.2 交通运营安全保证措施

(1)保通道路交通运营安全保证措施。

保通道路设计速度为100km/h,为防止车辆超速,除设置相关警示标志标牌外,在两端入口处安装电子抓拍系统。

保通道路沿線两侧每30m设置一盏照明灯具,并在运营期间的夜晚保证照明。

泡沫混凝土路段与地面存在较大高差,为保证紧急情况下车辆的安全,一方面提高了波形护栏的防护等级;另一方面对高边坡路段的硬路肩进行封闭。

(2)铁路施工期间主线高速交通运营安全保证措施。

大源2号高架桥左幅拆除后,对采用SS级波形护栏取代右幅中央分隔带的一般波形护栏,SS级波形护栏采用打孔植螺栓的方式将护栏固定在T梁上。

右幅邻近施工区域的路段采用混凝土水马对中央分隔带进行加强。

4.2 交通转换安全保证措施

4.2.1 制定方案,发布信息

每一次的交通转换都应制定周密的转换专项方案,报高速交警审批后方可实施。交通转换应跟交警与路政部门加强沟通,尽量避开夜间、雨天、雾天及周末车流量高峰时段,宜选择由交警提供的车流量低峰时段进行转换。

在沿线收费站及与地方道路交叉处设置外围诱导标志,充分利用可变情报板、有线广播等引导交通,防止作业区段交通拥堵。也可在有关媒体(报纸、电台、手机短信)和主要入口处提前公告施工信息及交通管制措施,包括具体路段长度、时间、分流措施,通过与公众的沟通取得公众的谅解很重要,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交通事故。

4.2.2 转换过程控制

转换前,应由高速交警对现场的人员安排和准备情况进行评估,评估通过后,人员根据分工,依照方案,各司其职。现场整体服从交警的安排和调配。

交通转换后及时对缺口进行封闭和防护,多余人员撤离。定期对警示标志标牌及交通运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观察。

5 结语

通过合理的施工安排和交通转换组织,落实各项安全保证措施,杭黄铁路下穿杭新景高速公路节点改建工程安全顺利地实现了多次交通转换,并保证了整个工程的施工进度,可为今后类似的工程提供交通组织与转换借鉴和参考。

参考文献

[1] JTG H30-2015,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S].

[2] JTG D81-2006,公路交通安全设施实施设计规范[S].

[3] JTG/T D81-2006,公路交通安全设施实施设计细则[S].

[4] GA/T 900-2010,城市道路施工作业交通组织规范[S].endprint

猜你喜欢

交通组织转换
本溪市区主干交通线网规划总体思路
浅议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转换
大数据时代档案管理模式的转换与创新
论英汉语翻译中语内翻译向语际翻译的转换
浅谈平面图与立体图的思维培养
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交通组织优化
公路路基路面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