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皮革真空干燥机流道温度场分析

2018-02-03张亚楠孟礼张华

科技创新导报 2017年30期

张亚楠++孟礼++张华

摘 要:对皮革真空干燥机而言,合理的加热流道是保证皮革获得良好加热效果的重要因素。现用icem对两种不同方案的流道及外部台板进行六面体结构化网格划分,用fluent软件对其进行分析,并对分析的流道温度场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两种方案均有不足之处,在对第二种流道进行改进后,重新进行分析,获得了与实际相符的最佳分析结果。

关键词:干燥台板加热效果 温度场流道 fluent icem

中图分类号:TS5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10(c)-0009-02

皮革真空干燥机是一种将皮革置于一密封工作腔内,用真空泵不断地抽真空,并用台板流道内的热水进行加热,进而达到干燥皮革目的的皮革机械。加热流道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真空腔内皮革的加热效果。现针对公司提供的两种方案的图纸,进行了三维造型、六面体结构化网格划分,对传热过程进行了适当简化后,对原方案与改进后的方案的温度场进行分析。

1 几何建模

现有两种不同的流道,分别如图1、图2所示。其中第二种流道是成双布置于干燥台板内部的。

2 网格划分

在所建模型导入icem,创建整体block,先切分出外部台板的edge,由于入口处有倾斜段,所以在完成外部切分后采用节点关联的方式先进行关联。接下来切分台板内部以分离出固液表面,对于进出口水管处,要依据内圆柱壁的深度进行O型剖分,从而完成固液区域的分离。对curve进行关联,先完成对内侧流道的关联。关联好全部curve后,再对圆弧段处和进出口内孔处进行O型剖分,调整节点,最终完成网格划分[1]。

3 边界条件

Fluent中边界条件设置:查阅泵的选型手册可知,泵的流量为400m3/h,进水管为直径54mm的圆截面,又因为一台机器有6个工作台板,就意味着6个进口,则为400/3600/6/3.1415926/0.027/0.027=8.09m/s,而由于第二种流道成双布置于干燥台板内部,故进口速度只有第一种流道进口速度的一半,为4.04m/s。出口管流出的水并不通向大气,而是流回水箱,由于对出口的情况不了解,这里出口条件设置为outflow。内部的水与台板接触面为耦合面,默认为coupled。除台板上表面接真空腔,不考虑与空气的对流换热外,其余台板外表面均考虑与空气的对流换热[2]。

3 计算结果

第一种流道的数值计算结果如图3所示:(单位:K)

分析:流道一内的温度从50℃降到47.822℃,最大降低了2.178℃。用Function Calculator算得流道平均温度为49.107℃,平均降低了0.893℃。温度较低的部位影响了传热效率,而且不均匀的温度场对皮革的烘干质量产生了不良影响。

第二种流道的数值计算结果如图4所示:(单位:K)

流道二内的温度从入水口的50℃降低到47.959℃,最大降低了2.041℃,流道的平均温度为49.435℃,平均降低了0.622℃。可以发现,在出水口区域的上方存在小片的低温区域,大大增加了流道的温差,严重影响整体的温度分布。此外,在流道直角弯的近壁端,尤其是直角处温度较低。

两种方案的比较:虽然无论从最大温度差还是平均温度的角度来看,第二种方案更优,但从温度云图来看,第二种方案出水口区域上方的温度分布很差,此外,直角弯处的温度分布也不如圆弧段平滑。

4 改进优化

对第二种流道进行改进,将直角弯改为圆弧段,并改变出水口的位置,流道温度场的数值结果如图5所示。

改进后的流道温度从50℃降到48.832℃,降低了1.168℃。流道平均温度为49.523℃,降低了0.477℃,不仅较之前的流道二,最低温度和平均温度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且代表各個温度区域的色块分布地很均匀,没有出现之前流道二出口区域上方的低温区域,到现场用温度计测量,出口与入口流道水温仅相差1.2℃,表明分析结果与实际相符,改进成功。

5 结论

(1)从两种流道温度场的对比来看,第二种流道的出入水口之间温差要小,且平均温度更高,但出水口区域的上方温度分布情况很差,直角弯处的温度分布亦不理想。(2)采用优化后的流道进行分析,发现平均温度降低了0.477℃,出口与入口间温度仅相差1.2℃,与实际温度测量值相符。

参考文献

[1] 纪兵兵,陈金瓶.ANSYS ICEM CFD网格划分技术实例详解[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12.

[2] 宋学官,蔡林.ANSYS流固耦合分析与工程实例[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