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黔江区水环境监测中心运行管理的思考

2018-02-02谢承猛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8年4期
关键词:黔江区功能区环境监测

谢承猛

(重庆市黔江区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监督站 重庆 409099)

1 引言

在中央、市、区三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黔江区水环境监测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从2015年着手规划、建设以来,以重庆市黔江区泰来宏达自来水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自来水公司”)为业主,投入资金100多万元完成了中心主体建筑工程及装修工程;由市级水行政主管部门集中统一采购,完成了实验室设备采购、运输、安装、调试及操作培训工作;黔江区编制委员会批复同意设置“黔江区水环境监测中心”,所需人员编制自现有人员编制中统筹调剂。由此,中心从办公地点到设备配备,从机构设置到人员落实均已整齐配备,并于当年6月正式开展工作。

两年多来,中心认真开展工作,为辖区内7个水功能区水质管理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对黔江区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起到了积极作用。一是完成了辖区内水功能区划分。二是提出了水功能区纳污能力。三是完成了水功能区标识标牌设置勘界工作。四是对辖区内7个重要河流水功能区开展日常检测监测工作,做到每月月初取样,当月25日前出检测成果。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现有体制不利于工作开展

一是人员配置不合理。目前在中心从事工作的有9人,除2人属中心在编在岗人员外,其余7人均为自来水公司水厂工作人员,占总人数的78%。虽都在同一水务系统环境下,但他们的身份为企业职工,水行政主管部门对自来水公司只行使行业监管职责,故中心在人员管理方面没有权力。二是城市供水职能划转,更不利于工作的开展。根据城市管理体制改革要求,城市供水职能划转至新成立的城市管理部门[1],自来水公司及水厂的7名工作人员将不再属于水务系统,要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就将更加困难。

2.2 管理力量薄弱

一是管理人员不能专业评价检测结果。中心授权签字人、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均不属于水资源管理方面人才,也非化学化工专业技术人才,经过几期培训后就走马上任,对出具的水质检测结果不能做出系统的、专业的、客观的分析和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水功能区水质动态管理。二是管理人员不能从专业角度指导工作开展。由于管理人员缺乏专业技能,就不能结合水功能区实际,就不能有针对性的采取科学、合理的水质评价方法。

2.3 缺乏专业技术人才

一是缺乏化学化工类专业技术人才[2]。中心从事水质化验工作的9人中,除1人是毕业于化学化工专业外,其余8人均不是专业毕业人员。二是缺乏系统性的培训。上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每年组织的有关水质检测、管理方面的培训很多,但培训的内容和参加的人员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

2.4 检测频次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从2015年中心正式开展工作以来,就采取月检和部分项目在丰、平、枯三个时期增检的方式开展水功能区水质检测工作,固定每月月初取样,当月25日前出检测成果。正因为固定了取样时间,导致无法掌握取样时以外的时间水功能区水质变化情况,给水功能区水质管理工作带来了漏洞。因此,目前的检测方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3 建议

3.1 理顺运行管理体制

以城市管理体制改革为契机,理顺中心运行管理体制,组建新的运行管理团队,确保各项工作的安排部署。一是可以以中心在编在岗的2名工作人员为基础,在人才服务中心签约专业技术人员,采取平时考核和目标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加强人员管理,确保工作顺利开展。二是可以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全权负责中心的运行管理工作。

3.2 实行分类培养,增强管理实力

根据现有的2名正式工作人员专业情况,实行分类培养,短期提高管理能力[3]。一是注重技能提升,增强专业管理实力。属专业技术人才的,加强其专业技能的提升,让其在短期内成长为专业方面管理人才。二是注重制度建设,增强制度管理实力。属非专业技术人才的,加强其制度建设管理方面的培养,让其在制度建设管理方面成为独当一面的管理人才。

3.3 注重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一是争取编制委员会支持,有计划的招录专业毕业生,逐步化解缺乏化学化工类专业技术人才瓶颈,提高水质检测质量。二是注重人才培养。参加继续教育和各类培训是专业技术人员提升工作能力,创新工作方法的有效途径,也是人才成长、要求上进的方式之一,中心要关心每一位人员的成长,尽可能的参加各类培训,培养中心自己稳定的工作团队。

3.4 增加随机检测方式,缩小水质管理漏洞

一是继续定期开展7个水功能区水质检测工作。继续以月检和部分项目在丰、平、枯三个时期增检的方式开展水功能区水质检测工作,固定每月月初取样,当月25日前出检测成果,掌握辖区内各水功能区水质变化情况。二是增加随机检测方式,缩小水质管理漏洞。在每月月初取样检测的基础上,在每月中旬或下旬随机再增加一次取样检测,待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再增加一两次取样检测,以期更全面掌握辖区内水功能区水质动态情况。

结语

黔江区水环境监测中心自建成投用以来,为黔江区7个水功能区的水质管理提供了重要支撑,也为黔江区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做出了积极贡献。但就目前的运行管理情况看,离“最严格”的要求还有差距,运行管理方面提升空间还较大。诚然,只有加强中心运行管理,确保中心高效、科学运转,才能更好的为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服务。

参考文献

[1]重庆市黔江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重庆市黔江区城市管理局(重庆市黔江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Z].2017-12-28.

[2]宛阳.浅析我国水环境监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化学管理,2016(3):158.

[3]罗竣,杨红.改进水文部门水质实验室人员管理的思考—以湖北省水环境监测中心为例[J].水利技术监督,2016(4):13-15.

猜你喜欢

黔江区功能区环境监测
产业功能区人才发展现状与探索
黔江区茧丝绸全产业链建设发展
黔江区蚕丝业高质量发展路径探索
环境监测系统的数据分析与处理
两种水功能区达标率计算法比对分析
环境监测实验中有害试剂的使用与处理
大气污染问题的环境监测
中国环境监测第33卷(2017)总目次
宁夏水功能区管理工作进展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北京市声环境功能区调整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