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矿产资源规划环境影响评价防治措施探析
——以海南省某县为例

2018-02-02汪蓓蓓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8年4期
关键词:基本农田公益林红线

汪蓓蓓

(湖北永业行评估咨询有限公司 湖北武汉 430070)

1 引言

实施矿产资源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是落实“源头控制”政策,有效减缓矿产资源开发对环境产生影响的重要措施[1]。其中提出规划优化调整建议,减轻或预防不良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对策建议,并拟定具有可操作性的减缓措施和方案等措施是重要工作内容之一[2]。本文以海南省某县矿产资源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方案为例,分析切实可行的环境保护预防和减缓破坏的措施,供相关规划的编制实施提供技术参考。

2 矿产资源及开发利用概况

本次矿产规划中没有金矿、煤矿、石油等重污染类矿种,主要是钛矿、锆矿、钼矿、建筑材料及地热类矿种,其中钛矿、锆矿已设置为禁止开采区,钼矿为勘查规划区。因此,规划实施需要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是生态破坏、粉尘污染及影响地下水水质、水位问题。

3 环境影响防治措施

3.1 合理避让环境敏感保护目标

在设立采矿权时,要对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源保护区、基本农田、公益林、集中居民点、河流、水库、重要湿地、铁路、高速公路、国道、省道等环境敏感保护目标予以避让;地热开采,开采井位要避让以上环境敏感保护目标;开采规划区块距离这些保护目标较近时,应在项目环评中要求设立缓冲过渡带,并细化污染防治措施。

3.2 要加强对生态红线的保护力度

热矿水开采占压生态保护红线区的开采规划区块,开采井位要注意避让生态保护红线。此外,开采规划区块距生态保护红线最近距离在100m范围内进行项目环评时,应设立缓冲过渡带,并根据生态保护红线类型,工艺污染特点,细化污染防治措施,必要时应进行生态专题评价。同时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执行环评报告提出的环保措施,并在开采过程中加强生态保护红线区生态保护与修复,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天然林保护、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等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提升生态服务功能。

3.3 划定基本农田的保护红线

涉及基本农田的开采规划区块若为地热开采区块,须在采矿权出让、生态风险评估、进行项目环评时作出避让处理并控制开发强度。对边界距基本农田50m以内的开采规划区块,要合理进行施工布局,防止项目临时占地占用、挤压基本农田,或破坏基本农田的排灌设施。在矿区与基本农田之间应保留不小于10m的田边绿化带(可含排灌渠),保护农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3.4 要加强对公益林的保护

地热资源开采的开采井位要避让公益林,并且注意严禁超采地下水,避免影响到公益林的生长环境。开采规划区块边界距离公益林用地较近的,在矿区开发中要合理进行施工布局,防止项目临时占地占用、挤压公益林用地。

3.5 要加强对河流生态环境的保护

对开采规划区块内有河流流过或者水库的,在确立采矿权边界时,应将规划区块中的河流划出开采规划区块。对于区块内水库,应按照水利设施保护区规定的要求,对规划中影响到的水库作进一步的避让,确保水利工程的安全。

在设置采矿权时,应进一步落实“小坑塘”的设计等级。从生态保护上看,临时占地不得占用河道,并且要保留河道两岸的绿化岸边带不小于12m,确保河道的生态廊道生态功能不受大的影响。在小规模水体与矿区间保持35~100m的绿化岸边带,基本上符合防治面源污染的廊道宽度最低要求。在项目环评时要妥善解决矿山工程施工布置及废石渣处置问题,慎防开采、加工、临时堆放及装车运输过程对周边水体的污染。

结语

除了上文提到的针对性防治措施外,还应包括加强水土保持措施、加强对土壤的保护;实施环境影响中期评估、加强环境风险防范、完善风险应急预案;落实环保投资和加强环境管理等环境保护预防和减缓破坏措施[3-4]。充分发挥区域矿产资源优势,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质量的改善和提高,使规划区经济、环境、社会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曹晓娟,董颖,赵伟,李励红.省级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J],中国矿业,2016,25(7):58-61.

[2]吴芳.新时期矿产资源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探析[J],中国矿业.2014,23(10):77-79.

[3]柴雨,于新明,刘鹏.矿山生态环境问题及环境保护措施[J],吉林地质.2016,35(04):133-135.

[4]周悦,张淼,陈仁富.海南陵水县土地利用与生态保护关系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5):9387-9389.

猜你喜欢

基本农田公益林红线
房企“三道红线”的破局探索
细细的红线
永久基本农田集中区域“禁废”
ArcGis在辽宁省国家公益林调整中的应用
龙泉七成公益林实现信息化管理
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数据库建设及应用
一两江湖之红线引[连载一]
国家级重点公益林管理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生态公益林可持续经营的探讨
不能突破“公平竞争”的红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