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资源节约理念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2018-02-02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8年2期
关键词:节约型节约理念

党 媛

(成都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四川成都 610031)

引言

城市化的不断发展使得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发展问题变得十分严峻,人与自然之间的的相处模式也开始发生变化。因此,如何提高资源利用率已经成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主要研究课题,而实施生态环境建设的最终目的不仅可以有效改善当前的气候条件,同时也能有效提高绿地面积和质量。但是就目前的建设方式来说,建设的过程中可能存在较多缺陷。因此用科学的方法指引生态环境建设,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是生态环境接下来的工作重点。

1 生态生态环境现状及问题

1.1 总体水平达不到节约型生态建设要求

目前我国的生态节约理念在生态环境中的效果并不明显,总体建设目标还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就原因来说,我国目前的生态建设还没有大幅度推广,节约技术仍然只是在一些较少地区适应。同时就节约水平来说,目前我国使用的节约型技术还比较单一,高层次技术仍没有大规模应用。

1.2 过分追求利益最大化

凡是和利益相关的东西,通常都容易出现不良现象,在经济发达的一些地区,开发商可能在利益的驱使下,选择一些不符合生态环境生态环境的理念的劣质施工材料,或者在建设过程中过分追求利益化,没有营造出合适的生态环境建设氛围,导致当地的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同时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

1.3 节约理念并没有在养护方面落于实处

虽然在社会的各个层面都在强调节约理念,在生态环境的建设中也在多次强调节约型技术,但是实际上,由于没有严格落实节约型理念,节约理念仍然处于口号阶段。

2 节约理念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应用举措建议

2.1 加强宣传力度,构建良好节约型生态环境建设氛围

充分利用已有的宣传手段来进行生态环境宣传,并开拓新型技术的宣传作用。同时对于各个社会成员加大宣传力度,针对不同的社会团体采用不同的宣传教育工作。例如:可以利用4.22地球日为契机,向市民分发宣传材料,以及深入到学校、商场等人流量较大的场所中进行宣传教育活动。同时创建绿色平台,对市民进行环保知识的教育。

2.2 合理科学地使用新兴事物

为了顺应生态环境的发展要求,需要不断提高施工技术以及施工工艺,并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计划,降低建设施工成本,使生态环境的建设项目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

2.3 建立资源节约的长效机制

2.3.1 充分发挥政府在机制创新中的作用

充分发挥政府、个人以及社会的协同能力,通过多方位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政府在生态建设过程中将生态环境建设考虑到预算范围中,进行统筹安排。并严格落实责任到个人的原则,鼓励社会上各个投资主体加入到环境建设中来。

2.3.2 建立激励、约束、监督机制

完善节约资源的相应措施,以及形成必要的奖励机制,通过上述方式约束资源浪费,完善相应的制度建设,选择最适应城市发展的设计方案,并由政府出面聘请专门的技术人员做好全程的监理。

2.4 严把审批,发展循环经济

一着力发展循坏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特别注重先进性和环保型,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发展高效益和低污染的项目。对于不符合我市区产业导向的项目,积极进行改进,推进新型的工业化建设;

二严格进行分类管理。在发展的过程中严格贯彻相关的管理条约,落实《建设项目管理条例》。

三是要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发展生态园区建设。根据清洁生产的规划方案的相关要求,在我省市区以及一些重点城镇发展清洁生产工作,通过运用高能节污的新型技术,逐步解决现存在的结构性污染问题。

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构建出持续化高效生态环境,全体成员也需要认识到构建生态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踏实深入到节约环境建设中来,学会如何将资源节约理念贯穿到生态环境的建设过程中,以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就当今时代的发展来讲,过多的物质资源浪费已经难以满足社会的良性发展需求,只有对有效资源进行整合,才能真正实现生态环境的建设目标。

[1]范梦雨.资源节约理念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应用研究[J].自然科学:全文版:00039-00039.

[2]程昊,张宜柳.资源节约理念在山区公路建设中的应用初探[C]//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2016.

[3]邹健明.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J].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2015,7(5):35-37.

猜你喜欢

节约型节约理念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基于节约型视角下绿色财政税收政策分析
节约
节约
节约
高校节约型校园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建设的探索
建设节约型园林绿化 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