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强对流天气预报的思考及认识

2018-02-01黄雪婷

时代农机 2018年8期
关键词:强对流天气预报尺度

黄雪婷

(福建省南平市气象局,福建 南平 353000)

1 强对流天气预报中遇到的一些问题

1.1 对强对流天气预报能力较低

一是我国目前预报水平较低,表现在卫星、雷达等遥感资料同化率低,并缺乏东亚天气特点模式物理过程描述。二是发生台风、暴雨、冰雹等强对流灾害性天气时,对这些天气发生发展原因及规律缺乏充分认识,对影响我国各地区灾害性天气多尺度环流形势缺乏透彻研究。三是对观测资料应用能力较低。高时空分辨率卫星、雷达、自动站等观测资料未能得到有效应用。四是缺乏有效预报技术。对于临近预报,概率预报和客观定量预报,工作人员缺乏系统技术方法,未能建立完善业务化方法体系。五是对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与风险评估能力不足。缺乏完善气象灾害指标体系和有效风险评估技术。

1.2 对强对流天气形成原因和概念不清楚

近年来,逐渐投入和建设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探测网,这对气象工作者在处理强对流天气时有更多帮助和分析,但依然存在一系列问题,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许多工作人员对强对流天气形成原因和概念仅停留在表面,对其发生发展机理及认识不够深入和全面;二是对强对流天气形成物理机制掌握较薄弱,未能从动力和热力及不稳定等分析与思考;三是对强对流天气发生中小尺度天气系统动力热力结构、及其发生发展演变规律,缺少精细剖析,同时,对这方面结构特征和相互作用机制缺乏研究,导致强对流天气时预报能力不足,造成预报准确率下降。

1.3 强对流天气预报预警难度大

强对流天气剧烈,时间和空间尺度都很小;区域小,强对流天气不易被发现,即使工作人员及时预报,也很难有充足时间发布预警。现代天气预报都以计算机数值模式为基础,如果在计算时缺乏数据,数据模式中方程和假设条件就失去依据,影响预报准确度,影响预警信息发布。

1.4 数值天气预报在应用过程中常出现失误

①气象工作人员对数值天气预报使用方式不熟悉。由于数值天气预报中组件数量众多,工作人员对程序不够熟悉,难以找到它们。在每个程序使用过程中,工作人员首先要将程序切换到其位置,很麻烦。②程序执行过程复杂。在数值预报操作中,气象人员必须参与到每一步中。参与过程中,工作人员可能会有人为错误,执行操作时应尽量减少或避免此类错误。③缺乏工作管理和资源监测机制。在执行数值天气预报操作时将任务提交到集群节点后,通过集群上调度算法来调度和执行作业。当研究人员想要了解作业执行时,他们需定期向集群节点发送命令,且每次查看时都会发送命令,效率较低。

2 强对流天气分析与预报的策略

2.1 要从多尺度分析强对流天气

3-4月是福建省强对流天气高发期,而强对流天气是在有利大尺度背景下发生小概率事件。强对流天气高发期中,要加强对天气条件监控,分析大尺度环流背景,看是否有利于强对流天气出现,分析环流形势,看是否存在连续多日强对流天气发展有力背景,分析中尺度动力和热力条件,判断强对流天气发生潜势有多大。

2.2 利用雷达、卫星资料等相结合临近预报

①卫星云是地球上云层和地表特征图像,由气象卫星从上到下观察。卫星云图可用于识别不同天气系统,确定其位置,估计其强度和趋势,并为天气分析和强对流天气预报提供基础。②从两方面判断雷达回波发展或维持:两个或多个回波合并,回波带与会聚线相交,回波强度增强,或结构紧凑有序,回波带移入山体。峡谷和山脉迎风坡使降水增强,回波进入具有不稳定,动态和水蒸气条件区域。③实时数据分析包括雷达回波实况,加密站点小时,10min降雨量和风速,雷电位置信息和强对流现实报告。结合前强对流潜力预测,确定强对流天气演变类型。④强对流天气类型分析。对强对流天气类型分析可分析冰雹,雷暴和对流性暴雨分析。

3 结语

预报员只有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总结,积累经验,学会从多尺度分析强对流天气,临近预报时能利用雷达、卫星资料等相结合,同时对本地气候特征能全面掌握,对成因深入研究等,提高对本地区强对流天气分析和理解能力,才能提高强对流天气预报预警水平,为防灾减灾提供有力支持。

猜你喜欢

强对流天气预报尺度
福建2次不同类型强对流天气对比分析
哈尔滨2020年一次局地强对流天气分析
财产的五大尺度和五重应对
测不准的天气预报
天气预报的前世今生
如果
宇宙的尺度
辽宁强对流天气物理量阈值探索统计分析
9
室外雕塑的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