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学徒制视阈下培育“工匠精神”的实践途径

2018-01-31陈曦

现代经济信息 2018年16期
关键词:实践途径现代学徒制工匠精神

陈曦

摘要:近年来重拾“工匠精神”已经成为国家意志和社会共识,这是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现实需求,也是“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需要。如何培育“工匠精神”也为职业院校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提出了重大的课题。本文从工匠精神的內涵出发,分析现代学徒制与“工匠精神”的培育途径的高度一致性,认为“工匠精神”的培育必须“扎根”于现代学徒制之中,现代学徒制的推行为当代“工匠精神”培育开拓了实践渠道,通过现代学徒制的建立和完善,不断创新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机制,将“工匠精神”培育纳入到技能型人才培养中来,以更好将工匠卓越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态度贯穿技能型人才培养全过程。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工匠精神;培育;实践途径

2016年两会期间,“工匠精神”首次在政府报告中被正式提出。5月中央电视台推出了系列节目《大国工匠·匠心筑梦》,讲述了8位大国工匠的成长故事。“工匠精神”成了高频词,短期内密集出现在治国安邦的会议上,出现在主流媒体上,显示出培育工匠精神已经成为国家意志和社会共识。纵观我国的历史,中国工匠精神曾经造就了四大发明、万邦来朝的盛况,造就了多彩的农耕文明。但是,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一大批的外资企业进入国内,中国制造的主力军变成了流水线上的工人,工匠精神逐渐走入没落。当前“中国制造”面临严峻的形势,早期只讲速度不讲究质量的粗放发展模式,让国货形象遭受损害,一些中小制造企业停产、倒闭,不少大型企业也纷纷限产或转移至海外建厂。“中国制造”若想改变局势,唯一的出路就是努力打造一流的产品,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而转变的决定因素在于众多顶尖工匠的技术支持。面对没有师傅,职业院校还是以课堂教学、发放文凭为主的现状,如何培育工匠,已成为当下急需研究和解决的课题。

工匠精神的重新崛起,对于培养技能型人才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标准,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由于工匠精神内涵的独特性,要求它的培育过程必须深深根植于实践,紧紧依靠师傅在日积月累中的“口传心授”,所以,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为主要形式的现代学徒制为“工匠精神”的培育奠定了实践基础和体制保障。推进现代学徒制的发展,将技能型人才培养与工匠精神培育契合起来,不失为培育工匠精神的有效路径。

一、工匠精神的内涵

“工匠精神”属于职业精神的范畴,是从业人员的一种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是一定人生观影响下的职业思维、职业态度和职业操守。

工匠精神的核心在于对产品品质的追求,具体体现在:一尊师重道是工匠精神的起源,尊师的本质就是尊重技艺、遵守职业操守。重道就是尊重规律,唯有尊重规律,运用规律才能成长为合格的工匠。二爱岗敬业是工匠精神的基础,也是工匠精神的力量源泉,最能够激发人的工作热情、无私奉献和创新灵感。三精益求精是工匠精神的直接表现,主要源于工匠自身长期的技术实践积累和对技术技艺的理性思索,对前人的发明制品或技艺进行改良式的创新,对工艺品质有着永不满足的追求,愿意为某一项技艺的传承与发展贡献毕业的精力。

二、工匠精神的时代价值

1.工匠精神是制造业的灵魂

民族品牌的创立,制造强国的建立需要精益求精、求实创新的工匠精神支撑。使“中国制造”更多走向“‘优质制造‘精品制造”,就“要让受教育者牢固树立敬业守信、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让追求细节的完善和产品的完美成为一种信仰,始终不渝地追求至善至美的状态,这是我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必须具有的精神。

2.工匠精神促进技术技能人才的自我实现

区别于机器化大生产模式下的工人在流水线上的重复性体力劳动,一个真正的工匠,工作过程本身就是他生命活动的自主展开,他的产品是其自由意志的表达。自我的价值存在于自己双手所能控制的作品中,在工作过程中能够获得真正的满足感。同时,技术技能人才在职业生涯发展中实现自我价值除了主体所具有的知识水平、技能水平以外,更为重要的是具备职业精神。具备一定的工匠精神,将有效提高其人力资本的附加值,有效拓展其职业生涯空间。

3.中国精造呼吁工匠精神的回归

随着世界范围内创新要素加速流动,知识创造和技术创新进程不断加快,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呈现加速态势,正在深刻影响和改变着世界经济格局。欧美国家纷纷开始重新振兴制造业,美国建立制造业创新网,要做“制造业大脑”,德国推出“工业4.0”的国家战略,试图在未来的国际上继续保持工业强国的领先地位。许多国家都把职业技能开发作为重振制造业、助推新兴产业发展、加快经济复苏的重要手段,纷纷制定促进职业技能开发、提高劳动者素质的国家战略。面临严峻的形势,我国制定了“中国制造2025”发展战略,希望能够在未来的十年间实现由工业大国到工业强国的转型,力争重夺竞争优势。但是要想在新一轮全球产业结构调整中占据有利位置,迫切需要一大批适应技术进步、生产方式变革和社会公共服务需要的技术型、创新型、复合型技能人才,而工匠精神是高技能人才队伍必须具备的核心素养。工匠精神不仅是作为工作者应该具备的优良品质,还是整个国家对待工作的基本态度,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之一。

三、现代学徒制的推行对于培育“工匠精神”的实践意义

目前,现代学徒制正在成为许多职业院校开展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战略。从本质上来讲,“学徒制”就是一种在实际生产的环境中,以言传身教为主要形式的一种技术和技能传授方式,强调老师在实践中教,学生在实践中学。现代学徒制将工学结合,以校企合作为主要模式,以培养高技能为核心目标,把现代职业教育与传统的师徒制充分融合,学校的教师与企业的师傅联合讲授知识、传授技能,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过程紧密联系起来。这样的形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实践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快地适应岗位需求,成为职业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新示范。现代学徒制与过去相比,对于学生的培养更加专业化,系统化,有利于传承精益求精、追求极致的“工匠精神”。

1.现代学徒制的本质与培育“工匠精神”高度统一

当前,技能型人才培养存在诸多困境,无法完成现代意义上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是推行现代学徒制的现实背景。现代学徒制强调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与精细化发展,通过“政府一社会一职业院校”多方联动、采用多形式、多渠道的协作培养方式,使职业院校的教师与企业中的师傅两者共同成为学生的“老师”。相较于古代学徒制,现代学徒制不仅培养学生在技术技能方面的才能,更注重对他们职业潜力的培养,如学生的内涵发展,通识知识和文化课程的教育,还有职业道德以及人文素养教育,对于培育“工匠精神”提供了具有可操作的渠道。

2.现代学徒制的价值目标与培育“工匠精神”高度统一

推行现代学徒制是职业院校应对产业转型升级挑战,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力保障,现代学徒制强调培养“文化底蕴”和“一技之长”,不断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不断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的价值取向与“工匠精神”不谋而合,从价值目标的角度来看,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成为实现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内容和衡量标准。

3.现代学徒制的核心与培育“工匠精神”高度统一

现代学徒制在学生全面掌握专业技能基础之上,将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相结合,提高理论教学的实效性,开展个性化精细培养,逐步向工匠精湛技艺靠拢,通过校内外实践活动的锻炼与学习,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与工匠在制作和生产的过程中所形成耐心、执着、专注的精神高度一致。

现代学徒制综合了职业教育的教育性和职业性,在当今社会已经成为了一项重要的教育制度。“工匠精神”若想得到进一步传承与创新,就迫切需要对现代学徒制进行切实地推行,进一步构建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兼容并包的态度和多元化、多途径的尝试,使“工匠精神”与现代职业教育紧密交织一起,促使技能型人才成为“工匠精神”的真正的传承者。

猜你喜欢

实践途径现代学徒制工匠精神
林场护林防火工作的开展思路及实践途径选择
现代学徒制在创新型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应用
高职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入门教育课程实践与探索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