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ATPC工程下岗位证书的存在问题及建议

2018-01-31何双希

现代经济信息 2018年16期

何双希

摘要:全国应用型人才培养工程(ATPC)是为将企业的岗位技术引入高校教学中,使学生在校可学习企业岗位所需技能和知识,并通过参与相应考核获取岗位证书,最后凭借证书获得企业的优先选择及学习补贴的一项人才培养工程,结合广东理工学院会计系培训理财规划师岗位证书的实际教学经验总结,文章针对岗位证书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和解决方案进行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ATPC工程;理财规划师;岗位证书

一、引言

ATPC,即全国应用型人才培养工程,是为服务高校转型升级,助力学生择业就业,由教育部高校毕业生就业协会校企合作委员会主办,中企国教技术培训(北京)中心具体实施组织的一项人才培养工程。该工程联合各行业龙头企业,将企业的岗位技术及要求制定成产业课程,引入高校教学,让学生在校就可以学习企业岗位具体知识和要求,进一步促进产教融合及大学生就业。

从培养方式来看,ATPC旨在通过与企业共建岗位培训标准,并将其引入高校供学生学习,并提供给合格的学生以岗位证书,而岗位证书的价值则在于工程合作企业的优先就业及就业津贴。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在校园内学习到企业中实际所需技能,另一方面可以给持有岗位证书的学生就业优先机会。

ATPC工程下涉及机械、电气、经管类等16个类别共103个岗位证书。其中,理财规划师岗位证书是经管类下的其中之一,由于其对专业要求相对不高且理财本身属于全民活动,因此备受学校和学生青睐,理财规划师岗位证书已经历2016、2017两年,就我校会计系而言,每年报名学生人数都超过大一新生总人数的80%。报名人数相当可观,但未来的报名人数取决于整个工程项目的实际实施情况,包括师资力量、证书含金量、知识获取程度以及岗位技能的学习情况等等。本文主要针对理财规划师岗位证书在我校的教授情况提出问题及解决方案。

二、ATCP工程下岗位证书的存在问题

(一)与国家理财规划师证混淆

每逢第一节课,总会有学生问说:“老师,你是什么级别的理财规划师”,或是“老师,我们考的是什么级别的理财规划师”。显然,名字相同让学生产生了误解,且这种误解解开之后易造成学生的抵触心理,从而影响后续的学习效果。

(二)不适合大一新生学习

大一新生在入学之初对于所有新鲜事物都充满热情与积极性,但是较差的基础及繁重的课业导致他们无法在理财规划师证书的学习中取得较好的效果,证书本身涉及财管会计专业的数门学科的基础知识,而理财本身是建立在基础工具之上进行计算推演,因此更适合具备良好基础的大三大四学生学习。

(三)缺乏配套教材或讲义

任何知识的学习都应当以预习为起点,答疑为基本,复习为后续,应用为目的。而一本教材或是学习讲义是学生预习、答疑、复习的基本工具,也是应用的基本指南。一本好的教材可以让学生的思路更加全面更加清晰,而目前ATPC工程下的理财规划师岗位证书是没有相应配套教材的,我校考证中心在接受第一届理财规划师培训学生的反馈后仔细挑选了一本国家理财规划师的教材并提供给2017级的培训学生使用,反馈说明,虽然情况有所好转,但内容还是有较大出入,因此,尽快提供一本配套教材或讲义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四)知识体系过于庞杂

目前理财规划师岗位证书涉及的知识体系过于庞杂,既包含了会计、经济、财管、金融、税收、法律等基本学科的基础知识理论,又涵盖了各种理财规划的具体案例,包括风险管理和保险规划、投资规划、税收筹划、退休养老规划及财产分配与传承规划等等,除此之外还包含了职场礼仪的内容,而每期理财规划师培训只有24个课时,课程安排过于紧凑且无法完整教授,加之没有配套教材提供给学生自学,导致学生叫苦不迭。

(五)师资力量不足

就ATPC工程自身的优势介绍表明,其授课老师是由经过企业培训的高校老师和企业工程师组成,但实际情况并不如此,我校理财规划师岗位证书的授课教师均为本校教师,且没有经过企业培训。虽说高校教师丰富的教学经验足以支撑证书庞杂的知识体系,但有悖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初衷,教授内容更多是理论而不是技能,失去其原本的意义。

(六)证书获取方式缺乏创新

同其他考试一样,ATPC工程下的岗位证书也是通过最后一纸试卷来考察学生的最终学习效果,学生在学习末期不是思考自己所学知识而是沉浸在模拟题中,最终反馈表明,虽然大部分学生通过了考试,但大多认为自己没有学到有用的知识和技能,且考试通过过于简单,学生质疑证书含金量,甚至影响学校形象。

三、改变ATCP工程下岗位证书现状的建议

改变ATCP工程下理财规划师岗位证书现状是势在必行的,但是这种改变不可一蹴而就,需要结合学校,企业和工程自身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一)学校层面

1.提高对各类工程项目的准入要求

新时代背景下,学校势必要以开放的心态接受企业,主动去寻求与企业的合作,将教育与企业实践相融合,培养高水平的应用型人才,而ATCP工程恰恰作为媒介引入,能够实现学校与企业共赢的目标,然而,秉着对学生和企业负责的态度,在引入过程当中,应提高对其准入要求,使得目标和实际实施方案统一,不可流于表面形式,否则会损害学生和企业双方的利益。

2.加大对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

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我校本就该加大对专任教师的实践能力培养,而ATPC工程对教师的培养也是倾向于企业高级工程师与高校教师的相互配合,目标趋同,应大力推进实施,提升专任教师,尤其是刚毕业不久缺乏实践能力的青年教师的自我提升意识,青年教师们应积极主动关注相关培训信息,而校方应在经费允许的情况下给予支持。

(二)企业层面

1.积极与校方配合,从源头解决人才培养问题

随着时代的发展,企业人才的流动性愈发增强,大多企业都难以留住人才,尽管职工辞职的原因千奇百怪,但大多还是适配性不足,因此企业应加大与高校的交流,一方面将岗位技能细化为知识模块,让学生在校期间掌握实践技能,另一方面在合作培养中融入企业文化,企业素质,职业道德和生产技术流程等现实因素,减少学生出入社会的不适配感。

2.加强对岗位证书获得方式的监管,综合评价学生素质

ATPC工程合作的企业单位有着优先聘用持有岗位证书的学生并给予此类学生学习补贴的承诺。但若是岗位证书过于容易获得或是持有证书学生并未达到企业所要求的素质水平,则会损害到企业、高校的多方利益。因此,既要对岗位证书的获得方式合理监管,不流于考试形式。又要对未来毕业持有岗位证书的學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并对获得证书方式进行不断改革。

(三)ATPC工程层面

1.积极配合学校和企业,主动加强自身投入产出的监管

ATPC工程作为企业与高校的一种纽带,应当主动维系三方的关系,减少投入产出环节的矛盾,同时顾及企业和高校的利益。加强与企业之间的联系,促进企业将岗位细化为知识的进程,以及加大企业对高校教师的培训力度。加强与高校之间的练习,关注高校教师对学生的培养过程,留意学生给予的反馈,增强高校对岗位证书培训的重视程度。

2.结合企业和学校,完善岗位证书的知识体系

岗位证书的知识体系不是某一方可以单独完成的,应当由企业岗位技能为起点,考虑学生自身学习情况,共同制定一套合理、科学的知识大纲。目前理财规划师岗位证书的知识体系过于庞杂,学生无法在缺乏基础和时间的情况下完整学习,因此将其内容进行取舍连贯并出具一本合适的讲义是目前的首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