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信息化背景下高职会计实训改革的方向

2018-01-31陈璐

现代经济信息 2018年16期
关键词:现状信息化

陈璐

摘要:会计这门学科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实践性更强,需要通过不断的实践才能提高会计应用水平。随着信息化技术的深入,很多学科都开始融入信息化的概念,在教学质量水平上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因此会计实训改革也需要借助信息化的力量使其完美转型。虽然目前很多高职学校都将信息化手段应用到了会计实训教学中,但是也暴露出了很多问题,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与社会就业需求不相适应。本文将就信息化背景下高职会计实训在存在的问题展开讨论,并提出几个深化高职会计实训改革的方向。

关键词:高职会计实训;信息化;现状;实训改革方向

一、信息化背景下进行高职会计实训改革的必要性

目前的高职会计实训教学是经过十几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来的经验,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但是随着信息化的到来,传统的高职会计实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开始暴露出来。首先很多高职学校开办的实训教学与社会企业接触的很少,导致实训教学内容与社会的需求不相适应,导致学生的就业率不高。会计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的巩固理论知识,如果理论知识与实训课程不能完美的契合的话,就会导致实训教学失去意义。其次会计实训相比于理论教学趣味性更高,因此一般会计专业的学生都比较喜欢实训课程,但是如果实训课程的设置存在问题,就会导致学生失去学习的积极性,因此设置合理的会计实训课程很重要。最后是随着信息化的深入,信息化技术已经融入了高职教学的方方面面,但是有一部分高职会计实训教学中信息化手段利用不充分或者出现偏差就会影响会计实训教学质量。总而言之,目前是进行高职会计实训改革的关键期,高职学校必须提高会计实训教学的意识,认真对待高职实训教学;合理设置会计实训课程,激发学生的兴趣;有效利用信息化手段才能不断的提高会计实训教学效果。

二、信息化背景下高职会计实训中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理论教學与会计实训教学契合度不高

目前的高职会计教学主要分为会计理论教学与会计实践教学,理论教学只要是依靠会计课本来展开的,会计实践教学主要是依靠计算机类课程与实训课程。但是这两类课程基本都是分开进行的,相互之间的联系不密切,导致学生不能将两类知识合二为一。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到来,现在的会计工作都是利用计算机来实现的,但是会计教学中理论知识主要针对于会计基础、财务会计、成本核算、会计管理等,计算机教学则只要针对于计算机基础应用、C++语言的编程等,导致学生基本不能利用计算机软件来解决会计问题。虽然很多学生都知道会计电算化软件、信息化会计管理平台等对于会计工作的重要性,但是高职学校并没有设置相关的课程,导致很多学生都自己花钱去校外报会计信息化培训班,来帮助提升自己竞争力。但是对于条件不允许进行校外培训的学生来说,考试成绩再好也不足以保证他们能够在毕业后找到一份好工作。

(二)高职会计实训环境相对匮乏

很多高职会计实训主要是通过实验室模拟实训或者是学生自己寻找实习单位去进行,高职学校没有建立起与企业的定向实习渠道,导致很多学生都不能进入企业开始真正的会计实践。一方面在实验室进行模拟实验会容易让学生厌倦。在实验室中进行模拟实训的主要课程是模拟做账,将学生分为很多的实训小组,然后按照会计工作流程,安排学生负责相应的内容,但是很多学生都不能各司其职,很多小组都是依靠学习积极性很高的个别同学来完成整个实训内容,导致小组内的其他同学根本没有学到相应的知识。再者由于会计本来就是一项比较繁琐的工作,很多的数据、账目需要整体,记账的科目类别也很多,导致实训中会不断的出现问题,很多同学因为数据一直对不上,导致一步错步步错,最后丧失信心。另外一方面是提供给会计专业的学生进行实践操作的时间不多,一般一个实验室都是安排的满满的,基本每天都有不同班级或者专业的同学进行实训,所以实验室留给会计实训的时间很少。

(三)实训内容比较单一,课程设置偏少

目前会计信息化实训主要内容是会计电算化,因此实训的重要考察科目是会计核算的内容。但是会计教学的内容很多,例如管理会计、成本会计。会计教学是为了培养更多的实用型的人才,不仅需要会计人员掌握基础的做账、报税、制作财务报表等基础性工作,更重要的要学会利用财务报表进行财务的预测与分析,为企业决策者提供更多专业性的指导意见。但是如果会计实训内容只针对财务报表的制作的话,就会显得会计实训内容过于单一,对以后毕业之后学生的专业能力满足不了企业的需求。其次是会计实训课程的设置很少,导致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深层次的挖掘,教师的指导也只能停留在财务报表的制作上。由于高职学生文化课的基础比较差,很多基础课程中的学习就会表现得很吃力,因此很多高职学校为了缓解学生的压力,对会计实训的重视程度不够,会计实训的效果基本依靠学生的自觉性,因此会计实训教学效率很低。

(四)会计实训教学中信息化手段利用率低下

首先是师资力量上来说,很多高职学校的会计实训教师本身对会计信息化的应用都不足,所以很难给学生进行完整的指导。很多会计信息化的老师一般是计算机专业的老师或者是会计专业的老师,但是他们也并不能将计算机与会计两科目结合起来,导致很多实训教学质量很难提高。很多教师也不具备企业会计工作的经验,因此向学生传授的经验也很片面,导致会计实训教学的整体水平不高。其次是学校的硬件设备不足,高职学校的实验室一般都是为各种专业的学习提供服务,因此会计专业的学生一般不具备独立的实验室,而且计算机的使用寿命也很长了,导致实训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死机或者数据丢失的情况。因为计算机设备的原因,很多学生想到要使用实验室的电脑就感到头疼,不愿意去参加实验室课程。部分老师也因为没有独立的实验室,只能将一部分实训课程改成理论课程,计算机软件的操作教学只能通过多媒体以图片、视频的形式来进行。

三、信息化背景下高职会计实训改革的方向

(一)更新高职会计实训教学的内容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迅速发展,会计信息化可以说是日新月异,每天都在发生不同的变化。如果会计信息化教学不同跟上信息化技术进步的步伐,就会导致会计信息化教学存在滞后的现象,导致高职信息化教学质量一直存于落后的状态,因此为了提高高职信息化教学的质量水平一定要进行会计实训教学的内容的更新。首先是更新实训软件,将实训软件与现在大部分企业内使用的会计软件同步,尽量让实训与社会的需求统一起来,才能让实训的效果达到最佳。其次是多进行一些拔高的训练,让实训不仅仅停留在模拟财务报表的制作上,更多的让学生进行报表的分析与预测,提高学生财务处理的能力。

(二)构建新的实训课程教学框架体系

构建新的实训课程教学框架体系主要是将会计理论教学与计算机教学结合起来,在会计教学中融入计算机教学,运用多媒体设备在理论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向学生展示如何进行计算机软件操作,让学生对会计软件有一个更加形象生动的认识。在进行计算机教学时在一些操作基础的教学的基础上,多进行一些会计软件的实操训练,多给同学留一些独立操作的空间,让学生能够自主去钻研会计信息化软件的操作流程,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老师也可以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习过程中的重难点内容进行重点讲解。另外根据会计的不同科目进行不同的实训,让实训更加有针对性。

(三)建立一支高水平的高职会计实训教学队伍

师资力量对于提高高职会计实训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只有在师资力量得到了改善,高职会计实训效果才能真正提高。首先是高职學校要加强新型会计信息化软件的投入,虽然很多老师专业能力很强,但是苦于没有现代化的设备,导致实训教学的效果不乐观,很多只能进行口述,很多同学都是理解不了,因此只有真正的去进行操作才能让学生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其次是引进高素质的教学人才,改善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目前很多高职学校的会计教师都是通过笔试、面试进行选聘的,这种方式选聘出来的教师都普遍存在专业理论知识很充裕但是社会实践不足的问题,很多教师是刚从学校毕业就直接应聘到高职会计教师的岗位上来的,没有经过社会的磨练,没有到企业工作过,因此他们对会计工作的体会不深刻。因此高职学校可以引入一些具有丰富社会经验的老师,给同学多传授一些会计工作中的重难点,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更加能够适应社会的需求。

(四)加强以企业的合作,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高职学校应该与社会企业建立起人才培养战略,定向为企业输送会计专业的人才,企业给会计专业的学生提供一些实习的平台,加强高职学校与社会的沟通。高职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都是应用型的人才,与普通大学毕业生不同的是一般高职学校的毕业生都是在中小型企业从事会计工作,而全日制本科及以上的学生更多的是从事会计理论的研究、设计等工作,两者在人才的培养方向上有一定的区别,因此高职学校的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不需要特别的高深,但是会计实训一定要充分有效,将学校培养的学生与社会的需求完美的结合起来,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将会计实训的重点放到企业的需求上,才能提高高职会计毕业生在社会中的竞争力,让学生更加适应职场。现在实干型的人才在职场是非常受欢迎的,大家都喜欢动手能力强,能够独立解决问题的人,但是如果高职培养的学生社会实践的时间很少,就很难适应企业内的快节奏会计工作,不仅会影响到个人的发展前景,也会影响今后整个学校的就业率。

四、结语

信息化软件是目前从事会计工作最主要的工具,不管是财务数据的收集、整理还是报表的制作、分析都离不开信息化软件,因此为了满足社会就业需求,必须加快高职会计实训改革,让会计实训内容具有针对性。尽快解决高职会计实训内容滞后、方法单一、配套设备不足等问题,更新会计实训软件设施,引入更加强大的师资力量,为高职会计学生提高更好的实训平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为社会培养更加优秀的实用型人才。

猜你喜欢

现状信息化
“云会计”在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中的应用分析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