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物监测及其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2018-01-31李博

现代经济信息 2018年16期
关键词:环境监测应用

李博

摘要:利用现代化的先进设备和监测手段对污染物进行分析,是对环境实施监测的主要方式,且应用较为广泛。然而,随着人们对环境污染认识不断加深,污染对人类健康以及生物群的生存、发展产生的影响也逐渐突显。基于此,本文分析生物监测的主要原理以及优势、并分析生物监测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关键词:生物监测:环境监测:应用

前言

在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的背景下,环境污染和治理措施已经成为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而通过科学的方法对环境进行监测,是保护和治理环境的科学且可靠的依据。面对环境保护和治理的需求,生物监测手段逐渐被应用在环境监测中,从而全面反映我国环境受到的污染程度,进而采取针对性措施实施环境保护和治理,改善我国的生态环境。

一、生物监测的主要原理以及优势

生物监测的根据是:生物与生存的土壤环境、大气环境和水体环境都存在着相互依存、制约的关系,彼此之间处于一种平衡的发展状态,若是环境受到破坏,则生物的生长、发育也将随之发生变化,且不同的生物产生不同的变化,而根据生物的变化则可以分析、判断环境污染情况、对人体的危害等。而使用生物监测的优势在于:生物监测可以很好地反映出环境污染对生物产生的综合性影响;灵敏性较高,对于低浓度的污染,可以在人体感受或是能够进行检测之前快速做出反应,便于及时对环境进行保护和治理。

二、生物监测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1.在水体污染监测中应用生物监测

水体环境可以使用微生物进行监测,其中比较常用且有效的方法为指示生物法。该方法主要是分析水体中含有的敏感类污染物种类,可以全面分析水体中含有的污染物情况。指示生物法具有固定的特点,且监测的生命周期较长,能够全面的反映水体受污染程度。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鱼类、底栖动物以及浮游生物都可以用于监测水体环境。若是水体污染较为严重,则可以实验颤蚓类生物、蚊幼虫等生物进行监测。同时,还可以将水体中存在的微生物群落作为环境监测的组成部分,分析并判断水体受到的污染程度。在生物监测的过程中,可以将聚氨酯物质投入到水体中,而后收集水体中的微生物,分析此时水体的污染程度。与其他生物监测措施相比,该方法在监测工业废水方面更加具有准确性和经济性。此外,在生物传感技术发展的影响下,可以利用传感器监测水体环境。传感器中的细胞可以主动获取水体中相应的物质,并利用生理效应和型号转换器来测定水体中的污染物,该方法在地下水和工业废水处理监测中应用较为广泛,并能够发挥其良好的性能。

2.在大气污染监测中应用生物监测

在监测大气环境污染的工作中,应用生物监测方法对大气环境污染程度和大气质量进行全面监测。从生物系的角度来讲,大气污染直接影响着植物的生存。这主要是由于植物在固定的环境中生存,故而无法避免大气中有害物质对自身的污染。在利用生物监测的过程中,可以以植物为监测样本,反映出大气环境的污染程度,经常用于监测的植物有氟化物指示植物、二氧化硫指示植物等。其中监测大气中二氧化硫的植物主要有苔藓、落地松以及水杉等,在被污染后,这些植物的维管束会出现伤斑,且伤斑具有块状特点;同时,伤斑也会出现在植物叶子的边缘处,其颜色主要为土黄色或是红棕色。能够指示氟化物污染的植物有金线草、大蒜、郁金香等,其在大气污染时出现的明显症状为,主卧叶子表面呈现红褐色或是浅褐色伤斑,且叶子为尖形。而烟草、向日葵和番茄等,则可以监测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被污染之后,植物叶子有明显的点状伤斑;同时,叶脉上也有出现不规则伤斑的可能性,伤斑的颜色主要为棕色、白色或是黄褐色。

3.在土壤污染监测中应用生物监测

土壤污染是其他原因间接造成,因此,以通过分析农作物、人体以及地下水了解土壤受污染程度。使用生物监测技术,可以对土壤中的植物和微生物生长、发育情况实施全面监测和分析,了解土壤带给生物的影响。首先,可以通过对动物监测的方式来监测土壤污染情况。即将蚯蚓作为监测对象,利用蚯蚓的敏感性分析并确定土壤中是否含有铅和农药等有害物质。同时,监测蚯蚓体内的镉含量,或是根据蚯蚓体内物质与土壤中鎘的关系,从而判断土壤中镉所占的比例。其次,通过植物监测土壤环境。土壤若是受到污染,植物的生长和代谢则会受到影响,并出现明显污染症状。例如:植物光合作用下降、叶子出现伤斑、成分发生变化等,都可能是土壤受到污染而导致的变化。最后,利用微生物群落监测土壤环境。可以分析土壤中的细菌、霉菌等污染物,可以了解土壤中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进而根据监测结构魁评价土壤的污染程度。

三、结语

在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的今天,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展开环境监测。传统的理化监测方式无法满足现代化发展中对监测质量、监测效率和监测成本的需求,在这样的情况下,生物监测手段得到重视,并广泛应用在环境监测工作中。在我国,生物监测技术主要应用在水体、大气和土壤等环境监测工作中,为具体的环境保护和治理措施提供指导,同时也实现我国环境的健康发展,促进我国社会的和谐稳定。

猜你喜欢

环境监测应用
环境监测系统的数据分析与处理
大气污染问题的环境监测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对环境监测数据造假必须零容忍
便携式GC-MS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环境监测过程控制
谈如何做好环境监测业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