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未来的城市化发展方向思考

2018-01-31廖万力

现代经济信息 2018年16期
关键词:协同发展城市化城市规划

廖万力

摘要:中国的经济增长伴随着中国的城市化,这也是发达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必经的历程,这也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但城市化带来的不仅有经济增长,还有各种资源和环境的问题。中国的城市化速度远超过发达国家城市化的进程,带来的问题就更为突出。中国的经济要保持稳定增长,城市化仍是必不可少的一环。中国未来的城市化,需要进行更好的规划,明确城市的定位,改善资源分配不均的现状,让大城市发展的更健康,让中小城市发展的更均衡。

关键词:城市化;城市规划;经济资源配置;协同发展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的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近年来中国的城市化率已经超过了50%。较高的城市化水平对于中国未来的经济增长有着促进作用,同时快速增长的城市人口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特别是北上深等一线城市,巨量人口带来的交通拥堵,环境污染,是国家未来规划中亟待解决的重点问题。北京和上海的中长期规划中均提出严格控制人口规模,优化人口分布的目标,北京市政府提出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中指出,北京市常住人口规模到2020年控制在2300万人以内,此后长期稳定在这一水平。这说明中国的一线城市已經接近满负荷状态。控制一线城市人口的目标该如何实现,以及它对城市发展的影响都是有待思考的。

城市化率的提高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因为城市中有更多的就业岗位,可以提高国民收入和消费水平。中国目前大量的流动人口涌入了一线城市,形成了几个以特大城市为中心的城市群,带来了高企的房价和拥堵的交通,对城市的规划是个重大的考验。在国际上,从纽约等城市的成功经验来说,明确城市的定位很重要。纽约是美国的经济金融中心,其GDP占到美国的约5%,然而美国的政治中心是在华盛顿,这样的分工对于城市发展的好处不言而喻,各种重要的政治活动对于城市资源的消耗是巨大的。纽约的城市规划上也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法规,这些是经历了百余年的探索得出的,中国的发展可以借鉴其他国家的成功案例,发挥中国的后发优势。

近年来政府正在着力解决大城市发展问题。以北京为例,未来要疏解非首都功能。加工制造业要逐步退出北京,区域物流基地和专业市场要迁移到周边地区,控制在京高等学校的办学规模,鼓励综合医疗机构向外迁建和疏解,北京还将市委机关迁往通州这一行政副中心。这些举措有利于北京人口的疏解和城市功能的优化,并且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去年北京的常住人口已经开始下降。在疏解人口的同时留出空间来进行生态建设,北京的环境也比过去有了较大的好转,北京的整体发展开始呈现向好的趋势。而对于其他的一线城市,各地政府也应当在规划上有明确的思路,确定城市的定位,发展最适宜本地发展的领域。

另一方面,特大城市的形成,和不发达地区人口的大量流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以本人所在的内陆省份江西为例,中青年人大多选择去深圳或者上海发展,而很少有人会留在本市的市区寻找工作。一个地区若缺少青壮年劳动力,显然是不利于其经济发展的,这将加大中国的地域差距。中国的城市化需要均衡发展,如何让人才回流是问题的关键点。对于大城市而言,解决人口过多的问题,也更应该疏而不是堵,如果中小城市都发展好了,大城市自然就不会那么拥挤。

目前这种不均衡现象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政策所导致的资源上的不均衡。我国的改革开放首先是从沿海城市开始的,这些地区获得了国家在资源上的倾斜与先发优势,内陆城市的竞争力相比则差了许多,所以形成了现在的人口流动趋势。资源的过度集中,对经济的发展未必有利。因为资源聚集所产生的规模经济,其效应会随着规模的扩大而衰减。在规模经济效应衰减的同时,企业运营费用也会随着城市规模的增加而升高,例如土地租金、人员工资都需要随之增长。城市规模扩大带来的负面效应达到一定程度时,经济发展会陷入停滞。个人认为要继续发展经济,需要发展一批中小城市群。

要实现这一目标,解铃还需系铃人,政策上的因素是必不可少的。政府可制定政策将一些大城市所非必须的行业或者在大城市中生产效率较低的行业转移到其他的城市圈中,大城市中最终主要产业应当是金融互联网等高附加值的服务性行业。要给予众多的中小城市以其经济地位,重点发展一些因地制宜的行业,让它们在为大城市提供服务的同时,还能发展本地经济,在当地带动就业,促进人口回流。例如可以在环京地区发展物流中心或者食品加工行业等为北京这一巨大市场服务的行业,在山西则利用能源资源优势发展电力行业为沿海城市输送电力。这些设想的前提都需要进行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先将交通网络,输电网络等配套设施建设好,才能在中小城市发展相应的行业。所谓“要想富,先修路”,这个道理在这里也适用。

要解决中国的大城市病,在明确各个一线城市的定位的同时,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双管齐下。拥有了良好的基础设施网络之后,将过去的产业在地域上进行再分配,将大城市已经积累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广到各个地区去,努力实现各地区的经济协同发展,这样中国的城市化才会是健康的城市化。中国目前的城市化率离发达国家还有一定的差距,这一差距也正是中国未来发展的潜力所在。中国的城市能健康发展,“两个一百年”的伟大目标才能顺利实现。

猜你喜欢

协同发展城市化城市规划
生态景观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探索
山东省旅游产业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协同发展探析
失衡的城市化:现状与出路
“城市化”诸概念辨析
浅析城市规划中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应用
轨道交通推动城市化工作
雕塑的城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