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学校技能大赛“四融六化”训练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018-01-31卓良福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18年1期
关键词:竞赛大赛技能

一、项目背景

中职学校长期面临专业建设动力不足、中职学生技术技能训练不够、中职教师专业发展缓慢等现实问题,2008年起,深圳市宝安职业技术学校以数控专业为突破口,以技能大赛为依托,紧紧围绕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对技能大赛训练模式进行了深入探索和实践,紧紧围绕校企深度合作、产教研全面融合,通过三叶企业校区的建设,引入2家企业在校开展竞赛并与教学、生产、科研、创业“四项融合”,校企共同管理学生和实施教学及指导学生参加大赛,为人才培养提供了技术支撑,形成了“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校企共育人才机制,实现学生、学校、企业三方共赢。

二、模式内容

(一)实践“四项融合”教学,形成校企共育的人才机制

1.竞赛与教学融合,夯实学生技能

根据数控专业课程的特点,制定以技能大赛项目为主体内容的精品课程和项目化教材。合理设计、精心组织各实习项目编写成全国数控技能大赛丛书6本(数控铣部分、数控车部分、加工中心部分)实操试题集锦及加工案例开展实训教学,使实习教学项目和大赛实操案例相融合。

2.竞赛与生产融合,提高产品质量和效率意识

学校成立数控竞赛俱乐部,协助企业开展对外生产加工。充分调动每位学生积极性,使学生树立不畏艰难的拼搏精神和实现目标的竞争意识。学生对外加工产品,可以了解企业对产品质量、加工效率要求,在学习过程就培养学生的产品质量和效率意识。这也是竞赛要取得好成绩最基本的两个条件是:一是完成工件(效率);二是精度高(产品质量)。

3.竞赛与科研融合,提升科研水平及服务能力

学校将教师指导大赛与教育科学研究有机统一起来,作为提升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的重要项目。针对在参赛和教育教学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采取竞赛与科研融合,通过校企合作方式,先后完成省级以上课题3项,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编写了全国数控技能大赛试题和案例丛书一套(10本),发表大赛论文3篇,大赛专利产品4项获得全国技能大赛作品展一、二等奖。实现了竞赛与科研相融合,提高了教师团队的科研水平,解决技能大赛和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难题。

4.竞赛与创业融合,培养学生创业和解决问题能力

数控专业自创数控虚拟公司,虚拟公司以大赛俱乐部成员为主,俱乐部分为竞赛队、生产队、服务队。以三年级竞赛队(在大赛中获奖的选手)为主要技术力量,担任公司高层,负责运营和生产管理,指导二年级生产队学生学习加工工艺和技术难点攻关,帮助一年级服务队学生学习机床操作规范和產品质量控制意识;主要承接与教学、竞赛相关的零件加工10000多件,公司生产了50多例高质量产品的加工案例,上万件成品进入市场,攻克技术难点十多项,得到业界的一致好评。

(二)形成“六化训练”模式,发挥引领示范的向导作用

学校将“技能教学”作为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出现了“以竞赛促进教学,以教学推动竞赛”的良好局面,形成了大赛“六化”训练模式,发挥“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建”的引领示范的向导作用。

1.内容课程化

将课程改革与技能大赛紧密结合,汲取大赛内容和标准,对原有教学项目进行改造、提炼、转化,不断补充和完善项目课程教学,推进竞赛内容的普及化教学。编写了技能大赛项目为主体内容的精品课程和项目化教材6册,并由华中科技出版社出版和在全国推广,辐射20多个省、自治区及计划单列市有数控相关专业院校,起到以赛促教的示范作用。

2.教练团队化

由深圳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卓良福牵头,组成10人的教练团队,实行项目负责制,连续多年承办广东省大赛集训工作,根据国赛考核要点,分工明细、发挥教练优势,重难点集中讨论攻关,形成团队化指导,2017年广东省四个代表队全国获国赛一等奖。2017年承办了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练研修班,分享大赛经验,发挥名师工作室的示范作用。

3.选手梯队化

专业组建大赛俱乐部,以技能教学为基础、以大赛训练为主线、以“技能节”为平台,从学生入学开始强化技能训练。采取“入门级”“预备级”“备战级”三层推进训练,形成选手梯队结构。“入门级”选手以第二课堂训练为基础,选拔出“预备级”选手形成项目集训,“备战级”选手通过内部竞赛在项目集训队中产生,在选拔参赛选手过程中强化学生技能学习的过程。

4.管理规范化

将技能训练融入教学常规管理,建立和完善各项制度,实行专人管理。一是常规工具、耗材信息化管理,实行仓库数字化管理。二是健全车间、实训室管理制度,规范行为,设备使用等达到规范化管理的工作标准。三是实行专人管理,明确职责。结合企业标准和技能大赛要求,形成技能训练和考核标准,规范技能水平的评价标准,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促进技能教学全面推广。

5.训练多样化

竞赛选手应具有较强综合能力,适于形式多样的针对性训练。在训练内容上采用单项训练、模块训练、综合训练;在能力项目上开展体能训练、心理素质提升训练、竞技能力训练、团队化师生配合效应训练等,并通过市内、省内、全国层层交流增强选手实战能力。

6.资料信息化

技能训练项目组织方案、训练内容、训练资料、选手训练情况等均形成电子档案,实现资料共享。训练过程中,教练团队成员中专人负责资料的收集、录用、分析工作,把每次训练成绩、存在问题、学生身体状态等数据进行分类对比分析,形成分析报告,供教练团队参考改进训练方案,提高训练效果,发挥信息化管理的示范作用。

中职学校技能大赛“四融六化”训练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三、解决问题

(1)围绕技能大赛,推进选手梯队化建设,开展训练多样化设计,解决中职学生专业学习兴趣不高、技术技能训练不足的问题。endprint

以中职学生的“技能训练”为重点,以数控专业为突破口,通过组建大赛俱乐部,实施“入门级”“预备级”“备战级”三层推进技能训练模式,在参赛选手选拔过程中强化学生技能训练,解决学生专业学习兴趣不高的问题;以单项训练、模块训练、综合训练等为训练方式,以体能训练、心理素质提升训练、竞技能力训练、团队化师生配合效应训练等为训练内容,解决学生技术技能训练不足的问题。

(2)围绕技能大赛,通过教练团队化,解决教师专业发展缓慢的问题。

针对在参赛和教育教学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形成大赛研究课题,从教师中组建教练团队,采取竞赛与科研融合,通过校企合作方式,集中讨论公关,形成教练团队化指导,培养“双师型”教师,解决教师专业发展缓慢的问题。

(3)围绕技能大赛,推动竞赛内容课程化、竞赛资料信息化,解决原有课程内容陈旧、专业建设动力不足的问题。

围绕技能大赛,将专业建设、课程改革等与技能大赛紧密结合。一是推进竞赛内容的普及化教学,不断补充、完善课程教学内容;二是通过竞赛资料信息化,将技能训练内容、资料、选手训练情况等形成电子档案,供专业建设参考;三是编写以技能大赛项目为主体内容的项目化教材。

四、实践创新点

(1)创新性地将技能大赛与教学、生产、科研、创业四者相融合

除了将技能大赛与教学、生产、科研相融合外,创新性地提出技能大赛与创业相融合,符合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在数控专业,围绕技能大赛,依托技能大赛俱乐部成员,基于自创的数控虚拟公司,三年级竞赛队负责公司的运营与生产管理,二年级生产隊负责加工工艺和技术难点公关,一年级服务队负责产品质量控制意识,不同学段学生的创业能力均得到培养。

(2)创新性地提出三级竞赛选拔制度、三层训练递进模式,真正实现竞赛全员参与、人才梯级选拔

三级竞赛选拔制度是针对不同学段学生的参赛引导,即:一、二年级学生参加区技能竞赛,二、三年级参加国赛、省赛、市赛;三层训练递进模式是针对不同技能水平学生的训练指导,即:“入门级”选手以第二课堂训练为基础,选拔出“预备级”选手形成项目集训,“备战级”选手通过内部竞赛在项目集训队中产生。通过三级竞赛选拔制度和三层训练递进模式,真正实现竞赛全员参与、人才梯级选拔。

(3)充分调动“五方力量”,创新大赛获胜的运行机制

技能大赛充分调动“五方力量”,处理好“五方关系”,形成了“领导方负责在人、财、物上全方位支持;组织方负责保障大赛的公正、公平、公开;专家方负责对接专业培养目标,是大赛技术的引领;教练方负责解决大赛与教学存在的难题。选手方具备“智慧、事业、责任、感恩”的素质,真实展现技能大赛的成果,创新大赛获胜的运行机制。

五、实践成效

(1)大赛“四融六化”训练模式在全国推广

2011年9月开始,大赛“四融六化”训练模式在全国推广,应邀到省重庆轻工业学校等50多所学校进行讲学推广,2017年承办广东四个代表队集训工作,全部获得国赛一等奖,举办2017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数控项目教练研修班,全国近100名教练受益,接待了全国34个学校、团体来校交流大赛,受益师生达2800人。

(2)学生技能水平高,就业质量、创业能力强

10年来,累计培养1000名学生参加各类各级大赛,获得国家、省、市、区技能大赛奖项280个,其中,国家级一等奖9个。成绩在广东排名第一,全国名列前茅。毕业生“双证”100%通过率。就业率达98%,为企业输送650名高素质技能人才,叶丹群、冯秋明等近百名同学已成为知名企业骨干月薪过万;陈子强、周荣辉同学已留校工作成为优秀的双师型教师;大赛选手黄家和等10名同学,创办了以3D打印为主的深圳市捷新技术有限公司等数十家企业。

(3)大赛对教师专业发展作用巨大,培养一个名师团队。

10年来,数控专业教师团队坚持“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发展”,10名教师通过自身参加和指导学生参加各类各级技能大赛,培养卓良福教师成为国家级数控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人员,欧阳笑梅等5名教师成为全国、省级技术能手,10名教师指导学生获全国大赛一等奖9个,成为国家级金牌教练获“全国优秀指导教师奖”,8人被评为市、区高层次人才,累计获得政府奖励400多万,人才住房8套。被深圳市教育局和总工会分别授予“卓良福名师工作室”和“卓良福劳模创新工作室”,形成全国有名的卓良福名师团队,双师型教师100%,16名专业教师都具有技师或中级职称以上资格。

(4)大赛有力地助推了专业的建设和发展

数控专业通过以赛促专业发展,建设了全国重点专业、精品课程、名师工作室、大赛俱乐部等,先后被评为“国家示范校重点建设专业”、“国家级数控实训基地”,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广东省重点专业、深圳市品牌专业、广东省职业技能大赛突出贡献奖。连续多年承办广东省、深圳市技能大赛及集训工作,担任全国机械行职委中职模具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职数控综合组组长单位,深圳市模具技术学会副会长单位、深圳市先进制造教研组组长单位,主持广东省教育厅重点项目课题《广东省数控专业中高职衔接专业教学标准及课程标准研制》,编写技能大赛丛书6册。为深圳200多家行业(企业)提供高水平技术人才和服务,在职业教育中发挥辐射引领作用,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五、结语

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方针的重要举措,技能大赛是我国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水平技能型人才培养选拔的重要途径,更是促使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助推器。学校坚持“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发展”,大赛不仅仅是为师生搭建了成长、成才、成名的平台,更重要是通过大赛促进专业的发展,促进师资队伍培养,促进专业教学改革,促进实训基地的建设。endprint

猜你喜欢

竞赛大赛技能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数学潜能知识竞赛
创新思维竞赛(3)
大赛主题:我的阅读·我的童年
拼技能,享丰收
创新思维竞赛(6)
最美证件照PK大赛
画唇技能轻松
小鲜肉不可不知的生存技能
“我爱海洋”知识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