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企合作环境下“成功元素”职业素养的政治教学培养

2018-01-31朱放敏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18年1期
关键词:情商知识点职业

朱放敏

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孩子们健康成长并获得成功,评价职校毕业生是否成功的标准就是来自市场和企业对他们工作情况的反馈。目前,在职业教育中,校企合作已是大势所趋,在这样的环境下,市场和企业的反映可以说是最真实的要求,通过一系列的调查,目前的就业市场对毕业生除了基本能力外非常一致的是对他们内在的职业素养方面的要求,正如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所说的“水平比文凭更重要,情商比智商更重要”学校只有改变过去以成绩作为唯一评判标准,把教育与企业完全脫钩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更注重投入更多的成功元素的素养教育,并把这种教育培养列入到日常的课程中不断地应用和实践,才能与时俱进。“春风化雨,润物无声”通过几年的教育让孩子们不知不觉拥有越来越多的成功元素,成为受市场欢迎的实用型人才

一、深入企业实践,了解社会需要的“成功元素”是什么

职业教育是目前一些发达国家非常重视的一门教育,目前我国也越来越重视这种教育。职业教育中什么样的毕业生才是优质毕业生?毋庸置疑的是一定要有相应的技能。纵观各界成功人士无不如此:刘翔靠跨栏成功;朗朗靠钢琴成名;丁俊晖靠高超的斯诺克技术横行世界;李嘉诚是商业中的精英;华罗庚是数学界的名人;齐白石是书画界的名家;沈从文是文学界的巨匠……很多人都希望能拥有和她们一样的成功,但怎样才能成功这是个需要深入探究的问题。是成绩好有技能就

代表能够成功了吗?事实并非如此,中国的一些相关机构对中国从1977年到2006年这30多年间的1000多位“高考状元”进行了跟踪调查,结果让人唏嘘,那些曾经风光一时的状元们几十年后竟然没有一位成为行业领袖和顶尖人才的,反而如今都过着平凡的日子,职业成就完全低于社会预期。而我们熟知的那些名人们,鲁迅先生仅仅是中专学历,巴金是成都外国语学校的肄业生,华罗庚只是初中毕业,李嘉诚只有小学学历,齐白石甚至连一天学也没有上过,但这一点都不妨碍他们取得非凡的成就。其实纵观无数的成功人士,他们身上共同的地方就是都拥有相应的“成功元素”,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情商。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说过,“未来的世界,方向比努力重要,能力比知识重要,健康比成绩重要,水平比文凭重要,情商比智商重要”;新东方创办人俞敏洪也说过“在人生成功的公式上,情商素质是占有一定比值的,是绝对不能缺少的一部分,”现在更流行的说法是成功等于20%的智商加上80%的情商。所以说情商对于成功是个绝对重要的因素。

作为新时代职业学校的教师,在校企合作这样的大环境下,我们可以利用这种便利的优势亲自进入市场和企业去调查聆听他们的意见,在把这些内容融入到我们的教育教学中。

这些年在校企合作中,笔者曾拜访了大大小小数家企业,以电商毕业班学生为例,以下表格是几个代表企业对中职毕业生的一些职业素养的要求反馈:

可以看出,企业对我们职业学校的毕业生们都有着相应的职业素养方面的要求,那么究竟什么是“职业素养”呢?职业素养是指从业者在一定生理和心理条件基础上,通过教育培训、职业实践、自我修炼等途径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职业活动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基本品质。大概包括:人际交往能力、挫折抵抗能力、同理心、独立性、实际验证、自我激励、自律的能力、问题解决、乐观精神、责任心、情绪管理和自信心这十二项基本素质。

从以上对成功元素的分析,我们可以大致了解到拥有成功元素的人为什么会更受市场欢迎更容易成功了。因为他们都是充满自信心、责任心、同理心、并且乐观、自律、善于人际交往、抗挫折、情绪管理、解决问题、自我激励都比较强的人。也就是我们通俗意义上情商高的人。他们善于激励自己也善于激励别人。情商高的人常常面带笑容,充满热忱。所以很容易看出来,情商高在社会生活中是如鱼得水,成功自然只是早晚的事。那么在政治课的日常教育教学中如何才能注入成功元素呢?笔者觉得以下几点非常重要:

二、运用哲理故事和理念构建“成功元素”教育的指导思想

哲学是一门充满人类智慧的学问,人生发展需要哲学的指导。哲学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对成功元素的注入可以说起到一个大的指导方向的作用。

(1)关于培养责任心方面

笔者在上哲学课时首先给学生们讲了古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的故事,故事中苏格拉底的学生也同样问了苏格拉底一个问题“人生是什么?”当时苏格拉底并没有直接回答他们,而是把他们带到一片苹果树林,要求大家从树林的这头走到那头,每人挑选一个自己认为最大最好的苹果,不许走回头路,不许重选。结果学生们都对自己的选择的苹果不满意并要求重新再来一次,但苏格拉底语重心长的和学生说:孩子们,这就是人生—人生就是一次无法重来的选择。”通过这个寓意深刻的故事告诉同学们,人生是没有回头路的,必须郑重选择。面对无法回头的人生,我们只能做三件事:郑重选择,争取不留下遗憾:如果遗憾了,就理智地面对它,然后争取改变;假若也不能改变,就勇敢地接受,不要后悔,继续朝前走。这样就让同学们从心底树立一个责任的意识,因为面对人生路上无数的选择每个人都必须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2)关于培养恒心毅力方面

恒心毅力作为非常重要的成功要素之一也是不容忽视。在哲学课上笔者发现了一个关于苏格拉底的很有意义的哲理故事,这个故事讲的是在开学第一天苏格拉底要求所有学生做了一件最简单也最难得事就是甩胳膊,每天要甩300次,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动作,要坚持下来也非常不容易,所以每过一个月都会有一些人放弃,一年过去时,最后就只有一位学生还在坚持了,而这位学生就是后来古希腊的另外一位大哲学家柏拉图。这个哲理故事说明的是选择了还要坚持。成功贵在坚持。通过类似的这些哲学故事让同学们站在哲学的高度看问题和做事情,学会面对人生并且用恒心毅力坚持负责到底的精神。

哲学博大精深,成功元素中的每一个元素都可以找到有说服力的案例和相对应的哲学原理。并且由此及彼,让学生们在明白道理的同时能应用到自己的生活和未来的工作中。endprint

三、认真研读课本,找准知识点作为“成功元素”的切入点

政治课本上每一章每一节都有很多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可以说包罗万象,但并非每个知识点都有利于进行成功元素的教育,所以能不能找准知识点进行成功教育非常重要,找得好可以做到事半功倍,找不好则变成事倍功半。不过只要做个有心人,其实整本政治课本中这样的知识点还是可以找到很多个的,而每个这样的知识点都是进行成功元素教育的最好切入点。比如说我这学期上《哲学与人生》这门课程,笔者通过仔细研读,精心备课,发现了一些非常合适于进行成功元素教育的切入点。在讲自觉能动与自强不息这一章的时候,笔者觉得这是一个适合对学生们加入抗挫折性教育的切入点。笔者找到了公益女孩瓷娃娃魏瑞红的相关视频《玻璃女孩水晶心》,当学生们看到掰个烧饼都会骨折的魏瑞红,不但努力做到了生活上完全自理,不拖累别人,而且通过自学考上了北大的心理咨询师,出了书还开设了帮助别人的瑞红心理热线时,学生们都被她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所感染,特别是当看到魏瑞红这样的情况居然还赢得了一份真挚的爱情,学生们真正被触动了,大家觉得像魏瑞红这样自身身体条件这么差,人生面临重重困境的人尚且可以靠自强不息的奋斗赢得美好的人生,作为一个健康人更加没有问题了。

除了这个事例,辞职还找了舞出我人生中的最美舞者廖智的事例,她在汶川地震中失去双腿的廖智,戴上假肢后舞姿非常优美,一脸的阳光灿烂,当她穿上漂亮的舞裙翩翩起舞的时候,学生们再次受到了震撼,这根本就是个舞蹈家,哪里看得出是个没有双腿的人呢?有一种精神叫作坚强,这个女孩的精神感动了所有人,她的搭档杨志刚说我第一眼看到这个女孩我就想,不管她有什么样的心愿我都愿意尽自己的全力去帮助她完成。评委杨丽萍也发自肺腑地说,看到廖智就好像看到了童话中的小人鱼,每跳一步都是在刀尖上行走一样。当然能体现这个精神的事例远远不止这两个,比如乒乓球世界冠军邓亚萍的开学第一课,讲述她的奋斗史,无臂钢琴师杨伟战胜困难用脚弹出优美的乐曲,贝多芬在失聪的情况下仍然创作出第九交响曲等很多的事例,把理论和这些事例相结合,找到最能触动学生们心灵,最能引起共鸣的切入点,这样就会对学生们战胜困难,抗挫折性进行一个良好的教育,这也是成功元素注入的一个重要运用方法。

四、通过各种活动,把“成功元素”融入到现实

“紙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所谓实践出真知,在进行了一段时间的成功元素头脑风暴式的理论教育后,笔者觉得要想提升效果必须要开展一些实际的活动。做到知行统一,这样得来的效果也是不可小觑的。虽然教学局限于课堂这个小舞台,但还是可以有很多实践的方式方法和很多发挥的空间,比如:在讲发展变化与顺境逆境这一章时,笔者让学生们提前准备,组织了一个班级辩论赛。正方题目是“顺境更有利于于人生的发展”,反方是“逆境更有利于人生的发展。”辩论选出了正反一、二、三、四辩,为了让全班学生都参与进来,笔者又让其他学生分别参与到各自支持的论点的那一方的自由辩论中来。并且播放了相关辩论视频以便于大家学习怎样辩论,学生们在辩论时非常投入,群情激愤,达到了开拓思路,提升口才和交流学习的目的。

还可以结合学校开展的一些活动来加入成功元素的教育,比如在讲普遍联系与人际和谐这一课时,学生们了解到了人际交往的重要性,和谐人际关系对成功的推动作用。比如美国著名的汽车推销员乔·吉拉德他的成功就得益于他对每一位顾客的重视,他能认识到每一位顾客背后都站着一大群的潜在客户。在学习这一章节时,为了在实践中提升学生们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结合学校的义卖活动,笔者提前给学生布置了任务。要求学生们预先做好功课,比如每个人都联络好一些客户,做好宣传,做好小组的分工合作,要求体验并记录下在这次活动中都与哪些人有联系?是怎样的联系?这些练习与活动效果之间有什么关系?从而体验和谐人际关系对人的活动和发展的意义。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们不但从理论上理解了人际关系的重要,从实际中更对此有了深刻的体会,起到了一箭双雕的效果。

这样的活动可以根据情况灵活安排,比如:演讲,辩论,社会实践,拓展活动,通过分组竞争,分工合作既很好地培养了他们团队合作能力又激发了每个成员的信心,锻炼了他们的能力。

五、跟踪调查,促成习惯养成

西塞罗说“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好的习惯会让人受益终身,坏习惯也会毁了人的一生。成功元素的教育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把它注入学生们的思想行为中并且让它生根发芽必须要通过长期的努力使之成为一种自然而然的习惯。而因为一个班级的学生政治课的教学通常都要跟进两到三年,所以在这两年期间,教师可以做一个日常的跟进,第一可以通过日常的观察,看学生们在理论水平和实践活动中的能力有没有长进。一定要多加引导,不断发现和跟进促成学生们好的习惯的养成。第二,在毕业后,还可以做一些调查问卷以及跟踪访问,了解学校的成功元素学习对其职业成功的作用。

六、结语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政治课成功元素的教育贵在坚持和积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通过成功元素的教育和不懈的实践,相信学生们身上的成功素质会慢慢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endprint

猜你喜欢

情商知识点职业
关于口罩 这10大知识点你必须知道
画与话
情商到底是什么
我爱的职业
知识点自测
二则
“二次根式”复习精讲
科学分析,高效决策
五花八门的职业
关于马术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