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馆校结合对科教发展的相关问题微探

2018-01-29胡玲娜

卷宗 2018年34期
关键词:基本策略优势

胡玲娜

摘 要:馆校结合是未来我国学校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科技类博物馆与学校资源的珠联璧合,将成为平衡科教发展的新举措。为了更好实现馆校有效结合,必然需要借鉴国外经验、了解馆校结合原则,进而采取合理的策略和手段予以贯彻执行。基于此,本文重点围绕馆校结合在科教发展中的应用,从基本概念、优势、遵循的主要原则以及落实的基本策略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论述。

关键词:馆校结合;优势;主要原则;基本策略

在当前我国学校教育——特别是中小学教育发展中,馆校结合的教学方式也已经在提升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综合素质方面收效明显,将“场馆参观”写入课程表已经成为未来科教发展的重要新方向。目前,在馆校结合模式的落实中,其存在的问题相较突出,如,以随机性的校内展览和随意性的场馆参观就略显粗糙简单,学校对馆校结合的执行流于形式,家长对馆校结合的理解存在误差等等,如此也就必然不利于场馆校结合最大价值效益的体现。基于此,在未来馆校结合的实践过程中,必然需要重点把握好:如何充分利用馆校结合的优势;如何更好实现对于自身适应性措施的贯彻落实,确保馆校结合为新时代科教发展护航。

1 馆校结合的概念

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要瞄准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的重大突破。”,“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可见,打造科技实力,先行人才战略。馆校结合既是通过加深科技类博物馆与学校的合作,利用双方优势资源,达成丰富学生认知形式、提升学生科学素质共同目标的科教模式。此外,馆校结合依据协同理论进行教学优化,实现对于所有教育教学资源的综合运用,促使其在实际应用中可以表现出较强的相互协作效果,如此更大程度上提升教学系统性和综合型效果。

2 馆校结合的优势

馆校结合均衡运用科技类场馆的展品展项、空间场地以及学校的教育教材、活动资源,使教学活动新颖生动,对传统教学活动具有较强冲击,优势突出。具体说,首先,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场馆直观高效的可视化资源,对晦涩难懂的课本知识进行了生动的展示,让教师难以讲解的内容一目了然,同时,触觉、嗅觉等感官上的体验激发学生实操能力,寓教于乐的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积极性,一举三得;其次,促进学生正确价值观养成,科技类场馆前沿科技力量及优秀科研成果的展示,触发学生的奋斗激情和爱国热情。

3 馆校结合遵循的主要原则

在馆校结合模式的具体实践应用中,遵循较严格的原则设置,是馆校结合模式能够合理可行的保障。

1)带动性原则。带动性原则是基础,其需要确保科技类博物馆在馆校结合模式的应用中能够充分发挥场馆的吸引力,有效激发学生对于相关教学内容的学习兴趣,并且能够在兴趣调动的同时,使学生投入其中,有效实现对于学生自身的启发,促使其能够获取更多的知识。带动性原则在馆校结合的应用中,还需要确保学生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引领学生开拓思维、激发想象力、打破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进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能力。这是当今社会对于学生提出的一个重要思维品质要求,也是馆校结合模式中最大价值的优化。

2)可行性原则。在馆校合作模式的具体实践中,要确保馆校结合模式具体举措的执行具备较强的可行性,能够最终取得较为理想的实际教学效果。基于此,需要科技类博物馆工作人员对新课标下的教学内容,以及学校教师对场馆展品展项的功能作用都了如指掌, 以确保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不出现内容上的出入和形式上的偏差。

3)目标性原则。场馆与学校应统一明确教学的具体目标,确保相应行动计划和活动方案具备明确的目的性,能够围绕着某一项目标,避免造成时间与资源的浪费,实现馆校结合的最大价值。比如,在山西科技馆最具地方特色的“黄土展厅”,设置了展示山西地貌、人文特点的展项,学生涉及到相关知识时,就可以引入科技馆素材,组织学生进入科技馆,并由对教科书上的教学内容已经了解了的辅导员讲解该历史时期的相关知识,更好实现馆校结合的教学目标。

4)自主性原则。对于馆校合作模式的有效应用,其在具体设置中还需要遵循自主性原则,让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主能动性,打破传统“老师教,学生学”的模式,让学生成为主角,教师仅仅在其中发挥引导或者是辅助作用。在具体贯彻落实中,还需要重点关注师生平等性,确保师生具备理想的平等地位,形成同体验、同思考、教学相长的氛围,以期能够将馆校合作价值发挥到最大。

4 馆校结合实施的基本策略

为最大程度的发挥馆校结合在具体应用中表现出的作用价值,在未来发展中需要切实关注以下几项基本策略的落实:

1)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目前我国馆校结合模式的应用相对而言较为滞后,欧美国家在该方面已经取得了较多的经验,值得我们在未来馆校结合教育模式发展中借鉴运用。如,欧美国家针对博物馆方面的馆校结合进行了深入研究,早在1884年就有所涉及,博物馆教育模式应运而生,并且在1969年后取得了快速发展,加大了对于博物馆教育的推广力度,形成了比较成体系的博物馆教育规范和标准,加深了博物馆和学校的联系。比如英国在小学就要求教师能够带领学生到博物馆进行文化艺术熏陶,并且针对具体流程进行了规范,设定了较为合理的行程计划和参观目标。这些行之有效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参考。

2)加强学校教学内容的研究。馆校结合的主体仍在学校,为此,在研究学校教育的基础上,较好融入场馆的相关资源,促使学校教学内容可以表现出较强的优化效果。针对学校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研究主要就是为了明确馆校结合的具体目标和对象,能够促使馆校结合模式得到贯彻落实,更好实现对于教育项目的推进。比如,对于当前科学实验课的有效开设,就可以作为一个重要研究目标,详细分析科学实验课中涉及到的相关教学目标和难点,判断是否能够通过引入科技类博物馆中的相关资源进行教育,进而根据这一教学目标和要求进行有效的计划、活动,保障科学教育的有效落实。这种教学内容的有效钻研同样也是促使场馆资源能够和学校教育衔接的重要条件,也是促使场馆能够发挥出应有作用价值的重要举措。

3)避免流于形式。为了促使馆校结合能够发挥出较强的实效性,往往还需要规避以往形式化的教学模式,使馆校结合可以具备更强的针对性,能够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着眼点,并且能够最终取得较大成效。在以往我国馆校结合的应用中,虽然很多学校都能够组织学生进入各个场馆参观学习,也能够在校园组织相应的展览活动,但是相对而言过于随意,没有能够较好遵循教学目标要求进行設置。此外,避免馆校结合的形式化问题还要力求相应活动的开设能够引起学生和教师的高度投入,避免仅仅是走马观花式的浏览。

4)培养针对性人才。加紧建设具有针对性的专业人才队伍,可以最大程度上为馆校结合的推进保驾护航,避免因为人力资源的不充分干扰其执行效果。一方面,从学校教育入手,重点加强研究型教师团队的培养,促使教师能够针对自身教学内容进行深入钻研,了解如何借助丰富的场馆资源为自身教学任务提供帮助,进而能够最大程度上发挥馆校结合的效果,规避因为学校教育中的研究不透彻导致的馆校结合不深入的问题;另外一方面,从场馆培训入手,重点加强各个场馆相关人员的培训指导,让辅导员能够提前与学校教师进行沟通研究,同时提供专门的讲解词,使其发挥出更为专业的引导作用。教师与辅导员互通互补,让馆校结合统一流畅。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馆校结合作为未来我国科教发展的有效发展模式,担负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与职责,其对学校教学内容的有效补充是其他教学方式无可比拟的,在以后的发展中,仍需要不断完善馆校结合机制,加大政府监管力度,避免馆校结合流于形式,最大程度实现馆校结合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刘伟男,张松,崔鸿.馆校合作:科学教育发展新路径[J].教育教学论坛,2018(28):28-30.

[2]付雪.馆校合作模式下的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研究[J].客家文博,2018(01):12-18.

[3]王乐.英国馆校合作的历史沿革、成长经验与本土启示[J].现代教育论丛,2017(05):38-46.

[4]王乐.馆校合作机制的中英比较及其启示[J].现代教育论丛,2017(02):80-86.

猜你喜欢

基本策略优势
矮的优势
画与话
例谈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教”与“玩”结合
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的实践与认识
发扬优势 有所作为
谈“五老”的五大特殊优势
第二优势
从优势到胜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