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层博物馆文物库房的科学化管理

2018-01-29张环宇

卷宗 2018年34期
关键词:防护措施

张环宇

摘 要:现阶段,为了保障基层博物馆文物管理工作水平不断提高,需要相关工作人员结合基层博物馆建设实际,充分利用有效技术,确保文物保管质量,以进一步延长文物历史价值。本文基于进一步研究,首先明确了基层博物馆文物库房的科学化管理意义,随后总结了科学化管理方法,希望分析能够提高认识,从而不断提高博物馆文化传承水平。

关键词:基层博物馆;库房管理;防护措施

博物馆是存放文物的主要场所,博物馆库房的日常管理工作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文物的保存质量。在基层博物馆的日常管理中,库房管理属于一个非常重要的管理环节。伴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基层博物馆库房管理工作迎来新挑战,社会也对博物馆的库房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基层博物馆文物库房的科学化管理意义

文物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遗物和遗迹,是不可再生的国家资源。文物有可移动文物和不可移动文物之分。博物馆是可移动文物的主要收藏单位。藏品是博物馆的基础,文物库房是收藏、管理、研究、保护国家文化遗产的重要场所。如果库房管理不善,造成藏品严重损伤、伤缺、焦脆、褪色、霉变、虫蛀、生锈、脱漿脱线、褶皱等状况出现,将导致藏品质量下降、寿命缩短、文物研究价值降低,国家财产就会遭受严重损失。因此博物馆应加强库房管理,为延长藏品寿命创造有利的环境。

据统计,馆藏文物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的主要原因是库房不达标。而影响文物寿命的因素有环境因素和人为因素。环境因素主要是空气温度、空气湿度、辐射光线、空气污染、昆虫危害和微生物繁殖等。人为因素如操作方式不当导致的文物損坏、管理不善导致文物被盗、火灾等。因此加强对藏品的预防性保护,最大限度地减少受自然损坏及人为因素损坏的现象,是库房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所以提高基层博物馆文物库房的科学化管理水平意义深远。

2 基层博物馆文物库房的科学化管理对策

2.1 重视文物库房的科学管理

文物库房是博物馆的安全重地,防盗、防火、防灾样样都要兼顾。库房内外都要技防布控,昼夜值班,加强巡逻,做到技防、人防、物防、犬防多方防卫。制定和实施完善的库房管理制度,如《出入库房管理制度》《文物进出库制度》等。严格履行进出库审批程序,做好出入库记录。实行双人双锁制,杜绝监守自盗。定期检查库房安全情况,确保消防器材及技防设施的有效运转。及时观测各类文物保存状况,勤通风换气,勤防霉除尘,防虫防蛀,确保文物安全。

基层博物馆在这方面可以因地制宜,即使库房条件有限,也可以通过各种形式加以弥补。没有机房监控,可以加强人防、物防、犬防,加大保卫人员力量和巡查密度。没有恒温、恒湿机组,可以勤通风换气,尽量调节库房温湿度,使之接近文物保存的最佳条件。没有专业防虫药剂,可以用最经济的樟脑等代替,如韩城市博物馆利用当地盛产的花椒防虫。用最经济的手法达到近乎理想的效果是基层博物馆在文物管理上应多探索的课题之一。

对文物的管理主要体现在账目管理上,重点在于文物数据库建设。数据库建设是博物馆信息化的一个重要举措。对基层博物馆而言,数据库建设可以说是一次从内到外的蜕变。根据国家文物局制定的统一标准,各馆完成对文物信息数据的采集,不仅摸清了文物家底,更重要的是对本馆文物有了全面的了解。有了清晰明了的账目和卡片以及电子资料,一来方便管理、提取文物,二来有利于文物的系统研究。

2.2 防范自然损坏的具体措施

1)藏品库房选址和结构。藏品保存环境的好坏,库房建设非常关键。藏品库房不仅要有完善的设备和合理的布局,选址和结构也很重要。为了藏品的安全,藏品库房最好建在陈列厅附近,一是为了文物的安全,二是为了减少文物提展在运输过程中的伤害。藏品库房一般要求钢筋混凝土结构并且具有防盗、防震等性能,有严密的防水和隔热层,并有监控报警、中央空调、自动洒水灭火、和恒温恒湿

系统。

2)温度、湿度调节。不同的藏品对温度和湿度的要求不同。木漆器藏品吸湿性强。湿度过低,器物会干裂变形,过高会造成腐朽和虫害,而相对湿度保持在50%~65%对木漆器藏品不会造成危害。纸张类藏品如书画、碑帖、文献、古籍宜低温保存,温度过高老化速度加快,耐折度降低,保存寿命也随之降低,要求库房温度控制在16~18摄氏度,夏季不超25摄氏度,相对湿度最好控制在50%~55%,否则会有虫害繁殖,霉菌滋生。织绣类藏品在高温环境下褪色程度会加快,过于干燥织品会干裂、脆化,过湿会加速老化和褪色。

博物馆库房温、湿度实行自动调节即安装恒温、恒湿机并保持机器常年24小时工作是最理想的选择。但我国大多中小型博物馆因资金不足,设备匮乏,只能实行人工管理,大多采用的方法是库房内设置温湿度测量仪,每天定时观察数值并做好记录,库房温度过高时,就开启柜式空调,湿度过高就进行库房抽风、抽湿。这种无奈之举,有待国家及地方财政加大对库房设施的投入,逐步解决和完善。

3)霉菌和虫害防治。霉菌和虫害对有机质藏品如书画、书本、丝绣织品损害最严重。霉菌传播速度极快,藏品一旦发现被感染,往往就是整箱甚至整库都受牵连,损失非常严重。所以库房及藏品橱柜要定期消毒,藏品进库前必须进行彻底的杀菌消毒,保管员移动文物必须戴手套。发现霉菌破坏后要首先将盛放藏品的橱柜隔离,并对橱柜和藏品进行消毒、通风。发现虫咬藏品必须马上驱虫。要防治霉菌和虫害,必须每年定期放置杀虫药。放药时切记勿将药物放在藏品本体上。

4)防尘、防污染措施。藏品污染包括空气污染和建筑材料污染。空气污染有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臭氧和可吸入颗粒物。环境材料污染有甲醛、苯、氨和发挥性有机物。因此库房选址应远离饭店、厨房、厕所、工厂和其他污染源,库房建筑用材最好选择环保无污染材料。库房要定期清扫,最好配置吸尘器。

2.3 不断完善信息化的管理体系

一是采用无线网络与有线网络结合使用的方法,让网络对文物库房进行全覆盖,这样就极大地方便了管理人员对馆内存放文物档案的调阅和针对库房资料的查阅与核对,使得相关的管理工作既节省了人力,同时又节省了时间。二是构建博物馆的专用网站。因为网络已成为大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手段之一。而通过建立博物馆网站,能够挖掘更多的可利用资源,通过更新入口的设置,能够实现文物信息的持续更新。三是对高科技的数字化技术进行利用。由于博物馆属于进行文化交流的公共场所,所以作为库管人员,在开展文物陈列的时候,应主动更新传统观念,积极将高科技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让观众更加方便、更加清楚地实现对文物的了解。

3 结束语

总之,新时期基层博物馆文物的库房管理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作为文物库房的管理者,应高度重视博物馆文物库房管理工作,加大投入,切实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技能,并结合具体实际,有效引入先进技术,从而不断提升文物库房的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陈红玲.基层博物馆文物库房的科学化管理[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6(07):114-115.

[2]唐欢,江洁,范文奇,王春.博物馆文物库房空气微生物污染情况调查[J].职业与健康,2015,31(15):2088-2092.

[3]孙桂花.浅谈如何做好博物馆文物库房管理工作[J].黑龙江史志,2015(04):82-83.

猜你喜欢

防护措施
校园网安全隐患及其防护措施研究
压力容器的疲劳损伤与防护措施
介入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因素分析及防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