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博物馆纸质文物的保存现状及病害原因探究

2018-01-29梁玮晏

卷宗 2018年34期
关键词:博物馆

摘 要:博物馆纸质文物种类丰富,纸质文物作为文明、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应被全面保护,以免纸质文物受损。本文首先介绍当前博物馆纸质文物保护现状,然后在常见病害总结的前提下,分析病害原因,最后重点探究纸质文物保护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博物馆;纸质文物;保存现状;病害原因

现如今,博物馆文物管理要求不断提高,尤其是纸质文物,实际管理的过程中应做好病害预防工作,这对博物馆事业良性发展,纸质文物利用价值提高有推动作用。由此可见,本文探究“博物馆纸质文物的保存现状及病害原因”这一论题具有必要性,能为博物馆纸质文物管理者提供借鉴。

1 博物馆纸质文物保存现状

1.1 保存方法传统

虽然大多数博物馆管理者高度重视纸质文物保存工作,并制定相对完善的制度,从整体上来看,纸质文物保存效果良好,但由于纸质文物来源不同,并且种类繁多,目前所使用的保存方法相对传统。例如,近现代不同材质纸质文物混合存放,价值较高的纸质文物并未存于珍品库房。简言之,一旦纸质文物保存工作并未做到分门别类,或者纸质文物统一保存,那么会提高纸质文物病害几率,导致纸质文物利用价值降低。

1.2 保存设施落后

大部分博物馆保存纸质文物时会考虑到资金及成本,为了尽可能的控制成本,管理人员凭借人工方式予以管理,进而先进技术、先进设备形式化应用。长时间保存纸质文物于库房、塑料袋,不注意存储空间光照、空气、湿度的调节,或者卫生清洁工作不到位,那么纸质文物极易发生虫害,导致纸质文物文化传播载体作用被削弱[1]。

2 博物馆纸质文物病害原因

2.1 病害表现

纸质文物自身性质较特殊,如果保护工作不到位,那么极易出现不同程度的病害,纸质文物病害表现主要有:色差、污渍、断裂、断线、烟熏、变形、残缺、炭化、褶皱、粘连、锈蚀、水渍等。除了纸张自身存在单一病害外,还极易出现复合病害,即多种病害集中于同一纸质文物,进而影响纸质文物自身价值,会对纸质文物保护产生较大阻力。基于此,应深究纸质文物病害原因,具体原因分析如下:

2.2 病害原因

2.2.1 内部原因

首先,造纸原料组成成分多样,各组成成分比例配置情况以及反应程度对纸张稳定效果有直接影响,其中,纤维素组成成分影响纸张耐磨度,高纯度纤维素、大分子量纤维素的纸张,具有保存时间长、高强度等优点;木质素在磺化反应的影响下,易使纸张颜色变黄,并且纸张质地脆弱,进而这类纸质文物存储时间较短。然后,造纸工艺高低也是导致病害产生的主要内在因素,对比手工造纸法和机械造纸法,前者具有效率低、用时长、柔韧度高、耐磨效果良好等特点,后者具有效率高、用时短、耐磨效果差、易变质等特点。最后,写印材料也是影响纸张持久性的重要因素,这与制墨原料自身稳定性有直接联系。

2.2.2 外部原因

纸质文物病害的外部因素主要有温度、灰尘、微生物、湿度、虫害、光照、空气等。其中,温度过高会加快生化反应进程,并且水汽会在短时间内完全渗透,这为污染气体扩散提供了机会,极易导致纸质文物老化,再加上,温度变化还会产热胀冷缩现象,进而纸张外表褶皱。灰尘特性具体表现在物理方面、化学方面、生物方面,如果灰尘未及时清扫,则纸质文物腐烂速度会加快。微生物具体指的是真菌、细菌等微小生物,纸质文物受微生物影响,纸张颜色泛黄、纸张粘黏、纸张字迹覆盖。光照损害纸质文物,这与光照时间、光照化学反应有较大影响,此外,光氧化也会降低纸张稳定性,影响纸张外观。

2.2.3 人为原因

一方面,纸质文物保护资金准备不足,并且保护技术水平较低。由于纸质文物保护工作具有系统性,这项工作对环境、技术、资金、人员有较高要求,如果资金供应不及时,那么保护设施不能及时更新,进而影响文物保护进程;如果保护技术不到位,则会降低纸质文物保护质量。另一方面,纸质文物形式化鉴定。现如今古籍图书、石刻拓片、近现代纸质文物的专家鉴定工作不到位,意味着未被鉴定纸质文物价值会长时间得不到认可,进而接下来的管理工作不能及时跟进,导致纸质文物受损的几率较大。

3 博物馆纸质文物保护措施

3.1 应用保护技术

为了避免纸质文物受到病害,延长纸质文物老化速度,应用保护技术是极为必要的。常见保护技术有四种,第一种即脱酸法,通过中和纸张酸度來增强纸张耐折度,控制PH值在5.5左右,能够达到脱酸目的。目前,洗画机在纸质文物清洗中取得了良好效果,并且具有较强实用性,借鉴意义较高。第二种即托裱法,它属于传统加固方法,该方法适用于文字纸张,根据实际需要应用干托法或者湿托法,能够对纸质文物及时保护。第三种即字迹显示法,即应用物理法或者化学法清晰显示字迹,字迹显示法在近现代纸质文物中具有较高适用性。第四种即加固法,利用纸浆修补法、物理/化学加固法保护碎裂纸质文物,确保碎裂纸张完整粘结。

3.2 营造良好的保护环境

这种保护措施主要是针对外部病害进行防控,首先,合理控制纸质文物温湿度,尽可能保证温湿度在要求的范围内,其中,恒温恒湿空调系统在温湿度调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BMC湿度调节剂在湿度控制方面有明显优势。其次,应用防霉防治法控制微生物病害,由于微生物种类多样,因此,有针对性的使用防霉药物添加法、吸附法、喷涂法、涂布法进行灭菌。防霉药物选用的过程中,应避免影响纸质文物色泽以及质感。再次,做好纸质文物紫外光防护工作,优选隔热、遮光、夹层玻璃,纸质文物展示的过程中,安装感应灯,尽可能延长纸质文物展示时间。然后,控制空气污染,管理人员及时排除污染源,并做好空气过滤工作,针对纸质文物及时消毒。最后,全面防治虫害,针对纸质文物保存环境及时清洁,合理控制温度及湿度,细致挑选具有保存功能的橱柜、囊盒,必要时应用物理方法灭虫。

除了上述介绍的几种保护措施外,还应做好纸质文物预防性保护工作,创新预防性保护理念,提高管理者纸质文物保护的责任感,与此同时,将科学管理与技术保护相结合,彰显传统保护方法的优势。此外,制定、完善纸质文物保护制度,以此规范保护行为,为保护工作提供正确方向,尽可能降低纸质文物病害几率。最终博物馆纸质文物保护工作能够规范化、标准化推进,这对博物馆持续创办,纸质文物文化内涵彰显有促进作用[2]。

4 结论

综上所述,博物馆纸质文物保护工作以及病害防治工作势在必行,在了解保护现状、分析病害原因的基础上,提出可行的保护措施,这对精神文明社会构建、纸质文物文明传承作用发挥有积极意义。此外,有利于促进博物馆事业稳健发展,能从整体上提高我国博物馆纸质文物保护水平。

参考文献

[1]陈晓琳.纸质文物保存与展示关系探索[N].中国文物报,2016-04-29(007).

[2]赵阳,徐东良,陈玉珍.吐鲁番博物馆馆藏纸质文物的储存与展示环境评估[J].吐鲁番学研究,2015(01):104-117.

作者简介

梁玮晏(1987-),女,汉族,山东省威海市人,本科,中级,研究方向:文物保管。

猜你喜欢

博物馆
开启博物馆奇妙之旅
去博物馆shopping
博物馆里的“潮应用”
『博物馆之城』如何建?
博物馆里的“虎”
博物馆
流淌在水上的博物馆
露天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