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文关怀视阈下的90后医学生心理疏导研究

2018-01-29何兴新

科技资讯 2018年22期
关键词:心理疏导医学生人文关怀

何兴新

摘 要:医学生与其他专业学生一样,容易在就业、生活、学习、恋爱等问题的压力下产一系列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可分散医学生注意力,使其无法在学习或工作中集中精神,出于“一切为了学生”“以人为本”的理念,给予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并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就显得极为重要。本文主要以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因素为切入点,分析医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探索人文关怀视阈下医学生心理疏导方法。

关键词:医学生 心理疏导 人文关怀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08(a)-0194-02

习总书记在十八大中做过重要讲话,要求“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养学生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心理疏导工作是现代教育的重要一环,其既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的关键手段。对于医学生来说,人文关怀视阈下的心理疏导工作有效与否是培养学生健康心态、良好心理素质、高尚医德的重要内容,这不仅影响到医学生自身的发展,还会对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1 医学生心理问题产生原因

1.1 自身因素

我国现阶段的医学人才培养主要通过卫校培训以及高等教育实现,这其中涉及到学生身份和生活环境转变,很多医学生需要离开熟悉的城市进行学习,校园环境对于其来说是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同时这也意味着学生脱离家庭庇护,需要一个人解决学习、生活、社交等方面遇到的问题。部分学生存在自我认知能力差、社会适应能力弱、心理承受能力低、生活自理能力不足的问题,因此无法妥善处理学习、生活和社交上的问题,感到无所适从后逐渐变得紧张、焦虑、多疑、自卑,有些学生甚至会变得畏惧校园、抵触社交或偏执易怒,这种个体能力上的不足会导致学生心理压力的积累,逐渐演变成严重的心理障碍或心理问题。

1.2 外部因素

医学生必然需面临实习与就业问题,实习与就业问题也会导致医学生心理问题。在实习过程中,其需要承受来自心理的压力、工作的压力,以及当前紧张的医患关系造成的压力,在多重压力的负担下,心理承受能力较低且比较敏感的医学生容易变得抑郁、焦虑,如果找不到合理有效的途径帮助其疏导心理压力,学生可能变得消极自闭。尤其是在物质精神生活较丰富的今天,学生极容易在外部诱惑中变得消沉,比如沉迷于网络虚拟环境、沉迷于放纵欲望,从而偏离医学教育的根本目的。

2 做好医学生心理疏导工作的意义

做好医学生心理疏导工作对学生自身发展和我国临床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均具有深远的意义。

首先,对学生自身人格塑造以及自身发展的意义。心理问题必然会对学生生活、工作、学习产生影响,通过心理疏导排解学生心理压力、解决其心理问题,可以使学生有更多的精力用于学习和生活,这有利于学生学习医学知识并以积极的态度应对生活问题,进而有利于学生学习成绩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其次,通过心理疏导帮助塑造学生人格、构建学生正确的三观。不可否认,学生的心理状态与学生的人格、三观之间有密切联系,学生的人格会影响学生心理,学生的心理会影响学生的三观,三者之间有相互作用,其中良好的心理是中间纽带,因此做好学生心理疏导工作,使其具有积极乐观自信的心态,既是思想政治工作的环节,也是塑造学生人格、培养学生三观的环节。

最后,做好医学生心理疏导工作对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具有长远的意义。根据时间来推算,现阶段90后医学生是我国临床教育的应届生或在校生,其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生力军,是我国未来医疗卫生事业的中流砥柱。如果不能有效解决其心理问题,可能会影响到其临床技术、服务态度和医德,若学生技术不过关、服务态度差、医德不足,这将不利于我国卫生事业发展。

3 人文关怀视阈下的90后医学生心理疏导方法研究

3.1 以学生为本位进行疏导

人文关怀视阈要求在进行学生心理疏导时要以学生为本位,将学生放在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心。因此辅导员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别,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技巧帮助其排解心理压力,释放心理负担,坚持以科学有法的方式进行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亦师亦友的沟通交流中培养师生间信任,这样心理疏导工作才能实现高效,学生也会做到有问题向辅导员寻求帮助,辅导员的心理疏导工作才能走到学生心里去。

3.2 多元化的心理疏导

在过去的教学实践中,心理疏导工作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辅导员或教师多采用私下谈话、帮会宣讲等面对面沟通的方式进行。随着科学技术的加速发展,开展多元化的心理疏导工作显得更加重要。

首先,可通过集体活动的方式来进行学生疏导。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是会互相感染和互相影响的,通过集体活动的方式可以实现正能量在学生之间的相互传播,学生在集体活动中也能够实现学生之间的个体交流,这既是社交的过程,也是学生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过程,更是学生释放心理负担的有效方法。通过各种各样的集体活动,如课外素质拓展、社区义务服务等,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正能量并受之影响,在集体活动中感悟团队合作精神、社会服务精神,这对学生人格塑造、三观培养、医德建立均有积极意义。

其次,可通过线上交流进行学生心理疏导。传统的谈话式心理疏导,容易受到场所、时间的限制,虽然面对面沟通时辅导员更容易掌握学生的心理状态,更方便辅导员展开工作。但不可否认,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认知差异也可能导致学生的心理问题,比如有些学生天生对教师有畏惧心理,害怕面对教师,甚至在教师面前会变得恐惧、自卑。那么不妨在现代多媒体技术基础上建立线上时时心理疏导,辅导员可以通过微信、QQ等线上社交平台与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沟通。这种沟通具有实时性、不受时空间限制的优势,且可以避免学生难以面对教师的尴尬情况出现。同时线上心理疏导工作可以实现匿名,学生也因此可以将一些比较隐私或个人的问题进行咨询,更尊重学生的个体情况,体现人文关怀。

参考文献

[1] 吴华韵,许耿华,尚鹤睿.团体心理辅导与沙盘游戏对提高医学生沟通能力的实证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7,25(4):577-581.

[2] 关慧.论团体心理辅导对改善医学生思政课学习效能的作用[J].中国继续医學教育,2018(1):28-30.

[3] 朱蓁蓁,郑玉英,姜红.基于医患关系浅谈对当前医学生心理健康的工作研究[J].中国健康教育,2016,32(2):181-183.

[4] 苏伟,苏蕊,郭晓琳.微网络模式下医学生心理咨询模式探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7(2):52-53.

猜你喜欢

心理疏导医学生人文关怀
论中职医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医学生职业道德毕业论文考试的实践与思考
医学生优秀传统文化缺失现状调查报告
重视EAP工作增强员工幸福感的实践与探索
浅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疏导与教育
对员工的人文关怀,是预防工伤事故的重要手段
论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文关怀研究
加强施工企业员工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的探究
浅议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