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轨道交通通信工程建设要点分析

2018-01-29江凯

科技资讯 2018年22期
关键词:通信工程城市轨道交通

江凯

摘 要:作为现代交通体系中的重要部分,轨道交通系统极大地缓解了城市交通压力。轨道交通能够为城市交通系统提供更加全面的交通网络,为民众的出行提供巨大的便利。轨道交通系统的有效性、安全性离不开通信工程的建设,其通信系统包括交通通信、公共通信以及公安安防3个系统。通信系统能够为轨道运营与监控提供数据支持,负责轨道运营信息发布,因此其可以极大地提高轨道交通的安全性。现本文从轨道交通特征分析轨道交通常用通信技术。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 通信工程 通信传输 信息建设 管线改迁

中图分类号:U2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08(a)-0049-02

1 城市轨道交通常用通信技术

1.1 多业务传输

多业务传输又称MSTP。MSTP运行中具有这样几个特点,首先,MSTP使用数字传输,因此能够保障通信系统所有物理结构统一,这样轨道通信系统假设将更加便利。其次,MSTP的传输网络的通信结构具有简化、分明的特点,极大地提高了通信系统综合性能力。再次,MSTP还能够实现以太网传输业务的二次汇聚,实现以太网和其他网络数据的交换和传输。最后,MSTP有着很强的自我修复、可靠性、稳定性,是保障交通通信正常运行的关键。轨道通信系统的MSTP技术可以实现通信网络业务的一体化建设,借助于MSTP技术的运用,在简化了通信网络层次的同时,能够大大减少通信系统建设投入。

当然MSTP也有着自身的弊端,那就是通信网络节点和MSTP末端处理能力为反比关系。也就是说节点越多,那么MSTP末端能力越弱。MSTP信息传输利用的是PPP技术与ML-PPP技术,不仅占有者较多带宽,同时也会影响MSTP工作效率。

1.2 开放式传输

开放式传输又称OTN。OTN技术在轨道通信系统的应用有着极好的实践效果。首先,以OTN技术为载体的轨道通信系统能够将轨道通信视频、音频等所有数据完成一体化转化,这大大简化了网通信接口与网络结构。其次,OTN技术可以合理分配带宽,相较于其他技术而言,OTN技术带宽利用率更高。再次,OTN技术应用的是分布式网络,这种结构可以大大提高通信系统建设便利性。最后,OTN技术可以兼容不同数据接口,能够实现高质量的视频、音频数据传输,以及多点广播。但相对的OTN技术相较于MSTP技术来说投入成本也更多。

1.3 异步传输

异步传输又称ATM。ATM技术在轨道通信系统中的价值主要体现在这几个方面:首先,ATM能够使轨道通信网络设备接口标准化,从而实现与其他设备监理更好的通信关系。其次,ATM技术的带宽分布更加灵活,因此有着较高的带宽利用率。

1.4 弹性分组环

这种技术的应用有着这样几点特征:首先,弹性分组环和欣慰IP,也就是说这种技术的网络层次有着非常简便的结构,有着很高的带宽利用水平。其次,弹性分组环能够保障通信网络的可靠性、稳定性。即插即用的模式对后期设备维护来说比较方便。不过这种技术也有一定缺陷,需在构建时引起有关部门与人员的重视和注意。

2 轨道交通通信工程施工方案

轨道通信系统建设应遵照下述几点原则。

首先,必须保障通信系统的通用性,以便满足不同格式数据的处理需求。除此之外通用性还能为后期通信网络拓展提供更多需要的接口,提高了通信系统的扩展性。

其次,通信系统必须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选取和设计轨道通信系统方案时,必须以稳定性和可靠性为前提,建设先进且实用性强的通信系统。

再次,还要注重通信系统的节资与安全。轨道通信系统是非常庞大的系统,会涉及到大量的资金,因此,必须在保障通信系统质量的基础上,平衡成本和质量的关系,予以通信系统的安全性重视。

最后,必须重视轨道通信系统维护需求,注重通信系统模块化建设与设计,为其后期扩展与维护提供支持。

轨道通信设备选型需要确保其子系统设备结构符合通信设计需求和方案。通信接口必须满足标准化需求,提高通信实用性。目前轨道通信系统常用介质为6.652光纖与6.655光纤。6.655光纤具有着较高的性价比与应用范围,所以,现如今国内轨道通信系统常用6.655光纤。在构件通信系统时,必须为通信光缆和光纤提供良好的防护。相对来说通信光缆和通信光缆有着很大的容量和很强的防护效果,可以传输更多通信数据,具有抗干扰和屏蔽能力。

3 轨道交通通信工程施工要点

轨道通信工程建设必须注意下述内容:在建设通信系统时,必须对材料做进场检测,从而确保通信工程所用材料的质量和安全。进场设备必须提前做好调试和试运行工作,以便进场设备可以满足所有的安装条件。在结束通信设备与材料检测和调试工作后,必须及时完成桥架、缆线的铺设与安装。在桥架与缆线施工后,铺设光电缆,构建通信系统线缆骨架。在结束所有轨道通信系统的设置与安装工作,且完成接地测试系统、电缆、光电缆的安装和运行测试后,对垫管、光电缆、通信设备进行运行测试,通过调试系统,确保轨道通信系统的质量和功能达到预期设计要求。轨道通信系统施工中可以用样板施工方法,即在施工中于某区段做样板化施工。在后续施工中以前期试点样板施工流程和方法为参照、轨道通信工程施工必须做好各级部门的有效组织与安排,严格遵照技术标准和国家规范操作,保障轨道通信工程施工质量。施工过程中项目负责人必须建立机械安保体系、安全防护体系与安全生产体系。

为使轨道通信工程质量达到预期设计要求,施工方就必须重视作业人员技能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施工技术与施工水平,从而实现高标准、高质量的项目施工。轨道通信工程施工必须积极运用RAMS体系,为通信工程施工提供可额为星宿、安全性、可靠性的综合管理与评价,指导轨道通信工程建设。除此之外RAMS体系还可以及时发现轨道通行系统安全隐患。因此RAMS体系可以有效减少通信系统故障发生几率,最大限度地保障通信系统稳定、安全运行。最后还要做好管线摸排,确定管道规模,贯彻共建共享理念,从而在保障施工质量的同时,节约通信施工成本。

4 轨道交通通信管线改迁技术

轨道交通通信管线改迁基本分为以下3个阶段。

第一阶段:主要为位于主体结构范围内的管线打通临时路由,并进行临时改迁,为主体结构施工腾出断面。

第二阶段:将受地铁出入口影响的管线进行改迁或保护。

第三阶段:将临时路由上的管道和线缆全部回迁至原有断面。

管线改迁的质量将直接影响网络潜力。常用技术包括“同沟同井方式”铺管、“同沟不同井方式”铺管、微控地下定向钻孔敷管、下沉保护、悬吊保护、剖管保护、延伸杆距等。特殊场景则需采用微管微缆、塑合金分拆式引上管等新技术。其中微管微缆是光纤气吹布放技术,将微管吹入母管,之后根据客户需求将微缆吹入微管,可以解决运营商管道资源紧缺、投资成本高的问题。塑合金分拆式引上管有着价格低、安全性强、寿命长、施工便捷、美观防盗、对接灵活的优势。因不同地铁结构与工艺不同,所以管线改迁技术也有一定差异,需针对性设计而不是生搬硬套。

5 结语

轨道通信系统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决定轨道系统能否可靠、安全地运行。本文从轨道通信系统特征出发,探讨了通信系统对轨道交通的价值,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并分析了未来轨道通信系统的发展趋势,以求能够为业内提供经验方面的借鉴。

参考文献

[1] 白子利.城市轨道交通通信工程建设要点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10):66-67,70.

猜你喜欢

通信工程城市轨道交通
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传输系统的方案选择
基于BP神经网络的轨道客流短期预测
智能视频监控系统在城市轨道交通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突发事件分析及对策
智能电网建设与调控一体化发展研究
国有企业信息工程一体化建设管理模式初探
浅析铁路通信工程应用接入网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