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网架的配网输电线路停电分析模块开发论述

2018-01-29陈霍兴张俊陈继忠

科技资讯 2018年22期

陈霍兴 张俊 陈继忠

摘 要:通过开展基于网架的配网输电线路停电分析模块的研究,以提高供电可靠性为目标,集成现有的信息资源,构建以目标管理和停电事件全维度、过程化管理为核心,在电网拓扑网架的基础上,与计量监测高度融合,实现对配网停电的事前可靠性指标预测评价、事中动态跟踪与控制、事后自动统计分析的,具有业务管理、数据自动采集与处理、自动分类统计、智能预测与分析等核心功能。解决配网输电线路的停电定位、停电预警的问题。

关键词:停电分析 基于网架 配网输电线路

中图分类号:TM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08(a)-0035-03

Abstrac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reliability of power supply and integrate the existing information resources, the whole dimension and process management of target management and blackout are integrated to improve the power supply reliability analysis module based on the network frame. The key functions such as business management, automatic data collection and processing, automatic classification and statistics, intelligent prediction and analysis are the key functions of the prediction and evaluation of the reliability index, dynamic tracking and control in the event, and the post auto statistical analysis after the blackout.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outage location and power failure early warning of transmission lines in distribution network.

Key Words: Power outage analysis; Based on grid; Distribution network transmission line

由于电网规模越来越大,电网架构越来越复杂,对基建工程、业扩报装、停电检修等工作统筹安排来编制停电计划变得越来越困难。另一方面,由于电网的复杂性也加大了故障停电分析的难度。

目前在配网中停电管理还是以生产管理中的计划停电进行管理,对于由于故障造成的停电多以事后分析为主,不能及时有效地发现停电隐患和停电区域,从而影响配网故障抢修的工作。

本文拟通过开展基于网架的配网输电线路停电分析模块的研究,以提高供电可靠性为目标,集成现有的信息资源,构建以目标管理和停电事件全维度、过程化管理为核心,在电网拓扑网架的基础上,与计量监测高度融合,实现对配网停电的事前可靠性指标预测评价、事中动态跟踪与控制、事后自动统计分析的,具有业务管理、数据自动采集与处理、自动分类统计、智能预测与分析等核心功能。解决配网输电线路的停电定位、停电预警的问题。

1 停电分析模块技术架构

系统技术架构采用组件化\模块化设计思路,组件之间通过消息机制进行通信和交互,极大地降低了系统各组件之间的耦合度,不仅可支持分布式部署,还能方便各组件独立的升级和发布(见图1)。

1.1 组件注册

其他管理系统通过注册组件服务,实现组件服务的调用。通过调用组件服务,服务自动完成相应的设停电分析并给出分析结果,完成配网输电线路停电分析和应用。

1.2 数据初始化

根据停电分析模块要求,完成各类网架数据、停电监测初始化,建立停电分析数据库。

1.3 分析应用

根据实际需求调用停电分析模块组件,实现对配网停电的事前可靠性指标预测评价、事中动态跟踪与控制、事后自动统计分析。

2 网架和监测数据融合

配网网架拓扑描述过程是将配网设备物理模型转换成数学模型的过程,将不同的配网网元抽象成具有不同功能的“点”,用连线表示配网线路的走线。

监测数据是计量监测和线路监测为主,对象是“點”,通过建立标示方式:“主线标识+主线杆塔编号+支线标识+支线杆塔编号+台变+表箱+计量点”(见图2)。

拓扑对应采用向上对应和同级对应两种方式,向上对应主要面向线路-计量点的情况,使用“主线标识+主线杆塔编号+支线标识+支线杆塔编号”对应到计量点和监测点的线路。同级对应主要面向台变-计量点的情况,使用“台变+表箱+计量点”直接进行对应。

3 停电分析逻辑判断

停电分析是结合故障点附近监测终端的运行状态来判断停电事件的方式,结合拓扑关系和故障发生时间,对图标停电事件进行停电原因定位以及停电影响范围。

设定时间为t1,时间为t2,时序为t1-t2,t1时间的停电事件为p1,t2时间的停电事件为p2,终端为z1、z2、z3、z4。

按照停电事件进行综合分析如下。

参与分析的数据:p1、p2、t1、t2。

事件分析的流程如下。

(1)t1时间发生停电事件在先,t2时间发生停电事件在后。

(2)p1(z1、z2、z3、z4)中按照安装位置分析,发现发生停电的终端为z2、z3。

(3)p2(z1、z2、z3、z4)中按照安装位置分析,发现发生停电的终端为z2、z3、z4。

(4)p1和p2发生停电的终端进行分类。

4 应用情况

项目以案例验证的方法,将实际案例中线路运行的相关工况数据,导入系统评价模型中进行自动诊断,与实际案例和其他评价方法的结论进行对比分析,对系统模型的实际评价及预测效果进行驗证。

2018年3月11日至2018年3月12日期间,某供电局10kV支线共发生一起停电事件,系统查看10kV支线在2018年3月11日至2018年3月12日期间未有计划停电,监测到97#杆塔于2018年3月11日14:31电压变化为0,随后96#、95#杆塔电压变化为0,随后系统分析起因停电定位为97#杆塔,延伸停电定位96#、95#杆塔,通过拓扑关联分析停电区域相关设备:公变用户1户、专变用户2户、普通用户数292户。

经过事后供电局进行确认,该停电事件为97#杆塔线路断路器故障造成,进行了10kV线路#97杆断路器更换为负荷开关的处理。

5 结语

本文通过开展基于网架的配网输电线路停电分析模块的研究,以提高供电可靠性为目标,集成现有的信息资源,构建以目标管理和停电事件全维度、过程化管理为核心,在电网拓扑网架的基础上,与计量监测高度融合,实现对配网停电的事前可靠性指标预测评价、事中动态跟踪与控制、事后自动统计分析的,具有业务管理、数据自动采集与处理、自动分类统计、智能预测与分析等核心功能。解决配网输电线路的停电定位、停电预警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张瑞鹏.配网故障停电原因分析及解决对策研究[J].电工技术,2016(8):97-98.

[2] 张海全.10kV配网故障停电原因分析及解决对策研究[J].电子制作,2013(9):219.

[3] 吕冰,张忠明.浅析10kV配网故障停电原因[J].黑龙江科学,2014(12):1.

[4] 张雷.探究10kV配网故障停电原因及解决策略[J].科技风,2015(19):1.

[5] 吴子美,刘东,周韩.基于风险的电力系统安全预警的预防性控制决策分析[J].电力自动化设备,2009(9):105-109.

[6] 周家启,赵霞.电力系统风险评估方法和应用实例研究[J].中国电力,2006(8):77-81.

[7] 于群,郭剑波.中国电网停电事故统计与自组织临界性特征[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6(2):16-21.

[8] 陆波,唐国庆.基于风险的安全评估方法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0(22):6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