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践教学课程设置的思考

2018-01-29陈涵

科教导刊 2017年36期
关键词:双核实践教学

陈涵

摘 要 为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以面向中小企业用人需求为导向,针对培养中职会计电算化专业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和职业核心能力,达到“毕业即就业无缝对接”的目的。本文通过对中职学校实践教学的困境分析,提出构建新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践课程模式,为实践教学提供有效途径。

关键词 实践教学 双核 无缝对接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7.12.020

Abstract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new normal situation of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iming at the needs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this paper aims at cultivating the professional core competence and professional core competence of computerized professional students in computer science.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dilemma of practical teaching in vocational school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construction of practical accounting curriculum of new accounting computerization and provides an effective way for practical teaching.

Keywords practical teaching; dual core; Seamless

0 前言

次貸危机以来,全球经济局势错综复杂,就业率下降导致应届毕业生就业问题突出。面对就业压力,作为培育面向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技能型人材的中等职业学校应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改变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实践教学步骤。中职会计电算化专业的教学课程设置应以会计职业能力为基础,突出职业素养、职业道德的培养,把动手和实践能力作为重点,缩短专业人才培养和社会实际需求之间的差距,尽力使学生达到“毕业——就业”,“职业能力——岗位需求”的无缝对接。

1 开展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困境分析

为达到毕业即就业的无缝对接,缩短专业人才培养和就业岗位的差距,大部分中职学校已基本建立“理论+实践”的会计专业课程系统,构建“理论课程+模拟实训+顶岗实习”教学模式。但在实践教学中却存在岗位不对口、流于形式等突出现象。

1.1 模拟实训存在局限性

为提高会计电算化专业学生的动手能力,模拟实训起到关键作用,但在实施的过程中依然出现较明显的不足。模拟实训多数情况下是由科任教师设计实训内容,在会计模拟实训室完成会计实训,经常出现无法全面且真实反映经济业务,无法体现不同类型企业所遇到的专业问题。如在企业财务会计实训过程中,学生往往简单扮演会计、出纳、会计主管等角色,在实际工作中对原始凭证的取得方式,每种凭证是几个联次,不同联次如何使用情况,企业内部监督、控制的内容几乎无涉及;在实训中也少有涉及企业与银行、税务之间的业务往来,譬如申报、缴纳各种税款等,这使得毕业生仍然没法迅速胜任财务岗位工作。

1.2 顶岗实习的可操作性差

顶岗实习对会计电算化专业学生来说是校内学习的一种延伸,通过顶岗实习学生不仅能准确内审自己的基本功是否扎实,同时能更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动手实践能力。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出现诸多困境。(1)岗位不对口。由于会计的职业特点,企业提供的对口岗位有限,很少有企业主动允许让实习生接触账目,这大大降低了顶岗实习的操作性,限制会计专业无法像营销、商务、物流等专业那样很好地开展实施。(2)变相廉价劳动力。某些企业把顶岗实习当成勤工俭学,让学生从事廉价的机械体力劳作,无相关专业的技能操作,挫伤学生的学习热情,违背顶岗实习的宗旨。(3)实习基地不稳定。学校顶岗实习普遍存在靠教师私人关系落实实习企业,使毕业实习基地出现较大的不确定性;部分通过校企合作来实现,例如建立就业实习基地来实现学生的顶岗实习,但成本较高,需要学校和企业投入客观的资金和精力。(4)缺乏考核机制。许多中职学校对顶岗实习放任自流,学校一直处于被动状态,企业和教师仅凭印象给学生打分,没有建立完整齐全顶岗实习档案。

2 新会计专业实践课程模式构建与实施

2.1 以适应本地经济新常态的用人需求为导向

我校地处广东省汕头市,是粤东潮汕地区核心发展区域。为适应服务产业转型升级,顺应粤东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而对人才的素质需求提高的要求,中职学校应树立面向市场,服务本地区经济发展的思维。始终围绕潮汕地区的中小企业用人的实际需求为导向,通过大力推进学科交叉与融合,特别是互联网+金融、会计、信息服务、创意文化、物流管理等专业,对现有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学科体系改革创新,比如按照“营改增”税务改革,增设小企业税收等课程,培养适应中小型企业的复合型人才。

2.2 以“无缝对接”双核培养模式为目标

中职会计人材的“双核”培养模式注重的是专业核心能力和职业核心能力同时培养。“专业核心能力”主要指的是学生会计专业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即出纳岗位,会计核算、监督、管理岗位应具备的专业能力。“职业核心能力”是指在熟练运用会计财务处理技能的基础上,与团队成员轻松、融洽、积极、协作完成岗位需求相应的工作任务等,妥善处理人际关系、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设立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课程中,以职业能力为首,突出培养职业技能,通过顶岗实习这一重要环节,强化学生的会计核心技能,进一步对过时的单一评价模式进行修订,创建基于能力评价为主体,以“知识+技能+素养”为核心的“三维”综合评价体系,并最终实现“无缝就业”。endprint

2.3 以渐进式为实践教学设置重点

在设置实践教学课程时,实施会计人材渐进式培养模式。把“教、学、做”融为一体,突出会计职业特点,构建单项实践、综合实践和校外综合实习的体系教学,形成渐进持续推进的模式,实现把实践教学的总目标分解规划为阶段性目标逐一完成。

(1)专业课程单项与综合模拟实训相结合。设置与基础、专业课程同步的单项模拟训练,实现同章节、分层次进行模拟训练考评,期末汇总评价,从而把理论与实践扎实结合,为后续专业课程的研习打下坚实的基础。综合模拟实训可利用ERP实验平台和沙盘模拟仿真实验室,设置会计模拟教学、会计岗位模拟、会计业务模拟、银行结算模拟、纳税申报模拟等系统,使会计模拟实训室能如实反映会计业务,将每个环节进行组合、拆分,再现业务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为学生设置一个“仿真”的实训环境。

(2)实践教学与校外实习相结合。学校可利用专业教师与企业专业人员组建赚兼互补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可充分利用现场教学实现真账实做的培养模式。在资源许可的情况下,可筹建校內实训基地,如依托学校资源,创办财务记账公司。利用公司业务,可实现学生真实顶岗实习的目的,同时也有利于学校招生规模的扩大。顶岗实习的最大目标是在工作一线解决实际问题。财务记账公司的建立,有利于学生直接上岗,直面问题,教师及时讲解疑难问题。这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而且提高其职业素养。

“渐进式实践教学模式”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同步,重点体现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和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满足本地区域经济特定需求的“理论课程+模拟实训+顶岗实习”的实践教学体系。

2.4 以保障实践课程教学效果为考核目的

充分把控“事前、事中、事后”的教学质量,把考核贯穿在整个实践教学课程中。制定周密的校内实践和校外顶岗实习的计划,尊重每位学生的个体差异,建立健全的考核机制,能保质保量完成顶岗实习任务。建立由企业财务职员为主,学校专业指导教师为辅的考核组织体系,负责顶岗实习的组织、指导和检查工作;

企业对实习学生采取按企业内部人事制度规定统一管理,严格考核,使学生自主转变角色,以企业员工的角度严格要求自己,充分体验学校与企业的区别;学校要把顶岗实习方案制定、实习资格审核、实习企业面试、实习教师聘请、实习过程记录、实习评价和考核、实习鉴定、实习报告、工作经历证书等材料分类建档,加强顶岗实习质量监管。

3 结语

通过构建和开展渐进式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践教学的“双核”教学模式,能够积极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技能,更促进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会计岗位适应能力和就业竞争力的提高,使学生实现毕业即就业,达到“职业能力——岗位需求”的无缝对接。

参考文献

[1] 丁金昌.关于高职教育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再认识[J].高等教育研究,2008(6).

[2] 林英法,杨瑾淑.工学结合视角下会计专业全真实践教学创新[J].审计与理财,2009(1).

[3] 李丹,齐励.试论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2+1”模式的再优化[J].教育与职业,2014(2).

[4] 李绍琳.高职院校国际化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J].中国培训,2016(6):16-17.endprint

猜你喜欢

双核实践教学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研究型学习在传热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数据库高级应用》教学创新方法研究
双核家庭
回首功耗路
激战四核
50位CIO冷静面对双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