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适合机械化移栽的辣椒穴盘育苗技术规程

2018-01-29唐玉新曲萍刘晓宏徐华晨高军张端喜李胜

江苏农业科学 2017年23期
关键词:技术规程辣椒

唐玉新+曲萍+刘晓宏+徐华晨+高军+张端喜+李胜

摘要:根据江苏省设施蔬菜育苗情况,结合本地地理气候和机械移植操作的特点,围绕农机农艺深度融合,提高蔬菜机械化水平,为规范江苏地区适合机械化移栽的辣椒穴盘育苗技术,促进辣椒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依据国家和行业标准,结合本地辣椒育苗生产实际情况,对辣椒穴盘育苗的产地环境、育苗设施、育苗工艺流程、基质类型与质量标准、播种与催芽技术、苗期管理、商品苗标准、病虫害防治、出苗装运、标志与建档等措施提出具体要求。该规程对江苏地区适合机械化移栽的辣椒穴盘育苗生产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辣椒;穴盘育苗;机械化移栽;壮苗指标;散坨率;技术规程

中图分类号: S641.304+.3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2-1302(2017)23-0112-03

随着我国设施蔬菜快速发展、劳动力成本的提高以及蔬菜机械化定植技术的逐步成熟,为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围绕农机农艺深度融合,规范辣椒穴盘育苗流程,降低育苗成本,节约劳动力成本,提高育苗效率,结合辣椒种植模式与机械化移栽作业技术特点,提高蔬菜机械化水平,促进蔬菜产业可持续发展,提出适合江苏地区气候特点的机械化移栽的辣椒穴盘育苗技术规程。本规程为江苏地区辣椒穴盘苗能够适合机械化移栽、实现自动化管理和规模化生产起到重要作用,为促进现代农机与农艺以及信息化的有机融合提供理论指导。

1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辣椒穴盘育苗的产地环境、育苗设施、育苗工艺流程、基质类型与质量标准、播种与催芽技术、苗期管理、商品苗标准、病虫害防治、出苗装运、标志与建档。本规程适用于江苏地区适合机械化移栽的辣椒穴盘育苗,其他茄果类蔬菜可参照本规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规程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规程。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程。GB 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T 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所有部分);GB 16715.3《瓜菜作物种子:茄果类》;NY/T 2118《蔬菜育苗基质》;NY/T 2119《蔬菜穴盘育苗通则》;NY/T 2312《茄果类蔬菜穴盘育苗技术规程》;NY/T 5010《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JB/T 10291—2013《旱地栽植机械》;DB32/T 1990《茄果类蔬菜工厂化育苗技术规程》。

3产地环境

应选择空气、水和土壤清洁,无污染或少污染,并具有可持续生产能力的农业生产区域。产地环境应符合NY/T 5010—2016《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的要求。

4育苗设施

选用具有加温和降温系统、遮阳帘幕系统、补光系统、通风系统以及灌溉系统,温湿度调节性能好、密闭性佳的塑料大棚和连栋大棚进行保护设施育苗。根据季节、气候条件的不同,一般冬春采用“二膜一帘”保温覆盖;夏秋和秋冬采用“一膜一网”或“一膜二网”覆盖。

5育苗工艺流程

5.1育苗流程

具体育苗流程见图1。

5.2苗床准备

5.2.1地面畦床畦床要求平整,畦宽100~120 cm,畦床

四周开排水沟,沟宽40~50 cm。可在床面上铺1层塑料薄膜。

5.2.2育苗床架连栋大棚可配置育苗床架,在育苗温室中宜设置南北朝向移动式育苗床架,一般架高70~100 cm,架宽100~120 cm,架长据棚室实际状况合理配置,床架之间留1条宽40~50 cm的人行道。

5.3喷水设备

安装喷水设备,喷水要均匀。一般育苗温室装有行走式自动喷水设备,可按需设定出水量、浇水次数,配置营养液自动供液装置。

5.4催芽室

具有良好隔热保温保湿性能,内设加温、增湿装置确保恒温恒湿。室内设有温、湿度实时检测、调节、报警系统。或在连栋大棚内建简易专用催芽室,也可用塑料膜隔1间小房,提供足够的温度条件。

5.5穴盘选择

主要选用50孔、72孔和128孔等规格的美式穴盘。根据苗龄长短、客户要求或者生产需要,可以选用不同规格的穴盘。

6基质类型与质量标准

6.1基质类型

使用全营养型有机育苗基质或自配基质。一般采用颗粒均匀、疏松通透、养分全面充足、肥效期长的辣椒育苗专用基质。也可采用草炭、蛭石、珍珠岩和农业废弃物自行配置。育苗前用多菌灵或其他杀菌剂进行拌土消毒。

6.2基质质量

富含有机质和蔬菜苗期生长所需的N、P、K及各种微量元素,不含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育苗基质应符合NY/T 2118的要求。

6.3基质装盘

调节基质含水量至55%~60%,即用手紧握基质,有水印而不形成水滴。堆置2~3 h后,将基质装入盘中,穴面用刮板刮平,使每个孔穴都装满基质且各格室能清晰可见。

7播种与催芽技术

7.1种子质量

种子质量应符合GB16715.3—2010《瓜菜作物种子 第3部分:茄果类》中辣椒的最低要求。

7.2种子处理

经过种子包衣丸粒化的种子,无需处理,可直接播种。未经包衣丸粒化处理的种子,可采用以下方法:播种前晒1~2 d,再用10%磷酸三钠或高锰酸钾1 000倍溶液浸泡 20 min,捞出用清水洗净后放入55~60 ℃的恒温水中,不断搅拌10~15 min后令其自然冷却,搓洗一下种子除去种子表面黏质物并晾干。

7.3育苗時间

依据生产确定的机械化移栽时间,根据品种特性及育苗技术条件,推算育苗时间。

7.4播种

可分为手工播种和机械播种。根据播种面积和种子发芽率等情况,增播种子于播种箱中,以便补苗时使用,一般增播量为播种总量的10%左右。endprint

7.4.1手工播种

7.4.1.1基质装盘把处理好的育苗基质装入育苗穴盘中,使基质均匀分布并充满空穴,刮平表面育苗基质,不能按压,保持穴盘基质疏松状态。

7.4.1.2压穴采用压穴板进行压穴,深度1 cm以内;或者把装好基质的穴盘垂直码放,4~5盘/摞,上面再放1只空穴盘,两手平放在空穴盘上均匀用力下压至0.5~0.8 cm深度。

7.4.1.3播种播种时保证每孔里面都有1粒种子,并放置在孔的正中央。

7.4.1.4覆盖、浇水播种后进行基质覆盖,使用刮板刮平,使覆盖的基质与穴盘格室相平,不能按压。盖好种子后要浇1次透水,喷雾雾滴尺寸60~150 μm;以穴盘底部小孔渗出水为宜。

7.4.2机械播种选用半自动或全自动精量播种机播种。精量播种系统除基质的配比需要人工掌握和操作外,基质混拌、装盘、压穴、播种、覆盖、喷水等一系列作业都在自动流水线上完成。

7.5催芽

7.5.1催芽室催芽适宜春提早栽培的冬季育苗,将播种后的穴盘放置在催芽室穴盘架上,调节好温度、湿度后进行催芽。每天上、下午各检视1次种子萌芽程度,一般在30%~40%出苗时,移进育苗温室继续培育。

7.5.2温室苗床催芽适宜秋延后栽培的夏季育苗,将播种后的穴盘直接放置在育苗床架上,铺盖1层透明地膜以利保湿,利用温室温控系统,调节温度在25~28 ℃为宜。每天上、下午各检视1次种子萌芽程度,待种子30%~40%出苗时,及时揭除地膜。

8苗期管理

8.1水肥管理

苗期保持充足水分,见干则浇,浇则浇透,浇后放风排湿。阴雨雪天不浇或尽量少浇水。苗期子叶展开至2叶1心,水分含量为最大持水量的70%~85%;3叶1心至商品苗销售,水分含量为65%~70%。在3叶期喷施0.1%~0.2%磷酸二氢钾和叶面肥500倍液或1%过磷酸钙浸出液和叶面肥500倍液。成苗后,在移栽前2天浇1次水,保持水分含量在 40%~50%。

8.2温湿度管理

辣椒喜较高温度且不易徒长,育苗时白天适当通风,降低空气相对湿度,补充二氧化碳,炼苗增强抗性,使苗茁壮。

子苗期:昼温25~28 ℃、夜温15~20 ℃;成苗期:昼—夜温度:20~28 ℃—15~18 ℃;一般保持昼夜温差5~10 ℃。炼苗期:定植前5、7 d白天20 ℃左右,夜间气温不低于13 ℃。

8.3光照管理

冬季育苗要让秧苗充分见光,揭去遮阳网,在阴雨天也应揭开,增加棚内光照,可配农用荧光灯、生物效应灯、弧光灯等补充光照;夏季育苗要避免阳光直射,晴天11:00—15:00展开遮阳网遮阴。

8.4补苗

辣椒育苗采用穴盘一次成苗的方法,需在小苗l~2片真叶展开时,将缺苗孔补齐。这样可提高前期温室有效利用率,减少能耗。

9商品苗标准

9.1成苗质量目测标准

优质的穴盘苗应该具备如下特征:(1)顶芽正常,茎叶无黄斑、褐斑或黑色斑点,无病虫害。(2)地上部分和根系比例协调。植株健壮,高度适中,节间短,基分枝。(3)植株颜色正常,子叶健壮;充分伸展的叶片及适量的叶片数目。(4)长势整齐,同品种、同批次的穴盘苗高度相差不能超过10%。(5)幼根白色,根上有明显根毛,有健康发达的根系,根系恰好把基质包住。(6)种植或出售前茎叶偏硬。

9.2成苗根系质量判断

9.2.1散坨率将测试钵苗取出从60 cm高度自由落体至田间符合机械移栽条件的地面,收集散坨质量,散坨质量与原坨质量比<20%的植株为合格株数,≥20%的植株为散坨株数;合格率=合格株数/供试总株数×100%,散坨率=散坨株数/供试总株数×100%。要求合格率≥80%,散坨率≤20%。

9.2.2成苗质量评价指标辣椒成苗质量评价指标苗见表1。

9.2.3移栽合格率田间机械移栽合格率应符合JB/T 10291—2013《旱地栽植机械》的要求。

10病虫害防治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农业防治、物理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无害化控制原则。药剂防治应严格按照GB/T 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规定执行。

10.1病害防治

主要有猝倒病、立枯病等,使用70%甲基硫菌磷可湿性粉剂5 g/m2或99%霉灵可湿性粉剂3~4 g/m2进行防治。

10.2虫害防治

主要虫害为蚜虫等,危害初期用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7 000~8 000倍液喷雾防治。当有5%植株受到危害时,用2.5%溴氰菊酯乳油3 000倍液喷雾防治。

11出苗装运、标志

11.1出苗装运

穴盘苗出苗前1 d浇1次透水,用定制的瓦楞纸箱或硬塑箱等包装。长距离运输采用专用保温车,配套穴盘搁架。车内温度冬季保持10~15 ℃,其他季节不高于25 ℃;车内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70%左右。春提早育苗一般选择晴天白天运输,防止幼苗受寒,要有保温措施;秋延后育苗一般选择清晨运输,注意防止高温伤苗,在最短的时间内送达目的地,及时定植。自用苗近距离定植的可直接将苗盘带苗一起运到地里,注意防止苗盘的损伤。

11.2标志

成苗包装箱上要注明种类、品种名、规格、数量、生产单

位、生产日期和注意事项等内容。

12建档

做好生产管理记录档案,并将记录保存不少于2年。

参考文献:

[1]梁称福. 蔬菜栽培技术(南方本)[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2]王立浩,刘伟,张宝玺. 我国辣椒种业科技发展现状、挑战及其思考[J]. 辣椒杂志,2016(3):1-6.

[3]王立浩,张正海,曹亚从,等. “十二五”我国辣椒遗传育种研究进展及其展望[J]. 中国蔬菜,2016(1):1-7.

[4]周向阳,王雍涵. 辣椒2016年市场分析及2017年市场预测(2017-01-22)[2017-05-08]. http://www.moa.gov.cn/zwllm/jcyj/201701/t20170122_5461573.htm.

[5]張俊杰,张西群,彭发智,等. 蔬菜工厂化播种育苗技术及应用前景[J]. 河北农业科学,2013,17(4):20-23.

[6]郝金魁,张西群,齐新,等. 工厂化育苗技术现状与发展对策[J]. 江苏农业科学,2012,40(1):349-351.

[7]于亚波,伍萍辉,冯青春,等. 我国蔬菜育苗装备研究应用现状及发展对策[J]. 农机化研究,2017(6):1-6.

[8]陈殿奎. 国内外蔬菜穴盘育苗发展综述[J]. 中国蔬菜,2000(增刊1):7-11.

[9]肖强,叶文景,朱珠,等. 利用数码相机和Photoshop软件非破坏性测定叶面积的简便方法[J]. 生态学杂志,2005,24(6):711-714.

[10]蔡昆争. 作物根系生理生态学[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165-166.

[11]郑子松,王林闯,李刚,等. 木薯渣复配基质在甘蓝育苗上的应用效果[J]. 江苏农业科学,2013,41(10):108-110.

[12]贾荣,程智慧,徐文俊,等. 辣椒穴盘育苗有机基质配方的筛选[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8(7):135-140.江苏农业科学2017年第45卷第23期徐瑶,何玲莉,黄思杰,等. 施硫方式及时期对不结球白菜营养品质与光合特性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2017,45(23):115-120.endprint

猜你喜欢

技术规程辣椒
湖北出台磷石膏无害化处理技术规程
辣椒也疯狂
园林施工中技术管理及技术规程的探讨
2015年公告发布的山西省地方标准
简述金银花栽培技术规程
西葫芦栽培技术规程
玉稻518高产优质生产技术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