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航空器维修记录与档案的管理

2018-01-29宣家伟

中国设备工程 2018年18期
关键词:通告航空器指令

宣家伟

(东方航空技术有限公司,上海 200335)

在航空器航行过程中将产生一系列维修数据,是用来判断航空器运营状态以及落实适航责任的关键。为了充分发挥航空器维修信息的参考作用,要求确保维修记录及管理工作的高质量完成,从而保证维修记录完好储存在管理系统中,方便之后设备适航性状态检测等操作的开展。现就航空器维修记录及管理要求以及记录分类等问题进行阐述,以便促进航空器维修记录及管理等工作的开展。

1 航空器维修记录及档案管理规范

在开展航空器维修记录及档案管理工作时,要想取得较好的记录效果,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运营企业要针对不同类型的维修记录以及档案管理,配置相应的记录、更新、修改以及保存人员,通过为各个环节安排适当的工作人员,可保证维修记录工作质量与效率。其中信息记录环节不仅需要发挥录入人员职能,还需要由其他人员进行信息核对操作,保证维修记录准确性。二是开展维修记录工作时,应做到随着航空器维护及使用等环节的进行,及时完善记录信息并更新记录档案。例如,航空维修记录人员通常在部件维修工作完成一段时间后,要重新测定航空器数据信息,一般是在维修作业完成5天后,如果不能按照规定时间展开记录作业,则需要质量部门加大对航空器运营状况的监控,以便做到故障问题的及时发现并防范。三是航空企业应尽快完善维修记录及信息查询管理制度,从而发挥制度支持作用,对记录人员及管理人员相关工作行为加以规范,包括在查询航空器维修信息时应做好用户登记、查询信息时应有相关工作人员陪同查阅等。同时航空企业还可建立内部的维修管理平台,通过运用数据加密技术、防火墙技术等,能极大程度提高维修信息安全性,使得只有具有系统管理权限的人员才能进入系统中,实行数据管理、修正等操作,是提升运营企业航空器维修记录及管理效果的重要措施,对航空企业稳定发展有重要意义。

2 航空器维修记录分类

为了确保航空器维修记录规范性及有效性,需要对维修记录进行分类处理,通常将维修记录分为持续型、重复型、日常型、永久型等,下面将具体阐述不同类型涉及的维修记录内容。首先从持续记录角度出发,这类记录属于一种动态记录,主要是由于飞机营运过程中将持续开展维修及部件升级等操作,从而及时把握各个营运阶段飞机状态,是维修记录中的一类重点记录内容。持续记录包括时间限制、运营限制、产品升级信息、发动机及航空部件的一般记录、当前检测状态、适航指令、服务通告、大修清单、大修报告、飞机记录本等。航空企业运营过程中,应安排相关记录人员,根据持续记录中包括的记录项目对各类信息进行持续追踪,确保对动态变化的信息内容有较好掌握。

其次,对于日常记录而言,相对于持续记录具有信息短期不变的特点,这类维修记录一般需要保管在两年以上,部分记录信息可转变为永久记录。日常记录主要包括机群变动、试飞检查清单、飞机部件故障检查清单、维修培训记录等。其中机群变动由于具有稳定性特点,可将其看作是永久性记录,要求确保对永久性记录的妥善保管,避免由于重复开展维修记录工作而增加工作量。其他日常记录,应结合记录内容信息变化特点,确定记录周期,以便确保航空器维修信息的及时更新,为航空器正常营运提供保障。

另外,除了持续记录和日常记录外,还应考虑到维修记录中重复记录这一记录类型,指的是参照航空器维修规范定期重复展开多项工作,做到信息的重复收集,保证不同阶段维修信息的准确性。例如,航后检查、过站检查、月检、48小时检查以及字母检查等都属于需要重复记录信息的项目。一般来讲,上述检查记录需要保存在指定管理系统中,并且应根据检查数据进行定期重复检查周期的调整,保证维修周期的合理设定。同时重复记录数据还可作为维修方式调整依据,如检测数据变化幅度较大,则说明航空部件处于不稳定营运状态,现行的维修手段无法保障航空器的适航性,这时说明应及时调整维修工作深度及维修方案。日常记录对航空器营运安全性有重要意义,要求确保维修数据及时存档,并结合维修记录对飞机重要项目的运行状态进行总结,从而在提高维修记录管理水平的条件下加强飞机营运安全保障。重复记录主要包括过站检查、日常项目工卡、动力设备检查记录、受热部位检查记录以及计划完成记录等,在执行重复记录操作时,关键在于合理制定记录周期,并明确重复记录内容,以便发挥记录信息在航空器正常营运方面的有利作用。

最后,航空器维修记录还应做好永久记录。永久记录指的是对发动机、设备以及构件等进行结构调整时得到的记录信息,应保证这类记录的长期保存。当航空器涉及售出、被租赁返回出租方等交易时,需要将航空器对应的永久记录随着设备转移到下家。永久记录能较为详细的展示航空器信息,帮助营运人根据通航需求来选择适当的航空设备,是需要完整记录及保存的一类维修信息。永久记录通常包括适航指令完成记录、服务通告、航空器升级记录、工程设计图等。在进行维修记录时,要根据记录内容选取相应的记录手段并保证记录内容的完善保管。

3 航空器维修档案管理

在进行航空器维修档案管理的研究时,应主要根据维修信息重要程度来采取适当的管理手段,对于关键维修记录来讲,需要加大管理力度,从而为航空器适航性加以保障。首先,在适航指令记录管理方面,根据国家管理规定:适航指令指的是国家航空部门或者地方管理部门颁布的强制性维修要求及使用限制。航空器运行过程中需要参照适航指令内容,并凸显适航指令的法律效力。当航空企业进行航空器适航性能检测时,需要根据适航指令相关要求,确保航空器在固定时间内满足适航指令需求,如果航空器自身参数与适航指令存在偏差,则不能将其运用在通航过程中。从概念上可看出,适航指令具有一定强制性,要求航空设备在指定时间内完善自身性能,进而达到通航要求。对这一信息的记录说明有关航空器已经做到适航指令规定,不同航空器都对应各自的适航状态记录单,同时记录信息将随着适航指令的改变而处于动态更新状态。由于这类记录信息是判断航空器是否适航的关键,因此适航指令信息以及航空器为了满足适航需求而产生的完善设计信息应永久保存,通过为这类信息建立单独数据库,以便简化信息查询及运用过程。

其次,对于服务通告这类信息的档案管理而言,应结合信息功能来选择管理方式。服务通告指的是航空设施制造商在进行产品研发及升级时,向航空企业提供的有关技术文件,使得运营商对设备属性及功能有所掌握。通常来讲,制作商发布的服务通告涉及内容多样化,例如,一些服务通告信息主要与运营商针对航空设施提出的一些改进反馈意见,制造商将根据反馈信息完善设施性能,有的服务通告是在升级系统软硬件阶段产生的信息。总的来讲,服务通告是针对航空构件得到的维修记录,有利于加强部件使用可靠性。

运营单位将结合制造商提供的服务通告重要程度,判断是否需要执行强制性的适航指令,使得航空器适航性能支持其正常通行。同时,运营单位需要借助管理系统,长期保存服务通告设计的工卡、工程等记录,促使运营单位对航空设施相关参数有所掌握。服务通告不具有强制执行的特征,但是如果航空器涉及到租赁交易,则交易双方在服务通告记录方面有严格要求。例如,对于通过经营性租赁得来的航空器,当制造商针对航空部件给出服务通告后,通常应由交易双方对通告内容重要程度进行判断,之后执行相应的管理行为。

除了上述提到的服务通告外,重要的航空器维修记录还包括改装记录、结构维修记录、故障部位记录等,在对航空器开展日常维护过程中,将产生大量的维修信息,要求做好这类信息的收集与整理工作。故障问题可以说是航空设施运营过程中必然出现的现象,一般将常见故障问题的维修记录整理在飞行记录日记中,例如,航空器内部系统措施、构件拆换等信息可归纳为同种类型的维修记录,在对其进行档案管理时,主要应加强对飞行记录本的保管。除了定期检测工作外,航空企业还将根据航空器具体状况,开展部分非例行工作,通常指的是结构损伤类的维修或结构腐蚀类维修,由于航空部件出现结构类损伤将对其通行安全性造成严重威胁,因此有必要注重这类维修记录的管理,是提高航空器适航性的关键。

4 结语

综上所述,维修记录及管理旨在为航空器适航性能加以保障,是提高航空企业经济收益的有效措施,通过借助维修记录的信息支持作用,能帮助维修人员尽快判断出航空器故障部位及原因,体现出重要应用意义。对于管理水平不同的航空企业而言,维修记录质量有所差异,而为了加强对航空器正常通行的保障力度,要求维修记录及档案管理人员能严格遵照相关规范标准开展工作,提高航空器记录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通告航空器指令
2021年国家级检验检测机构能力验证结果的通告
国家药监局关于7批次药品不符合规定的通告
《单一形状固定循环指令G90车外圆仿真》教案设计
基于ADS-B的航空器测高系统误差评估方法
取消航行通告(NOTAMC)在航行通告(NOTAM)中的应用
航空器的顺风耳——机载卫星通信
火星航空器何时才能首飞
中断与跳转操作对指令串的影响
航空器意图描述语言的生成与识别方法研究
一种基于滑窗的余度指令判别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