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书寻慧、创造执行、感悟人生

2018-01-29李再湘长沙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2018年10期
关键词:石屋应试禅师

◆李再湘(长沙)

“读好书,交高人,见世面”是一个人提升的三个不同的境界。读书是人最最基本的修养,但今天的社会鱼龙混杂,是一个制造垃圾的时代,所以我们要读好书,读经典;而高人是一本活着的好书,高人可以点化你,但悟还得靠自身;见世面,它需要我们去亲自体验,这种体验式的学习生活他人替代不了,必须自己亲身经历,才能有刻骨铭心的感悟。这正是当前教育的新的走向——“生涯规划,研学旅行”。

一、读书让人智慧

一个人最好的修养,就是读书。钱穆说,读书一可以培养情趣,二可以提高境界。读书,能从有情趣、有见识的人身上得知如何过得有趣。这些有趣的人生境界高、情味深,从他们的文字里,又能得到许多人生借鉴,从而潜移默化地转化为自己的内在修养。所以,梁实秋说,最简单的修养方法就是读书。

二、高人点悟生慧

高人是一本活着的好书。德高为师,身正为范。高人可以根椐你的个性风格给予点化。另外,交友应该要有选择。“当你接触的人越多,层面越高,你会发现:越高端、越有教养的人大都相互支持,抱团发展,因为你好了大家都好。越低端、层次越低的人,越是喜欢诋毁嫉妒、拆台、鄙视,因为我不好,我也不想让你好。所以,影响一个人的首要因素是境界及思维,和一群有同样格局和思维的人一起前行才是最重要的。”此话很有道理,领悟却有玄机!

三、是人就必须奋斗

男人再帅,扛不起责任,照样是废物;女人再美,自己不奋斗,终归是摆设。无论你是谁,宁可做拼搏的失败者,也不要做安于现状的平凡人。造船的目的不是停在港湾,而是冲击风浪;做人的目的不是窝在家里,而是打造梦想。不看昨天谁是你,只看今天你是谁;不谈以前的艰难,只论现在的坚持。人生就像舞台,不到谢幕,永远不要认输!活着,不是靠泪水赢得同情,而是靠汗水赢得掌声!人撑起来的是天下,败下来是名声。

四、人生不是应试

人生的开始就是上学读书,上学就离不开应试。然而,人生并非只有应试。“考得好只表明你做题能力强。考试能力不代表思考能力。”科学的重大进展往往需要独辟蹊径。独立见解和创新思维,这一点至关重要。一个人最后的成功由多方面因素决定,不仅仅是智力,更重要的是非智力因素,比如自信、善于沟通、能够坚持、诚实守信等等。而在中国,学校尤其是高校进行学生选拔和分层,主要是通过智力考试,在此我建议增加非智力因素的测试。一些重大的科研到最后的突破并非依赖本学科的知识,而是需要在音乐和艺术中获得灵感,从而获得最终的突破。

五、教育需要智慧

禅意故事《无穷无尽的宝藏》是这样说的:

石屋禅师外出,碰到一位陌生人,畅谈之下,不觉天色已晚,两人因此投宿旅店。

半夜,石屋禅师听到房内有声音就问:“天亮了吗?”对方回答:“没有,现在仍是深夜。”

石屋禅师心想,这个人能在深夜漆黑中起床摸索,一定是道行很高的人,或许还是个罗汉吧!于是又问:“你到底是谁?”可是,那个人却回答:“我是个小偷!”

石屋禅师说:“喔!原来是个小偷,你前后偷过几次?”

小偷回答:“数不清了。”

石屋禅师问:“每偷一次,能快乐多久呢?”

小偷回答:“那要看偷得东西价值怎样啊!”

石屋禅师追问:“最快乐时能维持多久?”

小偷回答:“几天而已,过后仍旧不快乐的。”

石屋禅师说:“原来是个鼠贼,为什么不大大偷一次啊?”

小偷问:“你有经验吗?你共偷过几次啊?”

石屋禅师回答:“只有一次。”

小偷疑惑地说:“只有一次?这样能够吗?”

石屋禅师回答:“虽然只有一次,但毕生受用不尽啊。”

小偷急问:“这东西是在哪里偷得?能教我吗?”

石屋禅师指着自己的脑袋问小偷:“这是无穷无尽的宝藏,如果你能够获得智慧和真理,毕生受用不尽,你懂吗?”

鼠贼深深后悔自己偷窃的行为,随后皈依石屋禅师,做了一个禅者。

这个故事应该能给我们深刻的启迪。

六、创造性执行

一个人的智慧在于他的创造性。每一个人在社会上都扮演了一个不同的角色,从某种意义上讲都是一个执行者。对一个人来说,成功极其重要。那什么叫做成功啊?成功就是将想法变成结果,而其过程就是执行。执行的过程需要执行者的创造性,谓之创造性执行。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从来不问刘备:为什么我们的箭那么少?关羽从来不问刘备:为什么我们的士兵那么少?张飞从来不问刘备,兵临城下我该怎么办?于是才有了家喻户晓的“草船借箭”“过五关、斩六将”;也才有了“据水断桥、吓退曹兵”……赵子龙接到进攻军令时手上只有20个兵,收获成果时已攻下了十座城池,多了两万兵,增了三千匹马。然而,军令只是写着:攻下城池!倘若万事俱备,要你何用?你的价值到底何在?这是我们在工作中必须时刻思考的问题。人一定要知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成于智慧!

七、人生高度的衡量标准

人生的高度不是由他银行卡上的数字显示的,也不是由他的职位的高低决定的,更不是由他头顶上帽子的多寡证明的。居庙堂之高,不等于他就不是凡夫俗子;拥万贯家财,不等于他已真的摆脱了贫困;佩万千花冠,不等于他就能永垂青史。在错乱的秤盘中,羽毛会成为泰山,泰山亦会成为羽毛;在荒谬的世风里,垃圾涂一层金粉也能发光,金子被泼了污水也能发臭。

人生的高度,取决于人的尊贵程度。尊贵不是高高在上,也不是趾高气扬,更不是披金戴银,住别墅、开豪车、揽美女,而是骨节的坚硬,是精神的洁净,是意识的觉悟,是智慧的反思,是认知的通彻。要知道哪怕是一代帝王也未毕能千古留名,只因为谁也走不出“一代帝王,百代圣贤”的人生规律。人之生死乃自然之规律,人之身体终将化作骨灰、成为疆土,只有精神和文化才能千古传承、发扬光大,万世流芳!

猜你喜欢

石屋应试禅师
高山流水·松林里的红色石屋
2021年高考《选修3—4》考点预测及应试策略
石屋(散文)
山林石屋,北京城边的田园生活
如何走自己的一生
应试写作的文化视角探讨
一个苦者对禅师说
外语不再统一高考是打破应试体制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