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8年高考新课标Ⅱ卷物理试题分析及对2019年备考的几点建议

2018-01-28翟江燕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33期
关键词:高考试题建议

翟江燕

【摘 要】笔者通过2018年高考新课标Ⅱ卷物理试题分析,以及与2017年高考新课标Ⅱ卷物理试题的比较,得出2018年试题的特点,更好的为2019年的高考复习提出几点可行的建议。

【关键词】高考;物理;试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3-0268-01

2018年的高考已经尘埃落地,2019年的高考备考已近拉开了序幕,笔者将对近两年的新课标Ⅱ卷物理试题进行分析、对比,为2019年的考考备考提出几点建议。总体来看,今年新课标Ⅱ卷理科综合物理试卷部分较上年难度有所降低,但整体的出题风格和前两年的相比,依旧相对稳定,明显感觉到2018年的高考物理试题更加的贴近考生,省去了2017年较长题干和过程繁多的题目,更没有出现一些晦涩难懂的物理名词,让平时物理学习情况较好的学生在解答题目的过程中没有了畏惧的心理;当然,今年的题目依旧严格对照考纲内容,注重基础,源于教材,将基础知识的考察放到首要位置,简化复杂的计算过程,重视思维能力的考察,物理情景均是学生平时经常遇到的情景,考察范围比较全面,也很全面的体现了物理的核心素养“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探究与责任”这四个方面的内容,通过分析,笔者总结了2018年试题的特点。[1]

一、依旧注重基础知识的考察,增加3-5的考察力度

首先我们对2017年和2018年的选择题知识点做一个对比。2017年物理试卷中的14题考查力对物体做功知识点;15题考查含原子核衰变问题;16题是平衡问题;17题是圆周运动和平抛简单结合;18题带电粒子在圆形磁场中的运动问题;19题是天体运动问题;20题电磁感应切割问题;21题相对而言比较新颖,考察相关安培力问题;2018年物理试卷中的14题考查力对物体做功知识点;15题考查冲量和动能定理以及估算;16题是天体运动知识;17题是光电效应;18题电磁感应切割问题;19题是v-t图像问题;20题磁场叠加问题;21题是匀强电场问题;从对比来看,第14题只是考察的情景发生了变化,但是考察的知识点没有发生变化,而在受力分析过程中今年的相对简单,保持传统考察内容不变。

选修3-5内容考察变化,今年是选修3-5被列为必考范围的第二年,从选择题的考察数量上来看,考察的力度有所增加,从2017年的15题只考查含原子核衰变问题到今年15题考查冲量和动能定理以及估算、17题的光电效应和24题的汽车碰撞的动量的计算问题,可见在今后的物理教学中动量定理和动能定理的作用和地位将要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2]

二、注重教材,专注考察知识形成的过程

2017年的第21题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平时比较少见的物理情景,学生的得分率相当低,而今年的第21题,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下面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这道题目:

21.如图,同一平面内的a,b,c,d四点处于匀强磁场中,电场方向与此平面平行,M为a,c连线的中点,N为b,d连线的中点,一电荷量为q(q>0)的粒子从a移动到b点,其电势能减小W1;若该粒子从c点移动到d点,其电势能减小W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匀强电场的场强方向一定与a,b两点连线平行。

B.若该粒子从M点移动到N点,则电场力做功一定为W1+W22

C.若c,d之间的距离为L,则该电场的场强大小一定为W2qL

D.若W1=W2,则a,M两点之间的电势差一定等于b,N两点之间的电势差

【答案】BD

【解析】由于题目未说明W1,W2数量关系,故无法确定场强方向,故A错。W1=qUab,W2=qUcd,匀强电场中,M,N为中点,φM=φa+φc,φN=φb+φd2,WMN=qUMN=W1+W22,故B对。由于无法确定场强是否沿cd方向,故C错。若W1=W2即Uab=Ucd,故φa-φb=φc-φd;φa-φc=φb-φd;则UaM=φa-φc2,UbN=φb-φd2,则UaM=UbN,故D对

从解析来看,如要对这道题目快速正确的解答出来,必须要对电势的定义和电势与电场力做功的关系这两个知识点的形成过程较好的掌握才可以。[4]

三、打破常规,实验考察出新意

不仅仅是2017年,往前很多年实验题的考察,都是将电学实验列为重点考察对象,而2018年物理实验的考察打破这种常规,将电学实验变成了小实验来考察,而且考察的难度不大,并且将力学实验的考察放到了重要位置去考察,虽然解答出来的难度不大,但是采用的实验方法确是通过课本实验改装过的创新实验。

四、电场和磁场叠加题目重回压轴地位

最近几年,物理对于电场和磁场的考察都是单独的去考察,并且难度相对来说比较简单,今年,物理的压轴计算题却是电场与磁场叠加的问题,瞬间增大了物理考试的难度,但是也并不奇诡,毕竟,高考是选拔性的考试,必须要有区分度才可以,前面的物理问题相对来说考察的比较基础,最后一道题目压轴也是合情合理,但是要引起我们2019年高三考生以及授课教师的注意。

从近二年的试题来看,教育部提倡的加强对教材知识的理解,杜绝题型式学习与考查正在在高考中一步一步得到落實,并且将深远的影响接下来的高考。所以在接下来的2019高考物理备考中过程中给大家以下几点建议:

一、增强基础性强化训练意识,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的理解掌握。

物理试题越来越趋于对主干知识的考察,想要解决这样的问题,必须抓好训练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比如在解决力学问题的过程中,研究对象的受力分析是必须落到实处的,如果对于受力分析不会,或者受力分析不全面,势必会影响到解决问题,比如这两年的第一道选择题,考察的是动能定理这个知识点,但是不能将物体的受力分析处理正确,最终还是不能得出正确答案,所以,在平时的训练中增强对基础知识强化训练意识,比如受力分析的问题,可以单独将受力分析的各种类型归纳总结,有针对性的去训练,只有不断地强化训练才能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的理解与掌握。[2]

二、增强动手实践意识,注重实验与知识的联系的训练。

实验是高中物理学习的重点,也是高考考察的重点,在2019年的备考过程中要更加注重物理规律,物理结论得出过程中所用到的物理实验,想让学生更容易的拿到实验题的分数,笔者个人的建议是鉴于当前实验考察的具有的探究性和开放新,学校提供场所,必须要求学生亲自参与到动手实验的过程中去,这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实验的设计原理,更进一步去思考实验有无创新之处。

三、增强科学备考意识,找准位置,明确努力方向。

鉴于当前物理试题考察的基础性和全面性,在备考的过程中一定要有科学备考的意识,例题、练习、考试选题要控制好难度:有少量简单题,中档题居多,难题要有体现,计算题要有梯度。在知识点与方法方面:知识点覆盖要大,要突出一些重点的模型。必须坚决舍弃偏题、怪题。这类题目不仅达不到提升自己能力的目的,更主要的是他还会打击自己的自信心,因此,首先找准自己的位置,明确努力的方向,踏踏实实才能将自己的能力提升。

四、增强认真审题意识,梳理好物理情景,养成规范答题的习惯。

2018年物理试题难度能够下降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题目的题干缩短了,过程减少了,当题干更加精炼的时候,要求我们在审题的过程中更要细心,才不会忽略细节,顺利的理解物理过程,将自己的答案规范的写出来,在试卷上只有将答题进行规范,才能让阅卷老师一下子理解你的答题思路,快速的给出分数。

五、重视二轮复习的作用。

综合2018年高考物理试题分析,不难看出二轮复习,一定要回归课本。课本基础知识的考察才是基石。

参考文献

[1]聂馥玲.“物理核心素养”在高中物理学教育中何以实现,科学与社会第7卷第3期,2017.

[2]2018年物理高考大纲.

[3]2018年物理考试说明.

[4]2018年高考全国二卷物理试题.

猜你喜欢

高考试题建议
2021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四)
接受建议,同时也坚持自己
2019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五)
《陈涉世家》初三复习试题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二)
好建议是用脚走出来的
算错分,英“高考”推迟放榜
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