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深度融合探讨

2018-01-28王东升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33期
关键词:深度融合信息技术小学数学

王东升

【摘 要】信息时代来临,信息继续迅速发展,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与信息技术开始融合,教师要使用信息技术,生动形象的展示教学实例,解决教学难题,化抽象为具体,充分展示信息技术作用。教学以人为本,以教育知识为目的,准确的传授学科知识和完成教学目的,运用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优势,用先进的教学资源工具和传统教学方式联合,达到教学的最终目的。

【关键词】小学数学;信息技术;深度融合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3-0265-02

引言

信息技术已经在教学中广泛应用,从教师备课、课堂展示以及课后作业的布置斗鱼信息技术的身影。数学是小学生相对抽象的主题。 从多年的教学经验来看,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面临许多问题,许多教师似乎都处于亏损状态。 但是,如果目前正在迅速发展的信息技术能够有效地融入小学的数学教学工作中,就有可能以更直观的方式在学生面前呈现数学问题,这有利于提高 他们的理解。丰富的网络资源,便捷的多媒体课堂深度融合与教学过程。多媒体课件已经成为教师的必备技能,搜集整理丰富的资源知识,提升课堂效率,增长学生的见闻。积极发挥多媒体的优势,有诸多好处也存在弊端。课件的水平参差不齐,课件之间的相互抄袭,,对学生来说是一种负担,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影响课堂的教学质量。过度使用信息技术的小学数学课堂极端化,偏离了正常教学的轨道,如何才将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良好的深入融合起来,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我的看法如下:

一、合理利用课件,丰富课堂内容

部分老师盲目使用网络资源,课堂必须使用现代媒体教学,想为学生展示的更全面更清楚,往往适得其反。一堂课的好坏并不是取决于使用多媒体的程度,传统教育方式也能教出好学生,不能一概而论。我曾见过一些小学数学的课件,图片多、动画多、五彩缤纷牢牢的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而忽视了课间的知识内容,学生一堂课里都沉浸在色彩美丽的图画上,没有集中精力的听课。比如在二年级学习的“平移和旋转”,有的教师完全用课件展示平移和旋转,动画很多,学生很快被吸引了。然而关掉课件,学生并没有学习到旋转和平移的本质,只是满足于动画的展示。这节课完全可以实物教学,比课件更能全方位的展示其本质变化。教师太依赖课件的展示,没有从根本上去就教会学生这种变换现象,课堂反映非常好,其实不尽然。从教师的角度。课件的准备时间太长,教师要做一堂符合课本所需的多媒体课件,要花费平时备课几倍的时间,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影响教师教学的正常安排,减少了对于数学教学的总结和思考的时间。

二、课件不是全能,教师身体力行

在现在的课堂里,我们会看到。一堂课的内容完全变成了课件展示,抛弃了黑板,没有了板书,只有鼠标的飞速的移动和学生应接不暇的图片。这种快速接受信息,只是停留于浅层的记忆中,很容易忘却。但是,数学解题方式方法、计算过成,演练都需要时间和老师的在板书上的引导。小学学生更多的是模仿教师,教师的板书过程是对学生最有效的教导,可以近距离的为学生展示计算过程,计算方法之间的联系。教师可以在计算过程中提出新的问題,为不同的学生解决不同阶段的问题,我们学生出现的问题是多样化的,不可预料的,而课件确实死的,并不能满足我们的教学需要。现代与传统教学应该相结合,对于展示类的内容应用多媒体,教导引导类的内容,教师应该身体力行的实践教育,亲力亲为。数学课是用现代的多媒体教学方式,或是用传统的板书手段,根据教学内容,学生掌握程度来确定。课堂全部是课件展示,和以前传统填鸭式教学无异,只是换了一种灌输知识的方式,速度更快。课堂反映很好,学生也很积极,潜意思里已经替代了学生独立思考得能力,导致懒惰不动脑,影响学习成绩。现代素质教育要求以人为本,注重学生的独立精神和探索能力,表面光鲜的多媒体教学恰恰忽视了这方面。广大的数学教师们,我们要找到现在信息技术融合到传统教育的平衡点,深刻体会现代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方式共同点和不同的,取其精华实现高效的教学目的,努力实现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

三、甄别网络资源,做到因材施教

网络资源是不分地域的,都很丰富,然而学校学生有地域性和地方局限性。部分教师对于网络资源不加甄别,全部用课件的制作,对于部分山区孩子形成一种负担。要结合学生情况,合理制作课件,易于理解的内容和实物,不本末倒置,因为不相关的内容影响正常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和老师都比较累。网络上有很多成熟的课件,解题思路清晰,方法举一反三,值得借鉴和学习,但是不能照搬。在学生整体水平不高,没有很好基础的学生,学习这些课件的时候就有一些难度,课堂会陷入僵局,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造成了不好的影响。新课改中强调以人为本,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注重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培养独立探索的精神,主动思考问题的能力,而不是为了华丽的课堂和一流的教学课件,忽视学生的课堂感受及知识接受程度。所以,教师要合理利用网络资源,适度融入信息技术,做到因材施教。课件是为补充课本的教育工具,已课本为核心,丰富课堂内容。多媒体信息技术便利的教学资源,为教师提供了便利,方便展示和教学。然而存在部分教师的教案与课件不相符,与课本知识脱节。在教学中要做到教案与课件相互补充,不能脱节。信息技术的使用,让数学课具有乐趣,丰富数学世界,补充传统教学所不能的直观展示,更多是注重信息技术的实用性。信息技术与教案保持一致,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将抽象的知识直观展示出来,帮助学生理解。

结语

总之,课堂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点是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从仇恨学习转变为喜爱的学习,从而有效地加速数学知识的认知过程。 例如,在解释简单的加法和减法时,您可以在幻灯片上放置一张苹果图片,然后将新图片添加到Apple,以便学生可以更清楚地了解添加原理。 这种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处于课堂主体的状态,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学习状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做到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合理深度融合,做到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化繁为简,发挥它的实际作用;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准确把握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发挥信息技术在现代课堂教育的优势;先进的教育资源和传统教学经验互补,才能达到最好的教学目的。信息技术是一把双刃剑,要对教材内容和教学目的有深刻的理解,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设计优质的课堂教育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完善教学方式,实现数学教学和信息技术有机的深度融合。

参考文献

[1]于海丽. 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小学数学课堂研究[J]. 教读写算:教育周刊, 2015, 19::67.

[2]张宪.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深度融合研究[J]. 读与算:教师版, 2017(46):192-192.

[3]薛艳平.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利于弊[J]. 软件导刊:教育技术, 2016,15(5):16-18.

[4]刘相明. 浅析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深度融合[J]. 考试周刊, 2017(76):106-106.

猜你喜欢

深度融合信息技术小学数学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与教学难以深度融合的成因及解决途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