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育实施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研究

2018-01-28丁建荣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33期
关键词:语文教育传统文化小学

丁建荣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是学生语文学习的基础阶段,需要将中国传统文化渗透到小学语文教育中去,让学生产生对于中国优秀文化的自豪感,并自觉承担起传承优秀文化的责任。对于小 学教学具体实施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情况进行研究,分析了实施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必要性以及具体实施途径。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育;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3-0258-01

一、小学语文教育实施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1.出于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继承。

近些年,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受到外国文化的不断冲击,随着国家开放程度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外国文化流入中国,影响着中国青少年的思想判断;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受到糟粕网络文化的侵蚀,养成不好的价值判断取向。青少年群体中出现了种种文化继承的现实危机。面对这样严峻的现状,出于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继承,因此小学语文教育阶段要重视起来传统文化的教育观念,去实施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将传统民族文化中诸如勤劳奋斗、艰苦朴素这样优秀的文化基因,一代代继承下来,用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培养学生的沃土,因为少年强,则国家强,这便是小学教育工作者需要一直坚持的教育目标,为中华崛起而不断输送具备良好优秀传统品质的人才。

2.出于培养学生优秀的人文品质、正确的价值观 。

小学阶段的学习教育仍属于启蒙学生心智的阶段,为了正确引领学生养成正确的社会价值观,需要在小学语文教育阶段就去渗透中国传统文化中优秀的思想道德品质,通过各种先哲的事迹去展开教育,不断将中国优秀文化中蕴含着的精神内涵去向学生进行熏陶,积极引领学生养成优秀的道德品质,使其可以具有正确的价值取向,来辨别糟粕文化,避免自己受到侵蚀。

二、小学语文教育实施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具体方式

1.注重语文课堂教学,传播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

通过语文教学活动去实施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其主要的载体便是课堂教学,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注重语文课堂教学活动,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灿烂思想结合在课堂教学内容中去,让学生在获得语文知识的同时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绚丽多彩,产生对于中国优秀文化的自豪感,并要在教学过程引领学生去珍惜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以几个实际教学例子来展开叙述,首先是在教授学生汉字书写时,要让学生明白汉字是我们传统文化的标识,历经千年的演化变迁,汉字每一笔、每一画的背后都有其意义,不仅让学生认识这个汉字,书写出这个汉字,更要去让学生懂得汉字身上所代表的含义。如在长春版语文教材汉字家园板块中“日、月、山、石”的教学,则从象形角度入手,形象地向学生展示出来。其次在进行文化经典的教学过程中,诗歌是古代文人墨客抒发情思的重要途径,鼓励学生去背诵经典古诗,从不断的诵读中去体会到中国优秀文化。如在长春版语文教材中针对不同年级的认知水平都相应收入经典古诗,从《咏鹅》到《蜀相》,从反映童趣到家国情怀,教师要通过对于诗歌意象的解读,让学生不仅熟背,更要懂得诗人的情怀。通过语文课堂教学的展开,让学生去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妙,爱上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

2.开展生活化语文教学,切身体验中国传统风俗。

传统风俗也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而这些风俗历经岁月的变迁,如今依然盛行在我们的身边,其原因就是传承,语文教师要鼓励学生去多经历,多感受实际生活,通过切身体验中国传统风俗,来体会中国优秀文化的魅力。在传统课堂教学中要融入生活化教学方式,将课堂的教学内容进行散发,将之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让学生利用自己的生活体验去切身体会,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效果。如在长春版语文教材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是过年这一主题,众所周知春节是我国最热闹、最温馨、最盛大的中国传统节日,过春节有着许许多多的风俗习惯,都有不同的地方特色。在进行这一单元课堂教学时,便要去开展生活化教学的方式,去结合学生实际的生活经验去展开,让学生去各抒己见,畅谈他们心目中对于春节的印象。通过这样的课堂导入,让学生充满学习的兴趣,然后再通过对课堂内容的具体讲解,学生会更加能体会到中国传统风俗的丰富多彩,让学生去理解春节背后的家文化。家文化一直是我们中国文化骨子里的精髓,无论你深处何方,心里都会记挂着家人,深化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3.用多样化教学方式,提高传统文化教学的有效性。

为了在小学语文教育阶段更好实施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语文教师便要去考虑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展开教学内容,提供更加直观的学习视角去进行传统文化学习;如在长春版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中第五单元寓言故事的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将讲授的三篇寓言小故事以动画片的形式播放给学生看,让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接受,也可以强化学生对于寓言故事的记忆,在附加实际教学内容的讲解,让学生更加深体会到寓言故事背后反映出来的含义,懂得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些小智慧。可以利用校园文化活动的平台,去开展丰富多样的语文活动,寓教于乐,让学生能在一个欢送快乐的环境中去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如可以举办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校园文化节,在全校范围内营造出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可以举办校园文化剧,将一些神话故事进行改变,让学生进行扮演,展现给全校师生看,可以举办猜字谜比赛,让学生去思考,收获不同的传统文化小知识。这样多样化教学形式的展开,提高了传统文化教学的有效性。

4.通过对于名人故居的探访,真实感受先哲的人文气息。

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便是那些贤者名士所传播的优秀道德品质,这是每一代教育者都需要去向学生灌输的精神内涵,鼓励学生向先哲学习,通过这些先哲的事迹去给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继承并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道德品质,通过良好的教育去引领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养成。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句话同样也适用于我们的传统文化教育实施过程中,鼓励学生去探访名人故居,去真实感受先哲的人文气息,去感受古人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

三、结语

小学教育阶段由于没有过大的升学压力,学习时期也较长,可以提供一个比较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加之小学阶段的学生尚属于启蒙学习的阶段,只要教师进行正确、积极地引导学习,便可以取得不错的教学效果。因此,现阶段小学语文教育实践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已取得了不错的进展,需要在未来的实践过程中不断去进步,更好促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培养具备正确社会价值观的中国好青年。

参考文献

[1]彭菊花.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浅探——以长春版小学《语文》教材为例[J].理论月刊,2015,(01) :60-65.

[2]孙玮.中国传统文化在小学生语文教育中的渗透和传播[D].华中师范大学,2015.

[3]房殊.怎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滲透传统文化[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11) :277-278.

猜你喜欢

语文教育传统文化小学
语文教育教学要做到“文道美统一”
穷其本然,化为践履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