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教学中应该渗透挫折教育

2018-01-28崔康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33期
关键词:心理素质挫折中考

崔康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3-0257-02

挫折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而目前在校初中生学习负担繁重,面临接二连三的月考、调研考,压力较大,他们又普遍社会生活经验少,思想处于不成熟阶段,目标意识很强,处理问题简单化、走极端,距离理想的实现更近,渴望成功的心理要比成人更为强烈。可以说,初中生更容易面临或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挫折,一旦遇到失败,内心的痛苦体验便排山倒海,波澜壮阔。同时,初中学生因为面临中考和即将步入社会,处于人生第一大转折点,学生的哪怕是丁点失误,就会受到家长的高度关注,来自于家庭的压力巨大,关注并研究对初中生的挫折教育。

1. 学习挫折是中学生最常见一种心理挫折。

对于中学生面对学习和生活,挫折是难免的。这些挫折中,有学习挫折,有人际交往挫折,也有来自同性朋友和异性情感挫折。在这些挫折中,学生的学习挫折是最为常见的,也是作为一位任課教师重点关注的,而在这些学习挫折中,作为具有高度的抽象性,逻辑的严密性和应用的广泛性的数学学科的学习,所遇到的挫折会更多,因此它又是学习挫折中最为常见的一种。

2. “以人为本”的新课改理念不排斥挫折教育。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抗挫能力又是衡量一个人心理素质优劣的关键。但是现在的学生很少经历过艰难困苦的生活的磨练和大的挫折,不少学生尤其是初中学生出现了不能承受学习压力、感情挫折、心理承受能力差的普遍的心理问题。中共中央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通过多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学校必须科学有序地指导学生积极地面对挫折,勇敢地承受挫折、适应环境,作为教育工作者及早对青少年进行挫折教育刻不容缓,对学生进行抗挫折教育是我们需要思考和解决的一个课题。

3. 新课改下的数学教学中应该渗透挫折教育。

在现实中认为数学学习以及数学课很枯燥无味的大有人在,但是我认为这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和被动的学习方式惹的祸,学生学习的过程变成了单调的记忆过程,窒息了学生思维和智力,冷却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实际上,根据新课程教育理念,学生的学习不仅是继承与接受的过程,而且是尝试与探究的过程,教师应该引导其进行探索性的交流,有意识地给孩子设置一些“困难”,暴露思维过程,尝试失败的经历,感受挫折的痛苦和解决困难之后的兴奋,增强用于面对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在逆境中锤炼不屈不挠的坚忍性格,有利于学生更好、更牢固地掌握数学知识,而且能激励学生再进一步思考、改进、探索学习方法。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数学基础知识,还要加强教学中的数学挫折教育,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数学问题的解决经常伴随着困难,使学生体验到挫折和失败,这正是砥砺意志、打磨心理品质的绝好时机,愈挫愈奋、百折不挠的良好心理素质不会在温室中形成.什么学科也没有数学学科能为学生提供源源不断的探索的素材和机会。每一个命题的发现和证明,常常是凭着数学家的直觉思维做出各种猜想。然后加以证实,在这个过程中充满了挫折和战胜挫折的方法。可以说,数学学习活动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抗挫素材,每做一道题,就是一次经历磨练、承受挫折的锻炼,是其他实践活动所无法比拟的。

4. 初三学生更需要应对中考的勇于面对失败的挫折教育。

在中考考场上,考生“发挥失常”的现象时有发生。可能大家对于2011年江苏数学考试的记忆尤深,因为2011年江苏数学试卷大多数考生都认为较为简单,当时考试结束之后大家的脸上都洋溢着成功的喜悦,不少成绩平时不太理想的考生也主动地和老师打招呼,做出胜利者的姿态,但是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居然有几位数学成绩很突出的考生反而心事重重。后来得知他们的数学没考好,当天晚上就失眠了。平时尖子生为什么会在连数学差生都认为简单的中考考场上失利呢?这可能和考试心态不正确有关。这些学生平时太顺利了,考试成绩从初三第一次月考一路绿灯,没有遇到一点坎坷和挫。他们带着平时的节节胜利、带着自信胸有成竹地入场,上场后却被几道笑笑的难题难住而沮丧地出场。实际上平时不经风雨四平八稳真不一定就是好事,考前心态的调整是非常有必要的,尤其是心理承受能力的锻炼。

中考考的不仅是知识,还有心理素质。因此,在中考之前应当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挫折教育。比如,在初三的历次月考中尽量选用改编一定量的创新题、变式题以及外地的生题,不能让考生感觉试卷总是很面熟,甚至压轴题都是学生可以在资料上查到,考试中碰到。不然,也会早就一些假尖子生,因为他们做的题目很多,每次考试都能碰到几个题目;再者,试卷中不同层次的题目的编排顺序可以打乱,防止学生形成定势,总认为前面的题目都好做,结果碰到几个难题目,就不知所措,居然后面的简单的题目都不会做了。

5. 数学教师要帮助学生家长正确认识和面对孩子的数学学习中的挫折。

学生心理负担加重,不仅有着学校方面的原因,家庭方面也有着重要影响。孩子是家长的命根子,是家长的希望,进入初中以来这种心理愈加明显。到了初三,家长更是把所有的心思放在孩子身上。对于不是老师的家长,对于不教数学的家长老师,对于数学学习的重视程度更是强烈。作为毕业班的数学老师,都会越来越感受到来自家长的影响,甚至是干扰。家长会在孩子选择班级、数学教师上下功夫,他们对新的班级的任课教师会通过各种途径施加影响,这种影响大多数是多余的,甚至是对数学教学的干扰。

比如,家长希望自己家孩子成绩能够超过别的同学,会自己布置一些别的同学没有学习任务;家长认为自己家孩子成绩很好,想在能力题目上有所突破,便命令学生天天研究难题。除不知,做数学和写诗一样,功夫在诗外。再比如,家长为了给孩子缓解心理压力,最常做的是告诉孩子不要紧张,以平常心参加考试。也许。考生解除了压力轻松了,考生信心十足地去应考了。而事实上,中考是残酷的,中考题则更无情。当满怀信心的考生突然遇到生疏的考题时,有些考生脑海中是一团乱麻。再加上紧张的气氛,思维更是无法理顺。遇到一点小小的挫折,就被压得喘不过气来,最终的考试结果可想而知。可见,这种仅仅缓解心理压力的做法是远远不够的。因为缓解了压力不等于提高了心理承受力,尤其是应对挫折的能力。

总之,人的一生中,挫折是不可避免的。法国大文豪巴尔扎克说得好:“世界上的事情永远不是绝对的,结果完全因人而异。挫折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于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对于数学教师教学而言,每天都会遇到挫折的案例,需要我们认真地对待每一次巧遇,积极的研究挫折产生的原因和发展趋势,探索抗击挫折的良策,引导学生走出困境,指导学生和家长在数学学习和应试中,正确地面对可能发生的各种坎坷,是数学教学在学生心理素质训练和培养方面,承担起本学科教学应该肩负的重任,和知识教学、能力提升同样地发挥关键的作用。

猜你喜欢

心理素质挫折中考
因式分解中考都考啥
挫折使我更坚强
垂直平分线,中考怎样考?
在挫折与攻关中铸就优雅
激发学习兴趣,培育心理素质
论新闻记者的心理素质与写作思维
生活需要挫折
开展“解烦恼”活动提高青少年心理素质
放松一点
学习毛泽东的作战指导心理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