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指导学生朗读

2018-01-28石晓静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33期
关键词:朗读能力语文教学

石晓静

【摘 要】为了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我国教育部门明确指出要加强语文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重要地位,并且应及时将其比重逐步加大。当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积极实施朗读教学即可促使学生向更加全面、综合的方向上发展。为使得学生综合素养得以提升,教师必须重视指导学生朗读的相关工作,尽力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朗读能力以及专业素养。本文现就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指导学生朗读的相关内容实施研究,分别提出了以下几点措施:首先,加强字词等基本功的训练力度;其次,重视学生的朗读情感训练,借此将朗读价值提升;最后,及时将多种高效的教学方式得以使用。

【关键词】语文教学;朗读能力;实践训练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3-0245-01

引言

朗读是集声音、语调、感情于一体的一个语文教学环节,朗读教学的重点则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这表明,朗读的意义和作用并不单一,它不再只是“朗读”那么简单,而是要做到读之有物,读之有效。

课堂是学生汲取知识,培养能力的重要场合,而小学生的朗读能力也多是在课堂上得以培养和提升的。但是,根据调查显示,小学生的朗读现状却不容乐观,存在朗读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导致小学生的朗读水平普遍偏低。对此,教师应当将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朗读教学高度重视起来,并不断地优化朗读教学。目前,我国正积极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理念,旨在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新时代复合型人才。也就是说,语文教师在进行日常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将知识理论灌输给学生,同时还应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相关素养,即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均需得到及时的培养。现就提升学生朗读能力的相关内容进行全面的探究,旨在为日后的教学工作者提供有效的帮助。实际上,能够提升学生朗读能力的有效措施非常多,现将其中具有典型性的有关措施进行重点概括,分别如下。

一、加强字词等基本功的训练力度

无论是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还是阅读能力,均需立足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尤其是在学生朗读能力的提升过程中,学生必须对文字的发音以及书写结构有一定的认知。学生在日常的朗读学习中难免会出现读音错误的现象,若是掌握了一定的形声字知识理论,那么便会对生僻字有简单的了解,或者通过朗读该字的偏旁部首而读准字音。这一巧妙的方式只是为了提升学生的朗读效率,若要读准字音还需要积极储备更多的文字知识。只有当学生的发音足够正确之后,学生的朗读才会更加标准且高效。可见及时加强字音教学是提升学生朗读能力的关键所在。

为了增强学生朗读的兴趣,教师可将生字教学的力度加强,同时采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方式实施授课。在讲授生字词的时候,可将部分有趣的生字词的演化过程形象的呈现出来,并且增加一定的动画资源,借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可组织学生自主探究文字的发音以及结构特点,继而教师对学生的猜想以及认知进行归纳总结。如此一来,不仅能够使得学生的主体性及时发挥,同时还能够加深学生对文字发音等基础知识学习的自信心。可想而知,学生的文字储备量会高效增加,同时在朗读方面的信心也会加强。

二、重视学生的朗读情感训练,借此将朗读价值提升

朗读能力的提升不仅仅是识字量的增加,同时还应该在朗读的过程中具有飽满的热情。因此,语文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应及时强调情感训练的重要意义。实践证明,朗读过程中增强情感因素会使得学生的朗读能力以及理解能力得到及时的锻炼。首先,教师应引导学生对原文的内容进行初步理解,甚至了解作者的生平背景等。其次,教师可将一定的阅读技巧传授给学生,使得学生借此初步感受阅读内容,且进行自主性的朗读训练。此时教师的职责就是指出学生阅读中的不足,继而向学生表达出有感情朗读的技巧所在等。当然,教师可进行亲自示范,鼓励学生对其进行积极的模仿。在此基础上,教师可鼓励学生对所学的朗读知识以及经验进行总结,从而增加一定的朗读情感进行自主朗读、自主探究。经过学生自学、教师引导等多种方式的实施之后,教师可在班级内进行朗读比赛活动,激发起学生有感情朗读的自信心与积极性。

三、及时将多种高效的教学方式得以使用

经过对以往教学经验的总结可知,能够起到高效教学效果的教学措施非常多。实际上,多种措施在朗读教学活动中同样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现将各种教学方式进行总结,分别有多媒体教学方式、实践教学、情景教学法、游戏教学法以及小组合作探究式教学等。例如在语文课堂上实施朗读教学训练,就可采用情景教学法。教师可将朗读文章相关的环境以及资源进行及时的了解与整合,继而将采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方式及时落实。当然,该措施要能够与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及阅读内容相吻合,并且具有一定的激趣作用。当学生在声情并茂的朗读过程中,教师可将其相应的情景借助对媒体资源呈现出来,为学生朗读训练营造良好的氛围。假设朗读内容比较温柔且内敛,教师应创设的环境具有安静、舒缓的特性。相比较而言,适当的情景有助于学生增强真实感受且能够真切地体会文章内容。

结语

由以上内容可知,语文教师应将朗读教学的力度加强,同时采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方式。当然,也可将多种教学方式进行融合,例如将游戏教学法与多媒体教学实施融合,为学生呈现出更具趣味性的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周文杏. 浅论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指导学生朗读[J]. 教育科学:全文版:00206-00206.

[2]邱昌平. 浅析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指导学生朗读[J]. 东西南北:教育, 2016(16):00052-00052.

[3]谭宏华.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朗读[J]. 科技创新导报, 2017(36):116-116.

猜你喜欢

朗读能力语文教学
“读”占鳌头,浓浓的语文味香溢课堂
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
标准发音对英语学习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