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思维导图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研究

2018-01-28王群芳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33期
关键词:群文阅读思维导图语文教学

王群芳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的方法有很多,群文阅读是其中的一种方法,而基于思维导图则是推动群文阅读开展的有效途径。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利用思维导图开展群文阅读教学,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关键词】语文教学;小学;思维导图;群文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3-0221-01

一、引言

“大脑先生”托尼·博赞创建了思维导图,他指出:“思维导图的核心思想是联想和想象,人们在联想和想象的环境下对事物的记忆会非常深刻”。上世纪八十年代,思维导图进入我国,最初的应用目的是用来帮助“学习困难学生客服学习障碍”,但是后来被企业培训领域用来提升个人及组织的学习效能和判断思维能力。而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是指以语文教材为基础开展多篇阅读材料,让小学生在阅读中构建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如今思维导图在教学中重新被提及,并被应用于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中,作为一种以色彩、线条和绘画等直观的方式描绘思维的方式,能够有效提升小学生的阅读效率,拓展小学生的阅读范围。

二、思维导图的基本概念内涵

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导图,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它简单却又很有效,是一种实用性的思维工具。思维导图是以整个脑补正常运行为基础,按照大脑本身具有的规律进行思考,当小学生进行阅读时,其能够全面调动右脑的空间、颜色、图像等思维方面的潜能和左脑在顺序、逻辑、数字等方面的潜能,从而让小学生的大脑在创造、记忆、精神等方面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和发挥。

思维导图是一种图像式思维的工具以及一种利用图像式思考辅助工具,其使用一个中央关键词或想法引起形象化的构造和分类的想法;用一个中央关键词或想法以辐射线形连接所有的代表字词、想法、任务或其它关联项目。思维导图不仅帮助学生记忆,而且还能全面锻炼学生大脑的综合能力。思维导图不仅带给了学生轻松学习的方法、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自信,而且带给了他们创造性的思维。思维导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着学生的创造思维。

对于如何绘制思维导图,托尼·博赞为我们提供了绘制思维导图的七个步骤:

第一,从一张纸的中心开始绘制,周围留出空白,可以使思维向各方面自由发散。

第二,用一幅图像或图片表达中心思想,一幅图抵得上1000个词汇,能够帮助运用想象力。

第三,在绘制过程中使用颜色,颜色能给思维导图增添跳跃感和生命力。

第四,将中心图像与主要分支连接起来,然后把主要分支与二级分支连接起来,以此类推。

第五,让思维导图的分支自然弯曲,而不是像一条直线。

第六,在每一条直线上使用一个关键词,单个词汇使思维导图更具有力量与灵活性。

第七,自始至终使用图形。

三、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价值

1.培养阅读兴趣。

小学生在不同文章的阅读过程中,会根据自己的需求和意愿,逐步发现和培养自己的兴趣。尤其是在这种兴趣的培养过程中,他们会自觉拓展自己相关知识点的阅读量。小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结合自己对文章的直接感受,对文章中描绘的情景产生兴趣。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文章内容学习的情况,尤其是对文章中的兴趣点表现,适当地指导小学生的群文阅读。

2.培养阅读能力。

对于小学生来说,阅读能力是基础性能力,更是向更高层次发展的导向性能力。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能够为小学生提高学习质量和效率创设结晶,让他们在各个时期都能根据自身的需求,开展自主学习活动,通过阅读获取自身需要的知识和信息。

3.提高阅读速度。

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如果教师讲解的速度过慢,就会对学生的知识吸收产生负面影响,而且也不利于他们思维能力的培养。而群文阅读需要小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加倍的完成阅读量,在这样的压力下,小学生就会努力提高阅读速度,其灵活度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对教师来说,也能提高教学效率。

四、以思维导图为依托的群文阅读教学优化

1.充分挖掘教材潜能。

群文阅读对小学语文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对其关键点的把握同样至关重要,这就需要充分考虑小学生的阅读需求,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小学生的阅读教材,这是教师有效开展阅读教学活动的前提条件,也是提高阅读教学质量的保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思维导图方式渗透到群文阅读教学中,以思维导图为依托描述语文知识体系,帮助学生对阅读文章进行对比研究,然后教师结合阅读文章的内容,引导学生在清楚关键信息的基础上预习课文。

例如,在《春雨的色彩》這一节课中,教师首先引导学生找出文章的主题和关键信息,然后利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形成文章的结构框架,方便学生学习和正确理解文章。另外,教师还应当将带有标志性的思维导图展示给学生,为学生理解文章主旨提供参考和依据,相应地,学生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对文章内容进行理解和归纳,逐步理解文章作者要表达的真实意思和情感,从而提高语文素养。

2.采用多元化教学方式。

在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中,思维导图具有很强的发散性,文章中的知识和情感也不是简单堆砌在一起的,而是以一个中心向外扩散与延伸的方式相结合的。以简单涉入和深刻思考逐步联系的知识框架,更能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既能够让小学生学习到文章中的知识和道理,更能发展小学生的思维创造能力和发散能力。

应当注意的是,在设计思维导图时,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因为学生的思维与教师的思维是不同的,学生有着自己的需求,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思维导图的作用。教师应当让学生参与到思维导图的设计中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选择,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

小学生的形象认知能力尚处于具体思维中,对于抽象的知识难以理解,这就使得小学生很难从整体上把握群文阅读内容,他们所能理解的也只是文章的只言片语。因此,教师在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中,要利用思维导图,简化文章内容,并整合文章的内容和结构直观地呈现给学生,这样学生就能够利用思维导图从整体上理解文章的内容,实现对文章的理解,进而发展了抽象思维能力。

五、结语

小学生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情感的途径主要是阅读,但是在阅读过程中,大多数小学生缺乏良好的阅读意识,导致阅读效率较低,只能从书面上了解书本的内容,而不能深入到字里行间去发挥大脑的各项功能,这时就需要思维导图的辅助。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群文阅读中是一种实用的学习工具,能帮助小学生快速提升群文阅读速度和能力,并加强对阅读内容记忆的系统性。

参考文献

[1]陈静.基于思维导图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2017(40):74-75.

[2]梁健.基于思维导图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J].文学教育,2016(09):74-76.

猜你喜欢

群文阅读思维导图语文教学
享受群文阅读 提升语文素养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