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参与式”课堂教学的实践思考

2018-01-28吴婷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33期
关键词:参与式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吴婷

【摘 要】小学阶段的教学中,教师们要提高学生们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让心智并不成熟的学生们能够端正自身的学习态度,在日常学习中养成良好的习惯。小学数学是三大主科之一,数学教师们要通过“参与式”课堂教学模式,激励学生们主动的参与到数学课程的学习当中,通过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引导学生们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不断提高小学生们的综合实践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参与式”;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3-0209-01

小学阶段需要教师注重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应用“参与式”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的兴趣,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引导学生积极配合教师高效完成教学任务。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提升小学生的数学素养。

一、激发小学生主动参与的兴趣

在现在的小学数学教学里,通过“参与式”教学模式让学生们融入到课堂当中,激发小学生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参与式”课堂教学模式的有效性。教师们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通过班级内学生们的实际情况取代教材里学生们陌生的案例,例如引用班级内学生们的姓名代替应用题中德角色,让学生们能够更好的感知数学理论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在这一过程中,小学数学老师们要科学的使用多媒体技术,在课件中通过数形结合的方式讲解数学知识点,通过丰富的方式为学生们创造活跃的课堂氛围,这样一来学生们才能真正感受到数学学科的乐趣。为了激发学生们更好的参与到数学课堂中,教师们要通过激励的方式让班上的每一个学生获得成就感,引导学生逐渐认识到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能够获得教师和同学的认可。

举例来看,在学习《体积和体积单位》一课时,教师们可以通过有趣的实验开展教学,进一步引出“体积”的概念。在上课之前,教师们要先准备好量杯和石块,在量杯里加上一定的水,并让学生们说出在量杯上水的刻度并做好记录,然后再把事先准备好的石块放入到量杯中,观察水位上升并读出新的刻度。教师们在讲台上操作时,可以找同学辅助自己,让学生们感受什么是“体积”。为了让更多学生们参与进来,教师们还可以用不同物体进行多次试验,帮助学生们切实感受到“体积”的概念,提高数学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发挥“参与式”教学的作用。

二、为学生提供参与教学的机会

小学数学教学里的“参与式”教学模式下,教师们要给予学生们足够的表现机会,让年龄较小的学生们能够在教学中发挥自己的才能,配合教师们的教学活动,提高个人综合素养。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数学老师们要发挥学生们的主体地位,在不影响教学的前提下让学生们有充足的时间自由讨论,而教师们也要倾听学生们的答案,激励学生们独立思考,不能以年龄判断学生的能力。小学数学教师要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和探究式学习方式,让学生们可以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教学环节当中。特别的,教师们要和学生们保持良好的关系,通过多样化的活动缩小师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们更有勇气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们不能一味的讲解,而是适当的让班级内的学生们成为“小老师”,自己说出对一个知识点或一个问题的看法,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

例如,在学习《简单的周期》一课时,要树立明确的教学目标:学生们可以通过学习研究简单周期现象里的排列规律,能够独立发现某一序号代表下的物体或图形的排布规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们要让学生们观察什么是“周期”,然后说出和周期相关的生活现象,例如节日中街道装点的彩旗,公园中布置的花盆等,这样一来学生们可以在了解概念以后和自己的生活紧密结合感受“周期”,教师再让学生观察多媒体中展示的图片,根据图片中花盆摆放的规律,利用“周期”的概念去推算接下来的花盆会是什么颜色。通过这样有趣的观察实验,不仅可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还可以为学生们创造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们都参与到数学课堂教学当中,在教师们的引導下理解和学习数学概念,帮助教师顺利落实教学目标。

三、重视落实教学总结与评价工作

尽管00后学生的思维能力较之80、90后有所提高,但毕竟学习能力有限。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们还是要发挥引导者的角色,做课堂节奏的控制者,让学生们在课堂上学习到数学知识的同时还能了解个人的优势和劣势,从多个角度提高小学生们的个人能力。在“参与式”的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们要给予学生们足够的空间,同时还要重视总结和评价工作,让学生们能够认清自己的表现,对学生们下一步成长有很大好处。要想做好教学总结和评价工作,教师们就要在课堂上认真观察学生们的表现,发现学生们学习中的问题并及时纠正。教师们要定期的总结学生们所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帮助学生们建成框架。而在每节课的结束教师们要针对学生们的情况做好点评,引导学生们认可自己的进步,而当学生们有错误的习惯或态度时,也要及时指出,防止学生们在下一步的学习中出现更严重的错误。

例如在学习《方程》时,数学老师们不仅要让学生们认识到什么是方程,还要让学生们能够利用方程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并能够熟练运用多种解法。在“参与式”的教学模式下,老师们要关心学生们的解题思路和思维方式,使学生们脑海里有解方程的意识。在完成了教学活动以后,教师们要帮助学生们梳理本节课的知识框架,向学生们强调方程在日常生活中的价值,在课程的最后阶段,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表现作出点评,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本节课的表现是否展示出了自身的真实水平,并及时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方法。

四、结束语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参与式”教学模式可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们积极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为学生提供参与课堂教学的机会和重视落实课堂教学的总结与评价工作三方面入手。通过激励学生们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并提高学生们的个人综合能力,增强学生们的数学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杨日前.小学数学“参与式”课堂教学的实践思考[J].西部素质教育,2016,2(03):116.

[2]邹强.小学数学参与式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J].新课程(小学),2015(12):286-287.

[3]王秀燕.小学数学参与式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4.

[2]高明,沈小青.浅析小学数学参与式课堂教学的构建[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14):56.

猜你喜欢

参与式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如何构建小学数学参与式课堂
基于参与式教学理念的环境设计专业项目制教学研究
小学数学参与式课堂教学的研究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