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2018-01-28梁启青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33期
关键词:师生关系新课程物理

梁启青

【摘 要】物理是研究物质结构、物质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物理学科教育教学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认清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性探究学习,做课堂教学的“主人”,全面提升课堂教学成效,培养学生形成一定的物理学科能力素养。

【关键词】物理;师生关系;新课程;实验;生活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3-0204-01

初中阶段的物理教学,对于许多中学生而言,是不存在基础差的问题的,因为小学阶段没有开设物理课,就没有学习的“历史欠账”问题。学科入门刚开始,一切都是新的,一切都还来得及,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很多中学生对于物理学科的学习,往往感到痛苦不堪,觉得学起来很艰难,课堂教学乏味枯燥,不愿意听;教师在课堂上竭力的讲解,只换来学生茫然空洞的眼神,学科成绩一直在低段位徘徊,甚至出现学生反感物理教师的极个别显现,造成了师生关系的僵持,进而使得物理学科课堂教学成效低下。新课程改革标准的出台推动了物理学科的教学改革,让教师明白:物理学科教育教学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认清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性探究学习,做课堂教学的“主人”,全面提升课堂教学成效,培养学生形成一定的物理学科能力素养。

下面我就跟大家分享下,我对于物理学科课堂教学的一点看法:

一、實现物理学科课堂教学高效化,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基础

几千年的封建礼教强化了一种固有的师生关系模式,教师必须高高在上,学生也必须恭恭敬敬俯首帖耳,教师与学生之间永远隔着一堵沟通的墙,无法实现师生心与心的交流互动。这是新课程改革标准所不提倡的,我们必须打破以往陈旧的师生关系形态,跟学生做朋友,在教学中跟学生打成一片,让学生感觉到教师是可亲近的可倾诉谈心的,那么在物理学科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才能够实现师生的有效互动,学生们畅所欲言提出观点和疑惑,教师及时获悉学生的观点、解决学生的疑惑;课后的交流,教师也能够及时收到学生关于教学方法模式的反馈。以人为本之于教育教学,就是以学生为本,把学生的需要跟想法放在第一位,及时有效掌握它们对于学科教学的想法建议,是教师基本教学能力的外在表现。我们都知道,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科学习的有力促进剂,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对于教师的喜欢会在很大程度上转变成为对于学科学习的喜爱,进而提升物理学科的学习热情,保持物理学科课堂教学的高效率。

二、践行新课程改革标准思维理念,把课堂还给学生

以往我们都习惯于物理学科的满堂灌模式,教师总是喜欢把知识点翻来覆去地重复讲,给学生以知识点的打压式强制灌输,学生在教师的强迫之下不得已进行机械性的不充分理解记忆,这样的教学模式方法效率非常之低下,学生讨厌牢骚满腹,教师也是精疲力竭痛苦不堪。高强度的教育教学劳动付出,还得不到应有的教学成效回报,为什么不停下来思考一下,一定是什么地方除了问题,调整一些自己的教学思路方法呢?新课程改革标准的推行,给我们带来了改变教学方法模式的具体思路,也就是我们在日常的物理学科课堂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改变教师一节课讲到头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在教师的有效教学引导下,进行高效的自主探究性学习。

三、充分发挥物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可以说没有物理实验,便没有物理教学。什么是物理?物理是研究物质结构、物质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换而言之,我们的世界就是由物质组成的,我们学习物理就是为了更好地理解世界上的一些物质现象,很多时候我们可以通过做实验突出还原一些自然物理现象,从而论证物理学科知识点,所以我们在物理学科教学中必须强调实验的重要性,在教学设计中也要加强实验的比重,多在课堂演示实验,多带领学生去实验室亲自做实验。

近年来,国家对于教育的投入越来越大,基本上所有的中学都配置了设施齐全的物理实验室,我认为作为物理教师,应该把实验室当作教师,让物理学科教学以实验室为主要场所开展,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动手完成每一个课本教材罗列的物理实验。学生在做试验的过程中,仔细观察,用心思考,从实验现象中总结物理规律,提炼出物理知识点,这就是古人云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四、物理学科教学必须贴近生活,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实际中。许多现象都与物理有关。对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联系点。提出相关问题;抓住类比点,分析问题的本质特点。如在“热学”教学中,要求学生联系实际,说说日常生活中哪些现象与“热学”知识相关。同学们发现、夏天,卖冰糕的冰柜上盖上了被褥:冬天。同学们都穿上了棉袄御寒。

问题一:那棉袄究竟是保暖还是保“冷”?接着,笔者以多媒体展示美国航天飞机及我国神舟飞船的发射情景。美国航天飞机发射时,机体上的绝热瓦出现掉落的现象以及我国神舟飞船发射时从箭体脱落的一些包裹箭体的泡沫材料,引起了学生的思考。从而,引导学生从热学的角度提出问题。

问题二:这些绝热瓦、泡沫材料有什么作用?学生经过思考,作出如下分析:航天飞机往返太空时,由于速度很快,与大气层摩擦发热,机体温度骤然上升。为了保护航天飞机,在机体外面罩上一层绝热瓦,从而起到隔热作用。而神舟飞船发射时,发射场温度很低,用上泡沫材料也是起到隔热作用。这种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与分析问题的过程,是科学实验的基础。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因此在我们的生活中时时都存在着一些物理现象,只要我们用心观察,认真思考,都能学到很多物理学科知识。我们在日常的物理学科教学中,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贴近实际生活,在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现象里提炼物理学科学习的兴趣点,让学生感受的物理学科的实用性和广泛性。

比如我们有时候用玻璃杯喝白糖水,都习惯于用筷子搅拌让白糖尽快融化,为什么用筷子搅拌白糖就融化得快呢?教师可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给学生思考,很多学生都做过这个事情,但没有思考过其中的物理道理,经过教师一引导,并立刻来了兴致,这个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解释这个现象,不要立马给出答案,学生们便会翻书查阅,相互激烈谈论,最后得出现象解释。

物理学科教学从来都不应该是枯燥乏味的。相反,物理学科的学习应该是有趣的、多元化的,理论联系实际,贴近生活实际,让物理学科实现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使学生感受到物理学科知识的广泛实用性,进而加强学习的信心与热情。

猜你喜欢

师生关系新课程物理
只因是物理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我不是教物理的
浅谈技校的师生关系
高中体育新课程实施“碰壁点拔”式教学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