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现代课堂教学中良好的新型师生关系

2018-01-28彭三桃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33期
关键词:素质教育

彭三桃

【摘 要】本文浅析了现代课堂教学中良好的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意义、构建。

【关键词】现代课堂教学;良好的新型师生关系;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3-0201-01

在今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课堂教学改革在不断的深入,从一定意义上说,课堂教学的实际质量与效果将直接关系到素质教育的成败。而课堂教学活动中要实现知识的生成和成长,师生关系如何是一个关键因素。可以说,良好的新型师生关系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的一个重要保证。

一、现代课堂教学中良好的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

1.师生之间相互尊重与理解。

身为人师,教师首先要理解和尊重自己的教育对象,理解并尊重他们的追求、情感、兴趣、爱好、与需要,永远记住自己的工作是因有学生的存在而存在的,平等对待学生。同时学生也应该理解与尊重教师教育自己所花费心血和所付出的劳动。师生双方只有相互理解与尊重,才能形成良好的新型师生关系。

2.师生间的双向互动,共同参与,互相作用的关系。

教师以虚心学习的态度对待学生,是发展师生关系的有利因素,从而能够促使师生关系更为融洽,更为完善。同时在遵循教学相长的规律时,教师应该善于培养超出自己水平的学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对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一切探索、创新、发现行为和活动要表示肯定和赞扬。

3.民主平等。

现代课堂教学中“以人为本”的教学观,要求在教学中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从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理念出发,今天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地位,不仅仅是教师教学的对象,而是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不以师长自居,全面考虑学生的心理需求、个性特点进行疏导教育。

二、现代课堂教学中建立良好的新型师生关系的意义

一是有利于开展现代课堂教学的双向活动。在实施现代教学素质化的今天,教师应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转变教师角色,确立为学而教的指导思想,教师要全面、认真、科学地知道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这样,不但可使教学事半功倍,而且能使学生终身“享受不尽”。

二是有利于保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良好的课堂气氛能营造一种具有感染性的催人积极向上的教学情境,而生动活泼、积极主动的课堂氛围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把兴趣培养成为学生学习的一种心理需求。这样,学生才能保持住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从而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实践活动。

三是有利于优化校园学习环境。师生关系融洽,教师热爱、信任学生;学生尊重、敬仰教师,这不仅导致生机勃勃的课堂教学气氛,而且也会成为一种愉快、生动活泼的校园学习气氛。

三、现代课堂教学中良好的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

1.加强师德建设。

师生关系是一种教育关系,即一种具有道德纯洁性的特殊社会关系。在师生的矛盾中,教师往往处于矛盾的主要方面,高素质的教师往往能与学生形成良好的关系。教师对待学生热情友好、一视同仁的态度;对待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精神;对待自己严格要求、以身作则的品格等等,都会在学生及脑海中树立起高大的形象,赢得学生发自内心的喜欢与尊敬,师生之间情感的交融、心灵距离的缩短。

2.师生互评,改进评价机制。

在教学中,教师要一改以往的期末对学生的单一评价,尝试采用在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自评加互评的方式,简洁客观地评价自己近阶段学习或教学中的得与失,存在的问题,然后师生之间用一种平等、平和的心态互相评价,最后互相提出改进的意见。这样一来,既能充分体现师生之间的民主、平等,营造和谐、团结、向上的评价气氛,又能使师生双方通过深入了解彼此而获得改善课堂教学的最佳方式,及时调整改进教学方法,用积极的态度共同提高教学效率。

3.提高法制意识,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

法制意识的淡薄,使得认识不到学生拥有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这是侵犯学生权利屡屡发生和广泛存在的内在原因。所以,教师一定要提高法制意识,明确师生的权利义务关系。同时,也要加强教育制度伦理建设,使师生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更加明晰并转化为具体的制度规定,切实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

4.教书育人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展现教学过程的魅力。

在教书育人的同时着力培養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只有当学生对一门学科产生浓厚兴趣时,师生情感才会交融、配合才会默契,这样就能很好地实施教育了。兴趣和求知欲是获得知识、发展智力的动力,是发明创造的源泉,可以说,一个老师赢得学生喜爱与尊重的主要场所在课堂,失去学生喜爱与尊重也常常是在课堂。所以,要建立良好的新型师生的教师当下大气力于课堂、于课堂教学的改革。而改革的关键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追求师生互动。教学是一门艺术,艺术的生命就在于创新,教育的改革是永无止境的。当今,探究性学习方式已经走进课堂将生活体验和感受与课堂学习相融合,通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情感体验,改进教学活动,使教学过程充满情趣和活力。

5.教师思想观念转变。

良好的新型师生关系是教师与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动中是民主的,在相处氛围上是和谐的。它的核心是师生的心理相容、心灵的相互接纳,形成师生至爱的真挚的情感关系。由此就决定了教师在新型师生关系中的角色,不是领导、不是严父、而应当是导师、朋友。

作为导师的教师应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既关心学生吸取知识,更加注重丰富学生情感,健全学生的身心,完善学生的人格,教学生学会做人。教师应是学生自我发展的促进者,理想困扰的排除者。应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改变单纯灌输的落后方法,让学生变被动接受和管理为主动参与,实行导向、引导、指导、辅导,领着学生走向知识,而不是领着知识走向学生。激发学生创造的潜能,而不是单纯品尝前人创造的成果。

现代课堂教学中良好的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意义、构建,使我们体会到了教育的魅力并不仅仅在于知识、技能的传授,它还表现在师生间的互相启迪、激励、唤醒、感染和净化等效应上。它更注重人的身心健康发展,人的创新精神的培养,以新的学习方式,使人获得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参考文献

[1]吴敏.夏惠贤.素质教育呼唤新型的师生关系[M].2001年5月.

[2]谢利.民课堂教学生命活力的焕发[M].2001年7月.

[3]现代教育学[M].湖南教育出版社,2003年1月.

猜你喜欢

素质教育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高校健美操中人文素质教育的应用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幼儿审美素质教育简论
思想政治课与素质教育
新形势下开展学生素质教育的路径
现代素质教育中不容忽视“网络素质”
素质教育推进中中学化学教学探讨
关注基础教育阶段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