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握小学数学教学资源,创设灵动课堂

2018-01-28戴红星邱伟英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33期
关键词:创设情境小学数学

戴红星 邱伟英

【摘 要】数学课程相较于语文、英语,更多的都是理论性的知识,需要学生去理解、背诵,学会运算。很多学生在学习的时候都会觉得数学科目很枯燥,很容易产生厌烦的心理,但是数学是一门十分有用的课程,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小学数学是学生学习数学打基础的阶段,如果学生没有学好,对数学没有兴趣,会影响到学生之后数学的学习。因此,数学教师在教学的时候需要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让小学生喜欢学数学,愿意去探究数学。小学数学课堂教學是一门艺术,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可以采用课堂上创设情境的方式,根据学生的内心需求,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鼓励学生积极的去学习数学,然后让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下去的良好的成绩。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设情境;打造灵动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3-0185-01

一、前言

创设教学情境就是指让教师们通过创造一种跟教学内容相关的或是需要的情境,然后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学习,让他们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可以很好的帮助学生们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方便学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变成具体,让学生们学会利用自己的感官共同作用,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数学情境的创设,可以充分的发挥小学生的发展潜力,为小学生创造一个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小学生从原本的学会变成会学,由被动的学变成要主动的去学习。本文主要就是对数学情境的创设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几点可以发挥数学情境作用的措施,希望能对小学数学的教学有所帮助。

二、创设有效情境,构建活力课堂

1.情境导入,兴趣盎然。

课堂导入在教师的教学中是很重要的,课堂导入的好,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就可以很好的集中注意力,并对教师进行的教学感兴趣,相反如果课堂导入的不好,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大打折扣,导致上课的时候无精打采。尤其是每节课上课之前学生都是在休息或是游玩打闹,课堂导入可以将学生的心收回来。课堂导入是一门艺术,好的课堂导入是教师们经验、学识、智慧、创造的结合,不论做什么,良好的开端都是成功的一半。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采用情境课堂导入方法,可以很好的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兴趣是人们做任何事情的源泉,同样也是小学生进行学习的动力。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可以采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诱发小学生们学习数学的求知欲,让他们在还没有上课的时候就已经产生兴趣。教师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多媒体情境导入,可以让学生如沐春风、茅塞顿开,例如在学习数学“10的认识”,很多小学生都已经认识10 了,但是数学教材上还是有这个知识点,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就会没有兴趣,这是教师就可以采用情境法,教师可以在电脑键盘上打些数字,屏幕上就会出现十个数字,教师说:“9说自己是最大的数字,瞧不起0,1立即出来说我和0在一起绝对比你大”这种类似于动画方式的情境导入可以很好的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接下来进行10的认识的时候,就可以很顺利了,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情境创设,可以让小学生在兴趣中学习知识,真正的做到了寓教于乐。

2.设疑探究,焕发活力。

在小学数学中,问题时其心脏,而对数学的探索则是小学数学的生命线。教师在创设数学情境的时候,一定要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然后去激发学生们思考数学问题,让小学生对数学产生了强烈的学习兴趣,小学生在探究数学中的问题时可以体验到成功的满足感,由此诱导小学生去疑问、思考再有思考到学会。数学相较于语文、英语等其他学科,要更为的枯燥点,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会因为狠毒因素对数学产生厌烦的情绪,不喜欢上数学课,教师就要时时刻刻的关注学生的想法,要不断的去鼓励学生学习数学,然后为他们之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例如数学教师在教授“统计”课程时,教师就可以创设一个情境,可用山羊伯伯过生日作为主体,在一座山上,有个山羊伯伯,它过生日,所有的小动物都来祝贺,你们可以说说有多少种动物过来了吗?小动物们给山羊伯伯带来了很多的礼物,那这些礼物按照颜色不同的鲜花可以进行分类统计么?山羊伯伯很开心,想为为小动物们准备很多好吃的,有苹果、香蕉、橘子等等,可是它不知道要买多少,学生们说可以一项一项的进行统计,就这样通过这种有声有色的情境导入,让学生们产生了身临其境之感,充分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打造灵动课堂,凸显数学本质

1.运用游戏,乐学不倦。

小学生们由于自身的身心发展规律,对于游戏还是很喜欢的,他们对什么都好奇,喜欢玩闹。数学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可以多弄一些数学游戏,提高小学生学习的兴趣。数学游戏是以数学知识作为载体的活动,就是教师将一些好玩的游戏跟数学知识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寓数学知识于游戏里。数学和游戏并不是互不相干的,数学知识由于多是计算公式、定理等,有些枯燥,而小学生对枯燥的知识学习兴趣不大,他们喜欢游戏,因此数学教学和游戏是紧密相连的。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可以运用数学游戏活跃一下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对数学的思考。例如数学教师在教导“10以内数的组成”一课时,教师就可以设计一个游戏,像是最为常见的找朋友游戏,教师可以在每个小学生的胸前带上一张数字卡片,然后每个卡片上都有一个数字,教师再跟学生们讲解游戏规则,就是卡片上的数字合起来是10的就是好朋友。然后教师可以放找朋友的背景音乐,学生们在这音乐下开始找朋友,当歌声停下来的时候,两个小朋友胸前的数字合起来是10的就手拉手,这样可以极大的提高小学生的参与性,他们户兴致勃勃的去找朋友,在游戏中对于这节课堂的教学内容也就能快速的学会了,在这次游戏中,既陶冶了小学生的情操,也能让小学生受到礼貌的教育。

2.联系生活,探真数学。

都是艺术来源于生活,实际上很多教学知识都是跟生活密切相关的,如语文、英语、地理等,数学跟人们的生活也是息息相关的。数学来源于生活,在人们的生活中蕴含着很多数学知识。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可以将小学生的生活情境和学生们感兴趣的问题当做数学教学活动的切入点,然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对于教师的教学始终保持着探究的欲望。学生数学知识应当是在学生的对话汇总形成的,在交流中进行重组,然后在共享中倍增。例如教师在教导学生学习“小数的加减法”的时候,教师可以带同学们创设一个课堂超市的情境,让其中一个同学当做顾客,让他去其他学生扮演的商人那买东西,可以去买一只“1.9园的钢笔,买一把0.5元的小刀,然后他给卖东西的上翻3元钱够吗?”学生么可以在课堂上了解到生活中学习用品的价格,还可以通过元为单位的相加的加法进行计算,从而掌握到小数进行相加的时候,小数点要对齐的道理。教师还可以追问“你还可以通过什么别的方法进行计算吗,将元改写成角(19角+5角),要找多少钱呢?”小学生们就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法去讨论小数减法的计算方式,经过小组讨论后可以知道“小数加减法就是根据整数的加减法进行计算的,不过要先将小数点对齐,然后进行计算。”学生们可以在这种生活经历中去学习数学,学会将自己学到的数学知识和自己的生活相联系,让他们知道学习数学的价值所在。

四、小结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是一门很重要的课程的,对于学生学习其他的课程也是有帮助的,同时数学跟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由此,小学生需要好好学习数学。但是数学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是有些枯燥的,小学生不定性,不怎么喜欢学习数学,这就需要教师的引导。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的时候,可以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让小学生在一个和谐的氛围中去学习数学,可以拨动他们的思维之弦,让他们积极的去探究数学问题,让数学课堂变得生动活泼,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然后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陈书立. 创设有效情境 打造灵动课堂——浅谈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J]. 中国校外教育, 2013(35):39-39.

[2]李国红. 创设有效课堂情境,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J]. 情感读本, 2016(5):62-62.

猜你喜欢

创设情境小学数学
建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之我见
也谈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