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小学体育分层教学策略应用

2018-01-28张学功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33期
关键词:分层教学小学体育应用

张学功

【摘 要】在体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背景下,传统体育教学方法已经不再适应于现代社会人才培养目标,教师应注重大力推进分层教学。分层教学既能够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又有助于增强体育课堂教学灵活性,彰显体育教学特色,激发学生体育运动兴趣。本文,将先分析小学体育分层教学的具体意义,再阐述小学体育分层教学策略应用,旨在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体育;分层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3-0175-01

前言

所谓分层教学,是指结合学生现有知识水平和能力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区别对待,进行教学。分层教学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能够弥补传统教学模式下“一刀切”的教学问题,改变一些学生“吃不饱”,一些学生“吃不了”的情况,满足不同学习水平学生的学习需求,真正达到高效的体育课程教学目的,让大多数学生养成终身体育意识。

一、小学体育分层教学的意义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对学生实施分层教学的目的主要体现于几个方面。首先,分层教学将从不同学习水平的不同需求角度出发选择课程教学内容,设计课堂教学活动,这能够给学生创造一个自由健康的发展环境,令学生个性方面得到很好的发展。其次,分层教学策略的实施要求体育教师要不断更新知識,学习新的知识观、教学观,掌握一些独特个性的教学方式。所以说,分层教学可促进教师专业上的发展[1]。再次,分层教学更为注重学生的独特性、差异性,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打破原有“一刀切”固有模式,以相对灵活的方法安排体育课程教学。总之,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进行分层教学是必要的,教师应把握好这一种教学策略。

二、小学体育分层教学策略应用

1.学生分层。

在小学体育分层教学策略应用中,学生分层是前提,即教师应先根据学生能力和知识水平的不同建立明确的层级,再对各层级加以阐释,后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一个层次[2]。整个过程中,教师可设定一个时限,根据学生努力程度和运动能力变化情况科学调整学生层次的分布,充分调动起学生体育学习兴趣。例如,某教师在三年级体育教学时,依据学生二年级体育运动能力表现,遵从递进原则,分层设计了4个小组。其中,第1个小组,是对跑、跳、舞蹈、武术、体操等不感兴趣,体能较差的学生。第4个小组,是体能表现突出,体育智能配备较好的学生。在向学生展示完4个基本分组之后,开始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体育运动能力表现选择一个切合自身实际的层次,而后进行分组教学。在分组教学基础上,每一位学生的体能方面都得到了很好的训练。

学生是小组体育课程教学的主体,在小学体育分层教学中,为了真正达到因材施教目的,让层次划分处于最优状态,教师必须围绕学生这个主体展开分层行为,以便于为个性化教学活动的进行奠定良好基础[3]。

2.教学分层。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为了提升体育课程教学效果,教师应注重把握好教学分层这一关键。例如,某教师在“单双脚跳”体育技能教学时,根据学生兴趣的不同安排了三个游戏活动,一个是跳格子,一个是跳台阶,还有一个是石头剪刀布游戏。在“石头剪刀布”游戏活动中,两个学生为一组,一起出石头剪刀布。赢的一方双脚向前跳一次,输的一方向后跳。平局时,双方单脚向前跳一次,比一比哪位同学先到达终点。在解释说明完多项练习方式之后,教师鼓励学生自主选择练习内容。在这样一个环境下,学生们的“单双脚跳”练习兴趣被充分激发了出来,自然而然的掌握了这一技术要领。

上述案例中,教师根据学生运动兴趣的不同对学生展开了分层教学行为,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课堂参与度。

再如,某教师在“跳绳”这一体育运动技能教学中,根据学生技能掌握程度的不同把学生分为了三个小组,分别是A组、B组、C组。其中,A组是不会跳的学生,教师要求学生在练习中要学会跳短绳。B组,是会跳的学生,教师要求这一层次学生要在练习中不断增加连续跳的次数。C组,是掌握好的学生,教师要求学生在练习中主要训练规定时间内跳短绳次数,每一个层次学生的练习目标不同,学生们在有针对性的练习活动中快速掌握了所学内容。

又如,某教师在800m耐久跑练习中,为了满足不同学习水平学生的不同需求,根据弱组、中组、强组学生的体质、体能情况,遵从循序渐进原则,为他们安排了不同的练习任务,较好的促进了学生体育技能的发展。

由上述案例可知,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兴趣、技能掌握程度、体质、体能等的不同,进行分层教学。以分层教学方式,全面提升学生运动效益,令学生从中养成良好的上进心,积极参与体育练习[4]。

3.个别指导。

在分层教学模式下,教师还应注重对个别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以保证分层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例如,某教师在“推抛实心球”分层教学中,发现部分学生并不属于某一群体,有着层次跨越的特点。在这一背景下,教师除了正常实施分层教学,还针对表现较差、顽皮、粗心的学生进行了个别化指导。在个别化指导中,重点向他们讲解了实心球推掷的基本方法,详细说明了动作要领,指出了动作不准确会造成伤害等问题。通过个别化的指导与帮助,使班上所有学生都掌握到了这一技术[5]。

由上述案例可知,在分层教学中,会有部分学生不属于任何一个层次。针对这一种情况,教师应在分层教学中进行分别教学,向这一类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帮助,就此真正达到分层教学目的,令学生在良好的分层教学环境下慢慢养成终身体育意识,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在体育活动中实现细微的进步,拥有体育动力源。

结论:总之,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策略十分重要。但是,为了取得较好的分层教学效果,教师应把握好学生分层这一前提。然后,根据学生学习水平的不同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并给予一些学生个别指导,令学生在良好的分层教学环境下能够养成体育学习习惯,掌握一些体育运动基本方法和动作要领。

参考文献

[1]叶建蕊.小学体育分层教学策略应用探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08):214.

[2]陈江.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学生兴趣激发策略[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7,14(08):121-122.

[3]毛小红.经济社会下浅析小学体育分层教学的意义[J].福建质量管理,2016,13(03):62.

[4]徐皓明.浅谈“五步教学 四色分层”——小班环境下体育教学策略探微[J].江苏教育研究,2015,11(Z4):116-119.

[5]吴刚.小学体育“分组分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策略[J].青少年体育,2013,12(04):92-93.

猜你喜欢

分层教学小学体育应用
如何通过分层教学打造高中化学高效课堂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分层教学,兼顾全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