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新课堂下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2018-01-28吕阳洪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33期
关键词:新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

吕阳洪

【摘 要】小组合作学习是当前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大力倡导的一种教学方式,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一种革新,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上的主人,通过讨论交流进行知识的探究,实现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小学语文教师在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做好合理分组、学习内容确定、激发自主思考等准备工作,还要对学生的讨论给予必要的指导,最后就是要建立完善合作学习评价体系,这样才能确保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关键词】新课堂;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3-0155-01

引言

小组合作学习,就是按照一定的原则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利用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进行探究性学习,解决某些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较难解决的问题,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与社会意识。小学语文教师要想实现新课堂教学,就要注重将小组合作学习有效地运用到教学中,改变落后的教学模式,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

一、做好教学准备工作,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1.对学生合理分组。

小組合作学习的开展是在小组内进行的,所以分组是一个关键环节,这是建立基础组织形式的必要工作。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分组宜小不宜大,一般3-5人比较合适,分组的原则是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并进行合理的分工,才有利于引导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合作学习之中去,促进组内成员之间的相互磨合,形成小组内团结协作的氛围,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优势,大家相互配合,各展所长,为了共同的目标不断努力。

2.确定合适的合作学习内容。

小组合作学习有着自身的教学优势,能够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但并不是任何教学内容都适用,这点需要特别注意。当前有很多教师为了建设新课堂,滥用合作学习形式,这导致虽然表面上非常热闹,但是并没有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所以,小学语文教师要确定合适的学习内容,这个课题应该具有开放性和探究性,要让每个学生都有话可说,也有助于解决重难点问题[1]。比如在教学《七颗钻石》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提出这样的问题:“文中的罐子一共出现了几次变化?最后的变化是什么?为何这个罐子有着如此神奇的魔力?”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学生通读课文,概括总结,然后在小组内提出各自的见解,大家的思想激烈碰撞,最后有助于发掘课文的主旨,达到合作学习的效果。

3.关注学生的自主思考。

小组合作学习是建立在学生的自主思考基础之上的,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先进行自主思考,对所学知识产生自己的见解,之后再在小组内与他们讨论交流,相互借鉴,取长补短,这样才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锻炼和提高,这样的合作学习也才会有的放矢,不会变得人云亦云。教师要知道学生合作学习的方法,要让学生先整理出自己的见解,然后在小组中大胆地阐述自己的想法和思考成果,再就是还要学会倾听,尊重他人发言的权利,这样在相互吸收借鉴的过程中,才能针对促进每个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高[2]。

二、教师要科学必要的指导,确保讨论的秩序和效果

小组合作学习中的核心是学生,是学生主动参与讨论学习的过程,但教师的指导作用也不可缺少,学生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教师不是说就可以撒手不管了,还应该给予科学必要的指导,这样才能确保小组讨论能够井然有序,也能获得更加深入的讨论学习效果。

1.指导学生的学习方式。

合作学习方式比较灵活和开放,没有固定的答案,在学习方式上也很自由,关键是要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行恰当的指导,确保学生能够紧紧围绕核心知识进行讨论,引导合作学习逐步深入。例如在教学《新型玻璃》的时候,这是一篇说明文,教师就可以知道学生讨论“新型玻璃都有哪些特点?课文运用了什么样的说明方法?还有哪些更多的说明方法,各自有何优势?”这样学生的讨论就更有目标,确保了教学效果。

2.指导学生的讨论方式。

每个小组从组建之初,就确定了组内每个成员之间的个体差异性,他们在认知能力、学习兴趣、表达方式等方面有所不同,但每个学生又是组内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学生小组讨论的时候,教师要关注每个成员是否都参与其中了,应该让所有组员都能承担一部分的学习任务[3]。比如在学习《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这篇课文的时候,可以让组内的后进生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诗歌,有的学生负责查找与雷锋相关故事的资料,有的查找解决课文中的生字,有的讨论什么是雷锋精神,等等,从而发挥出每个组员的作用。此外,发言顺序上也应该合理规划,要鼓励后进生说出自己的见解,其他人再进行补充和完善,优秀生可以最后提出自己的新看法。

三、完善评价方式,注重学生自我评价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渐渐兴起的教学方式,关于小组合作学习评价的研究也特别多,比如要注重过程评价,推行生生互评、教师评价等。笔者认为,各种繁杂的评价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教师的负担,特别是要分清主次,应该侧重于评价学生在合作中的兴趣激发和参与程度,以学生自我的评价为主,辅以教师的评价,简化评价方式,从而建立科学完善的评价体系。

结语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教师要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在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同时,进行合理的监督和指导,促使小组合作学习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在平时的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的反思,多听取学生的反馈意见,然后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不断完善,一定会充分发挥其教学价值,创新高效的新课堂。

参考文献

[1]周本香. 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5(02):125.

[2]张红玲. 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研究[J].课外语文,2016(11):80.

[3]李雪梅. 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开心:素质教育,2017(02):55-56.

猜你喜欢

新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
浅析中学体育新课堂教学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