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析合作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2018-01-28敖清平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33期
关键词:合作教学初中数学教学策略

敖清平

【摘 要】作为九年义务教育的重头戏,数学不仅在学生的学习生涯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在每个人的生活中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从基础的计算技能,到高级的逻辑思维严谨性,可以说教好数学,也就让学生有了一个扎实的生活基础。然而,教学不仅仅是教会学生文化知识,还需要在教学教法中让学生体会到解决问题的各种方式,学会思维方法。这就需要教师在教法上找突破。数学新课标提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同样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

【关键词】初中数学;合作教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3-0139-01

强调学生的自主、合作与创新的培养,是21世纪教学的主旋律。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要用现代的数学观、课程观、教学观与学习观去指导自己的教学,要站在未来的高度,构建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数学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形成学生的健全的个性为特征的“自主、合作”的教学结构,并把它在教学中广泛的应用。

一、培养习惯,是数学课堂有效合作的关键

1.合作学习小组成员的搭配。

合作学习小组成员的搭配在尊重学生自愿原则的基础上,应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兴趣爱好、心理素质进行 综合评定,然后搭配成若干异质学习小组,通常以4~6个人为宜。小组内设小组长一人,记录员一人,汇报员一人,小组长组织能力强,学习态度好,乐于助人,由有一定合作创新能力的学生担任。

2.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

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让人人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人人尝试成功的喜悦。因此,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积极动脑,认真思考,踊跃发言的习惯,让学生真正参与课堂教学,主动探究新知的形成过程,并把自己的探究过程用语言表达出来,在组内进行交流,既能发现与自己不同观点的解决问题方式,又为学有困难的学生提供帮助,真正发挥团体的合作精神。

3.要培养学生虚心听取别人意见的习惯。

在听课和自己的教学实践中,经常会出现这种现象:当一个学生发言时,其他学生并没有认真听,而是一味地举手,不住地喊“老师,我、我”,更有甚者用胳膊把课桌碰得咚咚响,或者自己想自己的事,自己干自己的事。这样就不能达到合作学习的目的,因此,在交流时,教师要着力培养学生认真听取别人意见的习惯。为此,可采取下列措施:一是让学生简要记录别人发言的主要观点,并与自己的意见相比较;二是开展德教育,使学生明确不认真听取别人意见,是一种不礼貌行为,也是一种不文明的行为,逐步培养学生虚心听取别人意见的习惯。因此,在交流时,教师要培养学生认真听取别人意见的习惯。

二、以景激情,是数学课堂有效合作的前提

情感是学生学习新知、主动探求、品质树立的重要“动力源”,也是学生树立高效学习活动意识的基础和条件. 常言道:“情感是人类进步和发展的‘润滑剂. ”初中生作为具有特殊心理发展状态的独立学习群体,学习情感容易出现曲折性和反复性,所以合作学习活动难以持久深入的开展. 这就需要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展合作学习中活动中,要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增强学生积极参与的意识,如设置具有情感激励性和鼓励性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的学习情感与教学目标“同步协调”,实现学生从“被动合作”向“自主合作”的有效转变. 如在“相似三角形”新知内容教学中,教师结合相似三角形的教学重难点和要求,设置出“如图所示,一人拿着一支刻有厘米分画的小尺,站在距电线杆约30米的地方,把手臂向前伸直,小尺竖直,看到尺上约12个分画恰好遮住电线杆,已知手臂长约60厘米,求电线杆的高”问题情境,让学生在适宜情境中,引导和激励他们开展合作学习活动,让学生在良好情感激励下开展探析活动,从而得出“根据本题所叙述的内容可以画出如图那样的几何图形,即DF = 60厘米 = 0.6米,GF = 12厘米 = 0.12米,CE = 30米,求BC. 由于从而可以求出BC的长”的思维探析过程. 这样,学生就从主动合作探析活动中,在积极情感的支配下,合作学习更加主动,效果更加显著。

三、科学分组,是数学课堂有效合作的基础

所谓分组合作学习是指“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并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到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农村中学学生成绩差异较大,科学的分组能保证各组在同一个起跑线上竞争。同时,由于农村学生生活和学习习惯比较随意,如果分组不合理就会使分组合作学习成为某些同学聚会、聊天的好场所。合理的分工可以充分发挥小组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克服同组成员之间的依赖心理。科学的分组、合理的分工要求教师要对全班学生进行深入了解,分组不仅仅是要看学生的个人成绩,更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性格特点、组织管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学习自觉性等各方面的因素。我的具體做法是:首先,九年级第一学期开学时,我就会根据学生的成绩初步分好组(每组4人)。在新授时每个单元结束后会安排一两次分组复习,让同学们熟悉分组合作学习的流程,同时考察他们各方面的能力。然后在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后,我会根据半个多学期的考察情况将全班学生分成A、B、C、D四个层次。A层的为组长,B层的为副组长,C、D层的同学为成员。由同学们先自由组合,教师再根据组合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分好组后继续实验考察。最后是在中考总复习开始时根据各方面的情况确定分组。各组成员之间的分工也很明确,组长负责归纳整理复习的内容及提供例题及作业的答案,副组长负责给大家讲题,C层同学负责批改作业,D层同学负责考勤和维持纪律。

总之,合作学习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其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将教学中的各种有利的因素结合起来,不仅加强了学生之间的交流,而且也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合作学习模式改变了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而且对学生的学习方法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不断增强。当然,为了更科学合理的发挥合作学习的作用,还需要我们广大数学老师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善于总结,只有这样才能更有效的促进数学教学新课改的实施。

猜你喜欢

合作教学初中数学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合作初探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