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班主任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及改进策略

2018-01-28武林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33期
关键词:教育艺术班主任管理初中

武林

【摘 要】初中班主任不仅仅是班级管理人员,同时也是学生的朋友。班主任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应该端正自己的工作态度,正确认识班级管理工作,采用高效、科学的管理及教育手段,不断提高自身班级管理水平,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本文探讨了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常见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管理;教育艺术;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3-0126-02

班级管理不仅是对学生学习环境的营造,也是培养学生管理能力的重要工作。随着教育理念和模式的革新,班主任也需要根据新形势的要求做出相应的改变,从而不断适应班级管理的需要。

一、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1.正确指引学生的身心成长。

初中学生群体处于生理与心理成长的重要形成阶段,学生在这段成长期内对现实世界和自我认知的程度与性质,将对学生整个学习生涯乃至整个人生将起到深刻影响。专业学科知识的学习效果与心理成长的健康程度必须同时受到班主任的重视,并在实际工作中对学生进行保护与引导工作。初中生心理有着变动性强,要求个性独立的特点,这很容易使学生受到不良思想的误导,而且一旦受到误导很难进行教育改正。班主任必须对学生心理成长进行必要的保护与警惕,同时保持与学生之间的良好关系和交流互动的途径。及时对学生的思想状态、心理状态、学习进展、家庭情况等影响学生的重要因素进行全面的关注。重视将正确的德育教育观念向学生教导,并指正学生的心理情绪问题。

2.协调好影响学生的各方面因素。

因为处于心理认知的成长阶段,极易产生思想和情绪上的变动,初中阶段的学生相对于高中及以后阶段时期的学生更加难以管理。对影响学生身心状态的各方面因素进行合理而有效的协调,是保证学生健康成长的有效办法,也是班主任管理工作的重点区域。初中阶段的学生受客观条件影响较大,但是受影响范围较小。学生家庭因素,教师因素以及学生自身因素,是影响学生学习与心理成长的三点核心因素,班主任应从自身做起围绕学生进行系统化的关注,及时了解相关情况并进行合理的关系协调和不利情况的有效处理。

二、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班主任管理方式落后。

很多初中班主任对于管理工作没有正确的认识,更没有对管理工作产生足够的重视。这从根本上对于实现创新教学理念造成了主观上的障碍。其主要的表现方式有以下几点。

(1)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存在对学生心理成长不重视的问题。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群体具有与整个学生生涯其他阶段完全不同的特点,这是学生人格的初步形成阶段。一些班主任只重视抓学生的学习成绩,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学科专业知识忽略对于心理成长的重视。导致学习压力过大使学生出现叛逆、消极等负面情绪。

(2)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存在忽视学生家庭影响力的问题。学生学习活动只是学生整体生活的一部分,而家庭生活部分是影响学生身心成长的核心因素。学生在家庭中的生活情况直接决定学生的思想形成以及学习的态度,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必须将其列入到关注范围,并及时与学生家长进行互动沟通。

2.学生自我约束能力较差。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互联网信息传播能力大幅度加强。学生通过互联网接触的内容越来越丰富的同时也越来越难以控制,由于学生处于身心的成长期,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驱使下沉迷互联网,学生通过多种方式浏览网络信息和网络游戏,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活动,更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三、提升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质量的策略

1.提升自身素养和专业能力。

班主任和学生家长是学生在初中阶段身心成长的重要影响者,班主任应明确自身重大的责任和使命,积极的提升自身素养和专业能力以完成帮助学生学习知识和健康成長重任。学校管理应积极开展班主任的教学及管理能力培训班,对班主任的能力提高给予客观性的帮助。同时,班主任应积极主动提升自身道德素养、专业知识素养以及心理学知识、管理学知识等全方面有助于自身管理能力提高的知识。班主任在心中构建起适应自己班级学生实际情况的学生管理办法系统,并在自身行为上以身作则用正确的道德行为规范指引学生。对于学生的系统培养是一项长期而艰难的教学目标,需要多种外界客观因素和学生主观因素的协同作用下才能达到要求效果。

2.营造积极学习氛围,培养学生团队观念。

对于处于初中阶段学生来说,客观条件因素对于学生心理成长和学习效果影响极大。学生的主观认知能力还没有形成坚定的意识形态以及对于是非的批判能力,不稳定的心理会受客观因素的影响而产生变动。所以班主任应积极的关心学生家庭生活情况、在校期间与学生的互动关系以及学生的心里情绪等重要的因素。围绕以学生健康成长为中心,构建积极向上的健康环境帮助学生进行学习活动并保护学生心理成长。班主任在教学活动与实践活动中发挥创新教学思想,积极触发学生的自主积极性,调动学生自主积极的对学科额知识进行思考以及对相关知识进行延伸性思考,推动学生多向思维能力。从而最大化的调动学生对学习和生活的积极情绪。

3.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树立正确的生活价值观和学习价值观是学生能够实现健康成长的必要前提。对于处于思想状态不稳定、意识形态没有正确形成的初中生 硭担 需要班主任积极发挥导向作用,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生活和学习当中出现的问题,并帮助学生实现自主解决问题。合理利用管理权力,对学生的网络活动给以严格有效的管理。规范学生的上网活动时间并限制学生在网络上的活动范围。从而保护学生思想不受社会复杂思想的引诱与误导,并及时关注学生的心理动态。班主任应积极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并与学生家长建立有效的沟通途径与协同教育方式。全面的关注学生心理和学习状况,并及时采取相应的协同解决问题办法。激发与学生互动中学生的积极性,实现与学生良好的师生关系。从而实现帮助学生走出思想误区并对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引导性教育。

四、结语

在初中教育中,班主任扮演着重要角色,其主要职责是对初中生开展多方面教育工作。因此,初中班主任要高度重视本职工作,认真开展管理活动。此外,学校需强化培养班主任的素养,加强对其工作的监督,完善班主任队伍建设,坚持德育为先、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引导学生积极自主学习,使之日后成为国家栋梁。

参考文献

[1]刘雄军.体育运动学校初中班主任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体育师友,2014(02).

[2]褚景舒,郭冲.浅谈提高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效率的主要对策[J].新课程(下旬),2013(11).

猜你喜欢

教育艺术班主任管理初中
初中班主任的管理及教育艺术
如何实现小学语文教学与班主任管理的有效性结合
浅谈初中班主任的管理与教育艺术
探究班主任管理中对轻与重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