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如何加强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

2018-01-28文祁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33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心理高职

文祁

【摘 要】文章主要阐述了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 。通过分析 高职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 。提出了 改进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3-0092-02

一、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

学生的心理健康不仅仅只是学生一个人的事情,一旦发生意外事故,学生的心理健康甚至会威胁到周围人和社会的生命健康安全,这些从学生砍人事件中可以得出,学生的心理健康不可忽视。高职学生受到的教育和其他学生的略有差别,但是他们的心理健康同样值得我们重视。从宏观层面来看,国家和社会市场需要的不仅仅是能力优秀的人才,同时也非常注重人才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优秀的人才应该具有优秀的工作能力、拥有健康积极的心理素质以及坚韧温和的性格,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工作。从微观层面来看,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更是影响学生的自我发展,拥有健康、积极的心理状况,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更多帮助。高职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非常特殊,他们需要正确的心理指导来缓解他们在家庭、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压力,这些也都是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工作。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对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很大的影响作用,将二者结合起来进行教育,这样的教育效果会更好。

二、高职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

高职学生的心理状况也是非常复杂的。一方面,这个阶段学生的年龄处于青春期,青春期的心理状况本身就是很难处理的。高职院校学生的学历相对于其他学校来说,具有的竞争优势比较少,而高职学生为了获得更多地竞争优势而选择考取更高学位的学历等,这样一来他们的压力是很大的。另一方面,从学生主观角度出发,学生的自我心理疏导能力较差,使得心理健康问题非常常见了。在这一方面上,家庭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如果没有形成良好的家庭氛围或者家庭帮助的较少,那么学生的心理状况则会更加严重。目前的就业形势也比较严峻,学生的就业压力也是非常大的。种种因素影响之下 ,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容忽视,学校也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健康的心理。

三、改进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

1.创新心里健康教育理念。

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创新是进行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与基础,只有以与时俱进的新理念来指导,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才能取得新的突破与进展。首先,高校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同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消除高职学生消极心理,使他们拥有健康的积极心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其次,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这就要求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以高职学生的心理需求为出发点,他们的心理需求能否得到满足直接影响其心理健康发展,脱离高职学生心理需求的心理健康教育必然是空洞的。再次,高校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树立“回归实践教育”的理念。也就是说要注意引导高职学生在社会、生活等具体实践中提高心理健康水平,要将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同具体的实践教育结合在一起,要积极推进高职学生心理健康宣传与普及工作的开展。

2.完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当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面临最大的问题是针对性较低,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不完善,教育内容没有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加以选择,从而造成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不高。为了弥补这一缺陷,应积极完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另外,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应予以重视,青春期是人类生理及心理成长的关键时期 [3] ,在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中,应帮助学生正确认识青春期,了解青春期心理变化规律,尤其是性相关的心理问题,可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进行引导,使学生能够正视自己的青春期变化。同时,新课标中明确提出,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3.构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当前,国际上通用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主要包括四种,分别是医学模式、社会学模式、教育学模式和心理学模式。所谓医学模式,是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标设定为消除学生心理疾病,通常以心理治疗为教育方法,针对心理问题学生开展相应的教育工作。社会学模式是将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性作为教育目标,通过心理交流与咨询、心理干预、心理脱敏等有效手段来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教育学模式中,教育目标主要是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通过课堂教育与活动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心理素养。心理学模式主要是以心理咨询及小组心理辅导等形式,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使其了解心理健康相关知识。上述四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各有利弊,学校应根据自身情况和学生实际需求来加以侧重,从而构建行之有效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4.创新教育机制,为高校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保驾护航。

完善的教育机制是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强有力的保障。一方面,高校要创新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在现有的班级、院系、学校三级教育网络的基础上,增设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社团,并积极支持与鼓励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社团组织各项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比如心理健康知识竞赛、心理健康知识讲座等,为学生拓宽获取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途径,为他们的困惑、担忧等不良心理情绪提供解决的途径与方法,使学生在自我參与、自我实践的过程中提升心理素质。另一方面,高校要强化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积极引进具有心理辅导资质的优秀心理咨询师等专门人才,充实高校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队伍,更要不断加强对现有心理咨询教师的培训工作,提升他们的专业素养。

5.加强高校校园文化环境建设。

拥有正常心态的高职学生不会抗拒社交、社会活动、学校活动等广泛的交流模式,而心理疾病的预发者却会主动性抗拒与他人的直接交流。但对于整体而言,校园文化环境是其完全无法逃避的主观场所。因此,高校心理教育人员应该紧紧抓住文化环境对学生心理状态的间接干预作用,利用对正向、友好、积极校园心理环境的构建,为心理压力过大或存在隐形心理疾病的学生提供一个绝对安全与和谐的生活场所,从内心使其御下对社会的防备,不由自主地对世界产生正面思想情绪。而这种健康心理的校园环境,需要监管者在行为、行政或条件制约等层面对整个校园施以教育作用。

参考文献

[1]苏小冬.农业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实践与探索[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0.

[2]吴程.论职业院校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的有效融合[J].现代经济信息,2012.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心理高职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感受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