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加强德育教育

2018-01-28陈思雅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33期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德育教育措施

陈思雅

【摘 要】人之所以为人,在于一份理性,一颗明白是非黑白的心,在于一个明辨善恶的灵魂。而音乐作为一种高雅的艺术,更是能够从听觉的角度出发,震撼学生的心灵,潜移默化地形成一种思维方式,逐步渗透德育教育。音乐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小学生提高审美能力,培养审美兴趣,提升美育教育的一个重要学科。德育教育是小学阶段所有学科都需要进行的教育,对于音乐教学来说,如何渗透德育教育,如何在课堂上进一步展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是需要具体研究的。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德育教育;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3-0080-02

音乐作为反映現实生活、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尽管创作手法不同,形式风格各异,题材体裁有别,但每首作品都具有不同程度的现实意义和感情色彩,特别是中小学音乐教材的曲目选定,更有其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由此可见,音乐教学本身就需要德育的有机渗透。音乐教学中德育主要由以下几方面组成,首先是以爱国主义教育,其次,音乐教材中还教育学生爱家乡、爱自然、爱学习、爱劳动、爱科学,树立远大理想,继承革命传统,尊敬师长,互相友爱等,所有这些德育内容都是从多种角度帮助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

一、小学音乐教学上渗透德育教育的意义

德育教育不仅仅能够丰富一个学生的内心,同时有效的培养学生对于音乐的理解能力和创造能力,还能够有助于小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最后这些影响将在学生未来的生活工作中得到体现。小学生还处在智力发育阶段,是形成良好思想道德品质的重要阶段,而音乐是采用“情”和“音”的融合来引起人共鸣的,能丰富学生的情感陶冶情操。德育教育之所以渗透到音乐课程当中,是因为音乐教育并不是简单意义上地音乐欣赏课和“玩耍课”,而是非常重要的“智力开发课程”,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使小学生的智力得到锻炼,有效地帮助小学生的精神思想全面发展,此时,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教会学生为人处事的效果将会事半功倍。同时艺术也是隐藏在人的天性中的一种,艺术的生命就在于创新,创造力是人的主体性发展的最高表现。而音乐课在培养小学生创新能力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能够充分调动小学生的积极性,让小学生在玩耍与学习的过程中健康成长。因此说德育教育结合到小学的音乐教育中有着非常高的重要性,能够有效地帮助到小学生精神思想的全面提高和发展。

二、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加强德育教育

1.转变观念,重视音乐的审美教育功能。

对于当前的中小学音乐教师而言,应当转变对音乐课程的认知,尤其是不能将音乐课程与唱歌完全等同起来,而应当从更高的高度,审视音乐课程,重视音乐的审美教育功能,并结合国家对当前中小学音乐教学的要求,将器乐教学与审美教学有机地整合到音乐教学中,不断促进中小学音乐教学的改革和创新,促进良好教学效果的实现。而在音乐的审美教育过程中,音乐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审美教育课程,让学生在美的感受、认知中,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充分发挥音乐的育人功能,促进中小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2.将德育渗透于技能、技巧的教学过程中。

音乐教师肩负着弘扬祖国民族文化,培养音乐人才的重任。因此在教学中注意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加强技能技巧的训练,是十分重要的。首先,老师要向学生讲述学好音乐、掌握好演奏技巧的目的与意义。其一:通过音乐课的学习可以使我们了解一门艺术,学会一种乐器,可以丰富自己的文化生活。其二:可以通过对技能、技巧的学习培养自己刻苦学习和坚毅的性格。其三:可以掌握一门本领来为人民服务。同时通过学习音乐,可以促进智力的发展,对其它学科的学习起到促进作用。在进行思想教育的同时,及时树立了一些好的典型,课堂上,邀请各班一些利用课外时间刻苦学习演奏乐器的同学展示自己的演艺才能,让同学们学有榜样。这样不仅促使学生更加努力地把音乐课的各项内容学好,而且还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思想品德。

3.在欣赏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在中、外著名作曲家的金典名曲中,爱国主义情感乐曲比比皆是。每一名有热血的作曲家都会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热爱自己的祖国,热爱自己的国家,由此会产生一种想要创作的冲动,于是一首首振奋人心的曲子就这样诞生了。例如《北京喜讯到边寨》这首曲子。曲子的旋律是特别欢快的,取材于苗族和彝族的民间音乐,在音乐中自由自在的引子出现在曲子的第一部分,衔接的就是欢快热烈的第二部分,这一部分生动地表达了人们愉快的心情,充满着喜悦的情绪。通过这一部分的重点赏析,我们得到这样一个结论,作曲者就是通过欢快的音乐来表现边寨少数民族的人们知道了北京传来的喜讯后快乐高兴的心情。

4.音乐与实践相互渗透。

音乐可以影响一个人的心情,柔美的音乐可以让人放松;轻快的音乐可以使人快乐;激昂的音乐可以让人热情澎湃。当音乐与生活相结合,不仅可以让学生发现生活中处处皆音乐,还可以提升学生对音乐的热爱。让学生在玩中学习,感受那宛如跳动的音符的美丽的文字;五星红旗也不甘寂寞仿佛在向我们传达一首动人的歌曲。教师将音乐与实践相互渗透,帮助学生发现这个趣味横生的世界,提升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想象力。例如,在进行小学音乐六年级下人教版教材中歌曲《长江我的家》的学习时,这首歌虽然表面是表达热爱母亲河,实际上想要传达的是人们盼望香港、澳门回归,海峡两岸和平统一的愿望。教师可以采用领唱的形式,带领学生们感受那盼望回家的热切的心情,也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希望祖国统一的心情进行发挥创作。

综上所述,德育教育属于人格教育中非常重要的核心内容,所以,在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加强对德育教育的重视,是当前音乐教师的重要教学责任和义务。作为一名音乐教师,笔者希望每一位音乐教育工作者利用爱心和激情陶冶学生情操,净化学生心灵,在学生的情感世界里播种出绚丽的彩虹,从而为祖国培养出优秀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许淑君,王莹.小学音乐教学如何渗透德育[J].学周刊,2017(24):173-174.

[2]刘爱霞.小学音乐教学中德育功能的渗透与发展[J].黄河之声,2017(05):35.

[3]曹一楠.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科技视界,2015(07):180.

猜你喜欢

小学音乐教学德育教育措施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高中数学解题中构造法的应用措施
减少猪相互打斗的措施
夏季猪热应激及其防治措施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