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析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2018-01-28尉卫东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33期
关键词:德育教育数学教学初中

尉卫东

【摘 要】本文从新课程理念下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势在必行出发,根据初中数学教学的特点,对数学教学的德育功能及如何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教育作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德育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3-0076-01

德育是五育之首,是素质教育的灵魂。《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已明确规定:“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这是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应该有强烈的德育意识,充分发掘学科的德育因素,不失时机的进行德育教育,才能收到“教书育人,细雨润心”的效果。下面本人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几点做法。

一、教师的人格素质是学科渗透的关键

教师的人格品行一直作为一个重要的教育因素,在教育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发生着作用。“学为人师,行为规范。”要照亮别人,首先自己身上要有光明;要点燃别人,首先自己心中要有火种。学生希望他们的老师不仅是教师、学者、还是长辈、朋友;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还要有高尚的人格及不断进行的創新精神。一个好老师,不仅对学生有学习上的影响力,而且更重要的是具有人格上的感召力。师德高尚,就是一部生动的人生教科书,学生受其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深刻的、终生受益的。因此,教师要做到言传身教,为人师表,是学科渗透的关键。

二、充分挖掘数学中的德育素材,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审美教育

在新课程标准的数学教材中,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中。

1.挖掘中国数学的光辉历史和杰出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思想。

比如新版数学教材就介绍了在《九章算术》中,中国人首次提出了正负数的概念及运算法则;著名的勾股定理是西周数学家商高最早提出来的,称商高定理;刘徽首创“割圆术”,科学地得出徽率(圆周率)3.14;祖冲之对圆周率进行运算得出杰出成果3.1415926<π<3.1415927。在现代,我国科学的丰硕成果同样也令世界各地的炎黄子孙自豪,如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教授发起、推广的优选法,被广泛地应用于生产和科学试验,创造了很大的经济价值;陈景润成功地证明了数论中“(1+2)”定理,被誉为“陈氏定理”。这些真实典型的数学史实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而且也激励起学生学习的进取精神。

2.挖掘数学中的美育素材,重视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

别林斯基说:“美育和德育是密切联系着的,它能陶冶健康的情感,培养崇高的情操,鼓舞人们为建设美好的未来去战斗。”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数学本身也有无穷的美妙。”在数学教材中,蕴藏着丰富的美育因素。在讲授轴对称、中心对称图形时,通过介绍中心对称图形在建筑物与工艺品上的应用来揭示数学中的对称美;在讲授黄金分割点时,通过讲授其与绘画,造型的结合提示数学中的和谐美;通过二次函数图像既可以描绘篮球运动的轨迹,又可以刻划天体运动后轨迹的教学,提示数学中的奇异美。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数学美感直觉,引导他们去发现美、鉴赏美,从而陶冶学生爱美的思想情操。

3.利用数学中的应用素材,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

数学是一门联系性极强的学科,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摄取有关德育信息与课外学习有机结合,及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比如我在初三上学期讲授了《相似三角形》后,组织学生去测量旗杆、树木、房子等等不太容易直接测量的物体的高度。这个过程可以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制定方案。测量前先分好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利用所学过的知识设计测量方案,然后讨论方案的可行性,并标好要测量的数据和准备好测量所要用到的工具。第二阶段,验证方案。上课时我带领学生到室外,以预先安排好的方案进行验证。第三阶段,归纳、小结。这个阶段每个小组都以数学图形的形式表达,并用数学知识进行理论说明,而我对学生方案验证的结果做一个评述:肯定了学生的努力,同时也表扬了最具有合作精神的小组。学生在这个过程既体会到了成功乐趣,同时的尝到了学习数学的甜头,从内心深处喜爱数学、想学习数学。这也就完成了我的数学教学目的。

三、结合传授数学知识,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数学是从现实世界中抽象概括出来的科学。教学中要揭示数学本身的物质基础,如讲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时,教师要说明早在公元一世纪,我国古代数学家在多次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了“勾三,股四、弦五”的规律,并且借助图形对该定理进行了两种巧妙的证明。让学生明确,任何一个定理、公式的形成均来自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是人类掌握自然规律的正确途径。从而培养学生善于从客观事物中发现规律、掌握规律的能力。

恩格期指出:数学是辩证的辅助工具和表现形式,充满着矛盾。如数学概念正数与负数等,就是对立的。数学中充满着辩证法,教师应不失时机地予以启示,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识,同时为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打好基础。

四、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作风

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数学教师首先要有严谨、负责的态度。进行概念数学时,要运用数学语言完整、精练地叙述;对公式所起的作用,要讲得确切;在板演过程中要有条有理,推理要步步有根据。时时事事给学生做出严谨求实的表率。

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言必有据、一丝不苟、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科学态度。不合格的作业,一定要令其重作,哪怕只是一个错字、一个小数点也要强调订正。要严格指出,在实际工作中,点滴差错都有可能给国家造成很大损失。从而一点一滴培养学生精益求精,实事求是,谦虚谨慎的优良作风。

猜你喜欢

德育教育数学教学初中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